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国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方向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周志田  张利华 《科研管理》2002,23(2):18-21,32
本文在对我国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现状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这些公益类科研机构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政府职能和国家目标达成的角度思考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改革定位问题,提出我国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应从扩大外部性和打破公益性科研成果垄断入手来实现其目标定位,最后,指出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改革方向是逐步向非营利科研机构转制。  相似文献   

2.
对美国、德国、日本的公益性科研机构的管理机制进行了探索和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公益性科研机构管理机制改革的五条建议。  相似文献   

3.
公益性科研机构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发达国家的公益性科研机构相比中国起步早,运行模式相对规范,具有独立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科研管理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形成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公益性科研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深层体制上面临不少矛盾,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机制,提高运行效率,对中外公益性科研机构的管理机制和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阐述构建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指标体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公益类科研机构业务活动本身、结果及其目的三方面着手,提出了综合考察公益类科研机构公益性程度的分类改革指标体系。同时,引入模糊因子分析和平衡方差法,为公益类科研机构定级分类评价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5.
公益性科研机构科研能力建设评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益性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变化状况可按照综合投入、综合产出、发展潜力三部分进行评估.按照科学性、实用性、目的性的原则,确定影响科研机构的综合投入、综合产出及发展潜力的指标体系,建立评估模型,确定模型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对各个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从而对科研机构科研能力进行定量计算评估.再以某公益性科研机构为例,基于本评估模型,对其2000年~ 2008年的科研能力变化情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6.
代涛  阿儒涵  李晓轩 《科学学研究》2015,33(9):1365-1371
如何建立符合国立科研机构定位特点的预算拨款方式,提高预算拨款的使用效率,是政府科技投入和国立科研机构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国立科研机构定位的视角分析其预算拨款机制。首先,提出了国立科研机构的三种定位,即面向国家需求、面向科技前沿和面向市场需求。其次,以美国航空航天局、德国马普学会和弗劳恩霍夫协会为案例,分析了不同定位的典型预算拨款配置机制,相应地提出了基于项目的任务导向、基于人的学科导向以及基于资金匹配的市场导向三种配置模式。最后,针对我国国立科研机构预算拨款的问题,提出了明确国立科研机构定位,基于定位分类配置资源以及建立绩效问责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因其公益性的定性较难,目前还没有较为有效的操作标准。通过对辽宁30家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的调查资料分析,归纳出这些机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确定分类标准的影响要素,提出了分类标准以定性为主并结合定量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对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的实践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拟转制改企科研机构由于“国有性”和“公益性”特性,在对外投资活动中受到的体制和机制等约束,从拟转制改企科研机构在对外投资管理活动中面临的资金运作方式、决策管理体制、人才需求、资产计价及投资管理主体的责权利等方面面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并就拟转制改企科研机构如何建立和形成完善的投资管理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公益性科研机构管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我国科研院所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公益性科研机构开始向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转型。经过改制,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结构的独立性以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深层体制上面临不少矛盾,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机制,提高运行效率,本文在深入分析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家科研机构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和国家战略需求日益增长的形势下,面临着发展定位和组织管理的重大挑战。文章在回顾英国公共科研机构体系建设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近10年新形势变化下英国公共科研机构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和组织模式的新变革,尤其对代表性机构在使命定位、研发布局、外部管理、内部治理、科研组织等方面呈现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为新时期我国国家科研机构的改革及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提供启示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公司创业导向的诠释和研究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创业导向的三个分析层面,诠释了公司创业导向的内涵,并分别分析了创业导向的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先动性、竞争积极性、自治性五个维度的特征,建议立足于公司层面,从五个维度对创业导向构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科研选题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平  卢耀祖 《科研管理》1998,19(5):67-72
本文认为,科研选题应依据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别区别对待,但是市场导向是我国研究与开发的主导性选题导向。成果导向是我们坚决要求抛弃的科研选题导向。本文首次提出将市场营销观念引入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市场导向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任峰  李垣 《中国软科学》2003,12(6):87-91
市场导向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本文综述了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从“组织文化”观和“行为”观两个角度分析了市场导向对创新的影响,认为市场导向有利于提高创新成果的市场接受程度以及改善短期绩效,但是,由于过度关注于满足顾客的当前需求,抑制了根本性的创新,从而不利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培育。  相似文献   

14.
文基于期望理论视角拓展了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的经典模型,通过数据调查实证检验了学术型创业者动机、创业导向以及大学衍生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学术型创业者动机与创业绩效具有正向关系,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具有正向关系;创业导向在学术型创业者动机与衍生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何小洲  熊娟 《软科学》2012,26(5):20-26
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引入产品创造力与营销创造力作为过程变量,提出了市场导向、创造力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和4个研究假设,并以高新科技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顾客导向与协作导向正向影响创造力(效用性),竞争导向正向影响创造力(新奇性);创造力(效用性)较创造力(新奇性)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更显著;将产品创造力与营销创造力作为中介影响变量所产生的效应远大于市场导向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家导向、未吸收冗余与自主创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妹  高山行 《科学学研究》2011,29(11):1720-1727
 探讨了企业家导向对企业内未吸收冗余的影响,以及运用权变的方法研究了未吸收冗余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通过对270家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家导向与未吸收冗余的关系呈倒U型;未吸收冗余促进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未吸收冗余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受到企业家导向以及环境不确定性所调节,企业家导向正向调节了未吸收冗余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了未吸收冗余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研究结论发展了现有的组织冗余文献,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弋亚群  邹明  谭国华 《软科学》2010,24(8):17-20
论述了企业家导向、组织学习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认为企业家导向能够促进企业的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而对探索式学习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在动态性强的环境中,企业家导向型的企业在促进企业探索式学习的同时,会抑制应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而对根本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对渐进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应用式学习会阻碍根本性创新而有利于渐进性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理解"大科学"相关概念,了解大科学研究发展趋势与组织形式演变,从历史视角对大科学时代、大科学体制、大科学研究、大科学设施的概念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对比研究,并针对大科学研究的学科领域、组织形式与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大科学时代与大科学体制有固有的内涵意义,随着科学前沿的发展与目标导向的转变,大科学研究从军事导向转向了社会需求导向,分布式、多目标式等新型组织形式出现,传统划分大科学与小科学研究的观点正在受到挑战,小科学研究与大科学研究或大科学装置发展出新的合作形式与路径,大科学研究正通过新的组织形式推动着当今世界的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9.
林筠  孙晔  何婕 《软科学》2009,23(7):135-140
以创业导向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为研究重点,将吸收能力纳入到创业导向与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中,识别在吸收能力作用下各维度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企业家导向对外部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获取的影响,分析了技术知识、市场知识及两者的互动在产品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运用179个企业的调研数据对相关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企业家导向对两种类型的知识获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过强的企业家导向抑制了市场知识的获取.技术知识、市场知识都有利于提高产品创新绩效,更重要的是,市场知识和技术知识在创新过程中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