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学校心理课程建设存在课程内容“零散化”、课程实施“浅层化”、课程评价“忽视化”等问题,由此以校园心理剧为育心载体,积极建设“剧润童心”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群。为此,学校架构了“主题化”课程内容、“进阶化”课程实施与“三全化”课程评价的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与参与过程中生成积极的心理素养,提升心理自助的能力,促进心理问题的精准追踪,真正转变学生认知、行为与心理上的问题偏差,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校园规划设计”研究型课程的实施,是充分利用学校特有的课程资源优势的一次有效尝试。首先,该课程是宜川中学“适合学生主动和谐发展”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综合实践类的“项目设计型学习”。同时,该课程与学校的校园改扩建同步开展,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生态性和不可替代性,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的一个良好切入  相似文献   

3.
李建文 《江西教育》2001,(12):12-12
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隐性课程具有各种要素,各要素又有它自身的特殊结构,因而形成了隐性课程的自身的分类结构。根据隐性课程存在的广域性,将隐性课程分为以下三层结构:物质———空间类。作为物质空间类的隐性课程指学校的建筑、校园的规划、学校的地理位置等物质与空间环境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正式课程之外的影响。这一结构处于最外层,可以被受教育者直观,也容易移植和改变。组…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它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我校积极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和实践,其总体思路是以“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学校及社区的教育资源为基本点,以对学生学业的提高有直接或间接帮助的课程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为开发重点(强调与学校“全面发展、主动成功”的办学特色相一致),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开放、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做到“高起点”、“高品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课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课程认为,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广义课程认为,课程不仅包括显性课程,而且还包括隐性课程,即学生从学校的组织、制度、师生交往、环境等方面受到的潜移默化的陶冶和影响。如果将广义课程再延伸思考,还应包括“平行教育”的内容,即校外的非学校教育的相关内容。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有三个,即社会的要求、科学的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其中,社会的要求中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经济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将影响到课程观和课程的基本面貌(尤其是科学的新发展和新发现,对课程结构、内容、范围等变…  相似文献   

7.
我校是全国“十·五”重点规划课题“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大课堂德育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DEB030279)的实验学校,此课题的研究对于实施新课程、着力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室课堂”、“校园课堂”、“社区课堂”是“大课堂”德育模式的三个组成部分。“校园课堂”由“校本课程”、“学生社团”、“特长生培养”、“主题教育活动”四大系列构成,呈现了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健康发展而提供的丰富多彩的课程菜单,规范了学校课程的实施方案。校园课堂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地优化人的生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研学旅行作为一项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实现其课程化是当前学校教育的必然趋势,做好研学旅行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是研学旅行课程化的关键。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研学旅行课程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机制保障和课程设计两个角度,分别就完善研学导师准入机制、保障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经费、统筹协调多元主体参与备课、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化、聚焦课程主题、补充式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体现“知识”与“见识”的融合、以研学任务为驱动的课程实施、生成性的多样化课程评价等多方面提出研学旅行课程与学校课程的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汇源校区以发展校园足球为重要内容,加强体育课程建设,助推学校办学品质提升,助推学生更优发展。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导下,我校构建了体育“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综合课程”,形成了适宜学生发展的“汇力健身心”体育课程体系。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足球活动,打造精彩纷呈的足球文化,提高校园足球水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校服文化的一种隐性课程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丹 《新课程研究》2009,(12):48-49
校园服饰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园服饰文化主要是以“校服”的形式出现的。校服文化作为学校的隐性课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群体意识、平等意识等方面产生着影响,因此必须重视这种隐形的教育资源,倡导“小而美”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就是学校自行设计、“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  相似文献   

12.
“校园空间设计”已成为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程,无论新校建设还是老校改造,“学校是孩子们的世界”应该是“空间设计”最重要的原则。应该确认,“校园课程”是学生成长的“第二本教科书”。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育已发展到三级课程阶段,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学校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而设计的课程,所以也叫“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关系如何呢?国有课程、地方课程都体现着我国教育的基本要求。而校本课程则是在保证国家教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而设计的课程。因而,它根据各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的创新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附属品。学校应该成为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前沿阵地.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加强与社区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丰富对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的认识.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实现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2。创新的课程观。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总要融入个人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实施新课改后,学校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的新课题。学校教育追求高质量,而优质教育是让学生获得最好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教育状态。我们的办学理念是“提升生命质量,创造幸福人生”。我们以“现代化小学的课程建设实践研究”为课题,研究开发开放性、多样性、综合性、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16.
蒋惠英 《现代教学》2011,(7):148-149
自从我校实施校本课程以来,全体数学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的开发,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完善并优化校本课程,根据学校“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办学思想,以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共处的能力为己任,使学生在校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1.分析校本地理课程的实施环境 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学校与学校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是影响校本地理课程开展的关键因素,它决定了校本地理课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因此,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要根据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教学特长,实施体现区域特色、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特长的校本地理课程,以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如珠海市某中学坐落于素有“珠江门户”之称的珠江出口地区最高峰——黄杨山脚,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观点。这里的“一切作为”、“生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它包涵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如果说“社会处处是课堂”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校园处处是课程”。  相似文献   

19.
易浩忠 《农村教育》2005,(1):104-105
学校实施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本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由此,明确了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中的责任和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构建套餐式课程促进学生卓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晋元高级中学的“套餐式”课程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课程有机构成,按功能分类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生活经验课程,学校希望以课程组合的多样性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化,以选择走班学习组织方式,学分制管理,评价模式来保障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套餐式课程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总学力,为学生卓越发展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