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将相和》一课,临近结尾,我作了如下小结:“《将相和》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广为传颂的故事。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忍辱退让,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2.
储美琴 《广西教育》2010,(28):41-41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一些与新课程理念"貌合神离"的"非语文"现象发人深思。 一、在教学导入处徘徊 [案例]一位教师上公开课《将相和》是这样导入的。 师:同学们,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副对联。想知道吗?  相似文献   

3.
我是这样教《将相和》的我讲《将相和》这一课时,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和单读的做法。在扫除字词障碍后,我对学生说:“你们爱听故事吗?”学生都说爱听。我说:“好,那大家就来当‘演员’吧!”同学们愣了,我接着说:“明天上课,就由同学们来讲‘将相和...  相似文献   

4.
《将相和》备课提要江苏李惠明《将相和》是由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三个故事组成。它记叙了蔺相如不畏强暴,跟秦王作斗争,出色完成使命.维护了赵国尊严以及廉颇负荆请罪的事,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的崇高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本课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5.
《将相和》一课教学浅谈东北师大附小罗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将相和》一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改写的历史故事。课文讲述了蔺相如凭着自己的大智大勇被封为上卿的过程,以及因为职位比廉颇高而引起两人的矛盾,引出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了解蔺相...  相似文献   

6.
质疑问难,自能读书——黄广毅《将相和》教学述评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刘欣芳李延龄在黑龙江省第二届小学最佳语文教师评选会上,齐齐哈尔市南浦小学黄广毅老师的《将相和》阅读教学,着眼“自能读书”的目标,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令人折...  相似文献   

7.
“讲·议·练”教学《将相和》江苏丹阳市云林中心小学史炳林讲读课文《将相和》包括三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t的小故事: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如果三个故事都由教师来讲解,结果将是时间拉得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无味。对此,找采用“讲、议、练”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8.
“将相和”时的廉颇并非白髯翁戏曲“将相和”里的廉颇,向来都是挂白髯口,俨然是个须发皆白的古稀老人。其实,历史上渑池之会前后的廉颇,尚年轻。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资治通鉴·周纪》等史籍记载,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廉颇因破齐有功,被拜...  相似文献   

9.
《将相和》教学片段:师:学习《将相和》这一课后,你们喜欢谁呢?生:我喜欢蔺相如,他心胸宽广,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  相似文献   

10.
廉颇、蔺相如的故事,两千年来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元曲中有高文秀的《渑池会》、《廉颇负荆》,京剧有《将相和》,这些剧本都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提供的素材写成的。  相似文献   

11.
《将相和》改编自《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传》,保留了原作前半部分的主要内容。课文情节曲折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人物之间、事情之间的联系复杂,形成交叉关系的因果链,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能更深刻地体会人物特点。一、整体感知探因...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有篇多幕剧剧本课文《负荆请罪》,这个历史故事最初入选教材时是篇记叙文《将相和》,课本这样安排意在让学生领略戏剧的魅力。仗着过去教过《将相和》,我设计出了教案第一稿:简要回顾“负荆请罪”之起因;重点关注剧本第二幕“负荆请罪”之过程;从人物的动作、语言中体会廉颇悔过之“诚”,蔺相如待人之“大度”。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将相和》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经典一课,其“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两则成语故事流传千古,于是爱寻根求源的国人最关注的便是那“璧”的去处!  相似文献   

14.
教学《将相和》一文,我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从不同纬度预设了本课的难点:理清课文思路,抓住人物特点,生成价值取向。一、激趣设疑,理清课文思路课前首先出示了《和氏璧》文配画故事,读完后,学生兴趣盎然,我趁势设疑:《将相和》一文就是由和氏璧引起的几个小故事,你愿意了解吗?学生怀着极强的好奇心读完课文后,引导他们说出课文讲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事。学生通过整体感悟,很快了解了课文内容。接着,再次向学生设疑:课文题目为《将相和》,最后一部分就是讲了这个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前两个故事?学生通…  相似文献   

15.
《将相和》是一篇经久不衰的文章,风靡小学语文课本几十年,使两三代人都从中明白了团结才能兴国安邦的道理,可以说是小语课本中的“常青树”。然而,常青树不倒,并不能说明就没有病虫害。在备《将相和》一文时,几处文字就让我心存疑问,通过翻阅课文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文中常常用到一种方法,即“衬托”。然而对于小学生,如果直接讲解“衬托”的意思,往往似懂非懂,在讲授《将相和》时我就遇到了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将相和》(第十二册)第八、九自然段讲的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这两个自然段。  相似文献   

18.
《将相和》由三个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小故事组成,其间蕴含着较高的思想性,是一篇文质兼优的文章。课文通过记叙蔺相如不畏强暴,跟秦王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出色完成使命,维护了赵国利益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和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说明了团结一致、共同对敌才能捍卫国家利益的道理。教学这篇课文,可通过以下途径渗透思想教育。一、审清题意,揭示思想内涵《将相和》一文的题目对课文内容作了高度浓缩,它既介绍了主要人物,又点明了文章中心。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揭示其思想内涵,为理解…  相似文献   

19.
教学《将相和》一文,我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从不同纬度预设了本课的难点,理清课文思路,抓住人物特点,生成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刘长发 《福建教育》2005,(11A):35-35
一、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教给学习方法 1.从课题入手质疑。如《将相和》“将”指谁?“相”又指谁?“将相和”的意思是什么?将相原来为什么不和?是什么促使他们和好的呢?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质疑,促使学生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