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喆 《中国德育》2010,(12):95-96
“教育究竟是什么?”是一本社推出了这本书,书名就是《教教育》。不过你若想通过阅读这本一定会失望而去。因为虽然本书的加德纳、古鲁等100位思想家现当代的教育学者而言,似乎称帖一些,因为比起那些古典哲学似乎稍大一点,尽管他们在教育些学者对“教育究竟是什么”的没有统一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9,(10)
主编:[英]乔伊·帕尔默任钟印诸惠芳译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列入本书的思想家,有一大批是中国教育学界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的新人物;另一些人,如达尔文、甘地等,虽然很熟悉,但一直在教育史和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3.
童谣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孩子们对这个世界最直观、最朴素的认知。好的童谣,承载着孩子阳光般的希望,让孩子稚嫩纯真的岁月,变得丰盈而灿烂。但当前在不少地方,确有一些内容低俗甚至充满暴力倾向的“灰色童谣”充斥校园。相信以下这则“灰色童谣”不少孩子都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4.
陈平 《山东教育》2003,(1):126-126
  相似文献   

5.
池莉 《辽宁教育》2013,(2):34-34
英国教育,被公认是最好的教育,它的宗旨,无非如赫伯特·斯宾塞说的“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历史与现实都证明他说的是对的。要知道,社会进步、科技发达、文明程度一步步提高,这并不是我们人为建造的方式,而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有机产物。我们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受到新环境的生存挑战,我们必须不断增长智慧和能力。由于新环境的生存挑战完全不可预测,因此,  相似文献   

6.
面对人类教育认识,我们的认识论追求应该是对以下问题的回答:其一,教育认识领域是如何产生的,它是否与教育活动相伴而生?其二,作为教育认识对象的教育究竟是什么?其三,作为动词的教育认识意味着什么,它究竟在追求什么?其四,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教育认识的主体?作为对上述问题的回应,我们从考察世俗意义上的教育认识出发,运用哲学思辨的方法,获得了关于人类教育认识如下基本判断:“教育世界”是教育认识在哲学认识论意义上的完全对象;在根源和整体的意义上,教育研究才是人类教育认识的基本存在方式。教育认识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联系的创造性劳动,既然如此,教育认识者自然要拥有劳动的理性,要知道自己是为了求教育之知、为教育之用而在,知道自己必须进行发现、发明和创造,并知道自己应该通过教育认识获得教育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英国教育,被公认是最好的教育,它的宗旨,无非如赫伯特斯宾塞说的"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历史与现实都证明他说的是对的。要知道,社会进步、科技发达、文明程度一步步提高,这并不是我们人为建造的方式,而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有机产物。我们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受到新环境的生存挑战,我们必须不断增长智慧和能力。由于新环境的生存挑战完全不可预测,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完全不可预设,不可僵化不可束缚,而应该成为最能够激发人智力的一种训练。如果不顾日新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人致力于自身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教育是什么”这一教育学研究的最基本问题可以进一步还原为“人是什么”的人学问题。从教育思想历史演进的脉络可以看出,人学视域中“人是什么”的历史性理解是“教育是什么”内涵确认的思想根基,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学思想决定了教育思想的分别。本文试从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想家的人性观出发来进一步审视教育本质认识的人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奥数教育一直都比较重视解题研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方法和经验.这可以从大量几乎雷同的奥数相关出版物中得到印证.但却缺乏比较深刻的教育学反思,这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奥数教育理论长期不被重视,其研究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二是奥数知识自成体系,常不为外人所道;  相似文献   

10.
朱飞 《生活教育》2011,(12):50-51
按说,教育没有那么复杂。人之初,没有学校,也没有教育。3.75亿年前,泥盆纪海洋强者如林,弱肉强食,某一只盾皮鱼某一天做了一个天大的冒险:把卵生变为胎生!就此一刻,命运突变,盾皮鱼分娩出强壮后代,彻底超拔出鱼吃鱼的残酷现实,挺起了进化的脊梁,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祖先。在随后人类漫长进化过程中,依然没有学校,也没有教育,人类智力还是获得了高质量发展,终于成为世界主宰。后来我们之所以有了学校和教育,应该说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期获得更高质量的智力提升,以确保我们拥有更强大的生存能力。否则我们还算人吗?  相似文献   

11.
问题在于新课改是两种教育观的妥协与碰撞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的提出,显然是与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密切相关的。改革实践为什么会出现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新课程改革实践方案中的确存在着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不清晰、不明确的现象。理论的模糊必然导致实践的混乱,所以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具体实施改革方案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当然会陷入迷茫的境地。  相似文献   

12.
按说,教育没有那么复杂。人之初,没有学校,也没有教育。3.75亿年前,泥盆纪海洋强者如林,弱肉强食,某一只盾皮鱼某一天做了一个天大的冒险:把卵生变为胎生!就此一刻,命运突变,盾皮鱼分娩出强壮后代,彻底超拔出鱼吃鱼的残酷现实,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起教育事件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促使我们反思政府的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教育史研究受传统教育史学影响,强调"让史料说话"。而当代,史学研究向多元化发展,历史研究的着眼点开始转向主体如何认识历史客体的问题上来。在史学理论与方法论发展的新时期,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视角考量,教育史研究都必须重视研究者主体性,并将其与历史客体性有机结合,促进教育史研究和教育史学科的进一步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池莉 《生活教育》2011,(23):50-51
按说,教育没有那么复杂。人之初,没有学校,也没有教育。3.75亿年前,泥盆纪海洋强者如林,弱肉强食,某一只盾皮鱼某一天做了一个天大的冒险:把卵生变为胎生!就此一刻,命运突变,盾皮鱼分娩出  相似文献   

16.
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种追问几乎是一种徒劳,因为“一堂好课”所隐含的因素过于复杂,甚至不可言说。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的提出开拓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思路。10多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并逐渐形成了“素质教育”的思潮,这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有关“素质教育”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锋”,各种研究都是站在“素质教育”的立场上来批判和指责现行“应试教育” 的弊端。而所谓的“素质教育”的实践,诸如减压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体验教育等,也都是在一片叫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同是中学中国史教材,观点却截然不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新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较02年的教材有较大变化,较明显的一处是:将“第一章国共十年对峙”的第五节的课题由“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改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教材相应将西安事变后的小字内容的最后一句“团结抗日的实现已经指日可待”修改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不是强加去做事情,而是给予做事情的勇气。 不是强加思想,而是增加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 不是回抽去走一条路,而是教会如何选择和怎样走。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史是教育理论的源泉,理论来源于实践,教育史是过去的实践,鉴古知今,"论从史出","以理论史",二者相互依存,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