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白石是我国现代杰出的国画大师。有一次,作家老舍请他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画一幅画。“蛙声”乃是听觉形象,要用视觉艺术的绘画来表现。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且规定的背景又是“山泉”,只能借“山泉”来表现“蛙声十里”,就更难乎其难了。几天以后,老舍收到了一幅诗意盎然的国画。但见白石老人没有着意去画那些鼓腮噪鸣的青蛙,而是作一片急流从山涧乱石之中飞泻而出,水中夹着几只活蹦乱跳、极富生命力的蝌蚪;高处则是一抹远山。这山涧、乱石、急流、蝌蚪、远山浑然一体,使人隐隐如闻十里蛙声。老舍一看之下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觉得写景状物文章难教,学生也普遍写不好。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积累发现,抓住写景状物中色彩描写的重点段落、句子、词汇作为指导材料,经常灌输写景状物文章的写作要领,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背诵、预习、小习作等练习,能有效提高学生写景状物文章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写作中,通感主要是在形象思维过程中,把全然不同的事物形象化合到一起,触类旁通。通感是作家把自己捕获的形象作变形处理的一种审美活动。概括来说,通感  相似文献   

4.
许多人熟悉我国国画大师齐白石的《虾戏图》,尺幅之间,只有几只墨虾,没有水痕,没有涟漪,但面对那活灵活现的“虾态”,谁都不怀疑虾儿们是在一泓碧水中嬉戏。这就是中国国画所追求的空白美。它把有限和无限和谐的统一起来,在有限的构图中巧妙地设计出空白,无笔墨处缥缈天倪,给人于无穷的美学享受和遐想。其实教学也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5.
谈“通感”     
“通感”(Sytiaesthesia)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术语,但又常作为一种不大为人注意的修辞手段出现在诗、中。探讨通感的概念及其在学上的运用,以及作为修辞格的“通感”与“移就”的异同,有助于对古今中外学作品的欣赏。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用如花的妙笔呈现了“百草园”充满童真童趣的美景,读罢令人扼腕拜服。以笔者的浅陋竟也看出了如下的几点妙处,仅以此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7.
"通感"是文学作品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在低年级音乐课中借用"通感"手法,同样也收到了好的效果。教学实例:在学习《小青蛙找家》一歌时,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所设定的教学重点是:1、将歌曲独自"跳跳"唱得短促而有弹性,同时速度也不可以加快。2、随着音乐轻快地模仿青蛙蹦跳的动作。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找到这一感觉,我拿出了一个学生经常玩的蹦蹦球,学生们立刻  相似文献   

8.
“通感”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法。通感现象是有心理依据的。一般情况下,人们的五官各司其职,但是人的大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对某一事物感觉十分强烈之时,大脑皮层就会产生感觉神经的相互沟通,使人超越某种感觉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印象,这是通感的生理基础。正如高尔基所说:“你一面读,一面想象色彩、气味、声音、感觉,非常鲜明地想象这一切,在一首诗里体味活的形象。”(高尔基《论文学续集》)。通感的手法,古而有之。最早提出我国诗歌中存在通感修辞手法的是钱钟书先生。他的《通…  相似文献   

9.
“通感”不仅是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修辞方式,也是一种汉语词义引中和词汇生成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以“清”为例,通过使用“通感”,“清”“从原有描述视觉感受的“明朗”义分别引申出了描述听觉感受的“清脆、空灵”义和描述触觉感受的“冷、凉”义,并进而形成了相关复合词。其它如“亮、尖、苦、厚、圆滑、逶迤”等词也均通过“通感”而发生了词义引申并生成新的复合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修辞学》(天津南开英华书局1926年),其书以“移觉”指称“通感叶旨出:将甲种感官的作用,移道乙感官上,使文词别生一种美丽。如《史记》:“此与以耳食无异。”《唐书》:“道路目语。”《史记》:“十九人相与目笑。”  相似文献   

11.
英语的synaesthesia是表现力很强的修辞格,常见于日常生活及文学作品中。它在手法上的独特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文章通过对synaesthesia的定义、种类、特点、作用及辨析的分析,以求得对synaesthesia这种英语修辞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历岗 《小学语文》2007,(9):36-36
问:“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四年级上册第3课《鸟的天堂》)对于这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有的老师说叫做“通感”,这个术语我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请问:什么是“通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的习作教学中,以“写景状物”或“游历”为题材的习作内容占据了一定比重,也一直是习作教学中的难点。和传统的“写人、叙事”习作相比,其观察点多变,描述对象繁多,在文字表达方面也有特殊的要求。那么,在习作中,如何引导学习根据观察点的转移,合理布局文章结构,突出重点描述对象呢?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第一及第五组习作虽然侧重点稍有不同,但都是以“写景状物”为主题的,在教学中可以有效整合。两组课文中,《观潮》《长城》《颐和园》等都是经典的写景作品。  相似文献   

14.
<正>写景散文既没有贯穿全文的线索,又缺乏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所以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教者对这种文体的教法也常常一筹莫展。我认为写景散文关键美在生动的语言,那么我们不妨采用美教法——就是以美为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美来设计课堂探讨题目,引导学生获得美的感悟和启迪。一、导入美美的文章需要美的导入才能使人身临其境。如《天池》一文不妨用李商隐的小诗《瑶池》导入:‘瑶池阿母  相似文献   

15.
朦胧诗在对传统通感手法继承的基础上,又加以改造、创新,既丰富、发展了传统诗歌的通感手法,同时也是对陷入僵化的当代诗歌语言的冲击与改造。  相似文献   

16.
通感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非常巧妙的表达方式。在文学创作和生活中,通感都被大量的应用。通感是指人们在表达过程中利用不同的内容进行修辞,并在其中加入隐喻以及概念的成分。通感将不同的感觉联系起来,使两种互不相关的感觉融合相通,并相互感受,以此加强对感觉的描写,使其可以更深层次地进行表达。通感在现代汉语的表达中有力地强化了对感觉的认知,使人可以从一种较为简单的感觉中突破局限性,体会到另一种更加奇妙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好的作文就像一部好看的电影,能让观众和读者有真切的感觉。比如写景,好像身临其境,随着文字游山玩水;写人,如见其面,和笔下人物相熟相知;叙事,如身在其中,和文中事件同呼吸共命运;状物,文中所绘之物如近在咫尺,让人爱不释手。可是,怎样写出佳作呢?这回就教大家也像拍电影那样,用上三个"特技镜头"。特技镜头之一:"慢镜头"。顾名思义,讲究一个"慢"字,正所谓"慢工出细活"嘛。  相似文献   

18.
贾淑莉 《考试周刊》2012,(79):28-28
孔子《论语·雍也》有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章如人,尤其是状物散文。一篇好的状物散文犹如君子,内外兼修,其内为“质”,即作者所描写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就像是一个人的血肉、思想、灵魂;其外为“文”,即为使“质”更好地表现所运用的语言、手法等。  相似文献   

19.
杨青栋 《现代语文》2013,(11):90-91
中国古代文学光辉灿烂,成就辉煌,诗、词、曲、文、赋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主流,历代文人名士留下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其中,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及许多写景抒情的著名诗文,质朴自然,意境高远,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有清水芙蓉之美,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20.
从诗歌理论角度而言,通感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历朝历代诗歌作品,都一定程度运用了通感创作手法。中唐李贺的“讽刺帝王求仙”类诗歌,完美地运用了通感手法为“讽刺”主题服务,其中的《瑶华乐》《金铜仙人辞汉歌》《秦王饮酒》《拂舞歌辞》四首诗歌,因运用通感手法浑融有道而具有超现实意味,蕴含了李贺诗歌创作的“无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