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者成为电视新闻文本的一个因素 一般来说,受众接收新闻不会过多考虑传者因素,例如我们在阅读报纸新闻时不会去关注采写新闻的记者,听广播新闻时也同样记不住记者的名字.但是电视新闻的受众则有可能对传者因素引起特别关注,例如出镜记者或新闻主播在电视新闻中的表现,往往会引起受众的不同感受.在这里,传者已经成为新闻的一部分,并进而影响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是每个新闻媒体必须着力做好的重要内容,在报纸上,时政新闻都放在最重要的版面,在电视和广播中,时政新闻都放在黄金时间播出。但是,受众在收听或阅读时政新闻时,有味同嚼蜡的感觉,究其原因,是时政新闻记者在采写时政新闻时没有很好地做到新闻的三贴近,使时政新闻让受众感觉枯燥乏味。笔者认为,时政新闻只有做到三贴近才能更好地上情下达,发挥好喉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新闻媒体在播报新闻、特别是播报突发性事件新闻时, 经常出现不交代具体时间的“×××(书记、市长、领导或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现场”、“到记者发稿时……”、“截至记者发稿时……”这类语言形式。对这种语言形式,笔者有点武断地认为:大为不妥,不该使用。首先,这类语言形式是模糊语言,表达意义不逼真、不清晰、不精细、不准确。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 模糊语言是新闻报道的一大禁忌,往往会有损新闻价值。其次,运用这类模糊语言形式,有时还会有损新闻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比如:某市油气库发  相似文献   

4.
刘飞锋 《今传媒》2006,(7):40-41
会议是一座新闻的富矿。但一些跑会记者对按部就班地写作程序式会议新闻、完成“规定动作”得心应手,却不知如何搞好“自选动作”、如何从会海里“淘”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上好新闻。“会海淘金”确实是让跑会记者头疼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笔者认为,跳出会议本身,学会从会议全程(会前、会中、会后)去“节外生枝”,找出最能抓住人心的“新闻眼”,不失为一个提高会议新闻可读性的好办法。挖掘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人大、政协会议及党代会都是非常重要的会议,搞好这些会议报道也是报纸尤其是党委机关报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但如…  相似文献   

5.
黄慧 《青年记者》2006,(18):57-58
当前许多报纸都辟有经济新闻版,但经济报道难令读者满意又是公认的。比如记者通过千方百计采访对某个行业发展情况作出的综合分析,在读者看来太深奥了,读起来枯燥无味。而某些经济信息又像是部门新闻。因此,怎样做好经济报道,有些记者无所适从。笔者以为,在报纸市场化的今天,经  相似文献   

6.
查正军 《视听界》2004,(5):77-77
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有些乡镇和单位对电视记者情有独钟,而对广播记者爱搭不理,导致不少广播记者不愿单独外出采访,或是跟在电视记者后面跑点“现成新闻”。笔者在从事广播记者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只要坚持“四个结合”,县级广播采访同样会受到被采访单位的重视。一是与报刊投稿相结合。针对广播新闻写作与报刊,尤其是报纸有很多相同之处的特点,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尽量站在全国、全省、全市的高度多挖本地的独家新闻。在按照广播要求写好广播稿的同时,只要有价值的,能投稿报纸的,就把广播稿按报纸要求改成报纸新闻。比如,1999年10月,我去县海涂公司  相似文献   

7.
王睿 《记者摇篮》2009,(7):48-48
无论是电视台记者还是报纸记者,部需要通过采访调查,才能获得客观事实的真相,向受众进行有效的新闻传播。但是,由于电视与报纸传播方式不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行为方式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记者脚下不沾泥,绝写不出好稿件"。凡是刚从事记者行业的人,都听到过这样的话语。而鸡西矿工报作为企业的直属部门,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宣传媒体,报纸的主要受众是以从事煤矿生产、生活为主的员工和员工家属群体。  相似文献   

9.
社会正逐步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各类新闻媒体都会报道大量的新闻,当受众面对大量的新闻信息时,常常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所有的新闻内容,因此,很多受众会根据标题来选择阅读新闻。在时下媒体众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要想抓住读者,就应重视报纸标题设计的"美"。标题是报纸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新闻标题的好坏是评判一则新闻价值的重要依据,好的新闻标题会为新闻锦上添花。在一则报纸新闻中,受众首先接触到的就是新闻标题。所以,在报纸速读时代探索新闻标题的创作策略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如何采写现场短新闻?不少记者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结合自身经历,对报纸现场短新闻的采写谈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采访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有了新闻事件,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记者蜂拥而上,有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游刃有余,写出胜人一筹的报道,而有的记者却身在“宝地”不识“宝”,采写的新闻只能免强应付刊播,吸引不了受众的眼球。这种强烈的反差,就反映了记者在思维方式的差距。毋庸置疑,记者素质是靠长期工作实践形成的,这种素质的积累形成便成就了记者的求异性思维。求异性思维要求记者的报道不落俗套,善于“同中求异”,使报道有着自己的独特视角和个性魅力。而得力于这种思维方式,记者就会从相同事物中寻找不同点,从一般性中寻求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会议报道是各级电台电视台新闻宣传中的重要一环,在新闻节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以胶南电视台为例,在电视新闻中,时政新闻约占新闻总量的三分之一,而会议新闻又占时政新闻的一半多.各类会议报道充斥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时段,排挤了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活新闻,有价值的新闻上不了影出不了声,受众反感,记者埋怨,受众往往听不完、看不完节目便调了频道,严重影响了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厚重的历史中寻找到体现时代特征的新闻?如何在艰苦而孤寂的“生命禁区”中挖掘鲜活而灵动的新闻?面对一群特殊的群体,受众想要了解的是什么?记者怎样才能捕捉到受众需要的信息和感觉?笔者切身的体会是,唯有聆听才能采集到生动的新闻,唯有亲历才能记录下新闻的真实,唯有融入才能诠释出新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报纸是读者了解社会的一扇窗口。一份报纸,向受众传播的不仅是新闻信息,同时也在传播着一种"温度"。报纸通过新闻人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观照角度和情感态度,或隐或显地在向受众传达着一种价值取向、一种人性温度、一种舆论导向。虽然新闻报道历来强调客观,但"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事件"、"选择什么样的报道角度"来进行客观报道,这是记者和编辑都不可避免地要作岀的选择。不一  相似文献   

15.
谢征 《青年记者》2016,(20):43-44
当前,一些报纸利用二维码、微信等受众参与途径,在自身平台上直接开展新闻众筹.2015年10月12日,《南方都市报》改版,推出众筹新闻版面.与常规新闻众筹相同的是,都是由受众参与来决定被发起的新闻采访项目能否达成,在达成之后,再由记者采访,并与受众见面;而与之不同的是,这样的众筹项目发布与受众出资,不是借助专业新闻众筹平台.  相似文献   

16.
在报纸版面编辑过程中,编辑时常会因为没有可用的新闻图片而犯愁.其实,这侧面说明了当今读图时代,图片在报纸版面中的地位显得愈发重要和不可代替,有时版面编辑对新闻图片尤其是优秀的新闻照片的渴求,胜过对文字稿的渴求. 可是,如果限于各种原因和条件,报纸某个版面实在没有可用的新闻图片,却又想追求新闻图片产生的效果,此时,编辑又该如何应对呢?笔者从事新闻工作十余年,在实践和学习中逐渐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一) 现场短新闻用作者在新闻发生现场捕捉到的细节、材料来报道新闻事实,以"活动"着的视觉形象和现场画面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受众。报纸的新闻采写应该充分借鉴现场短新闻现场感强这一特点,这是它增强与电视传媒竞争的有力手段之一。 第一,现场感可以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可信性。 报纸新闻多选用现场发生的可触、可感、可视的事实材料,可使新闻更具有个性、具体性、富有动感和生活气息,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和可信性,使受众信服。 解放军报1998年7月对日一版的新闻《共产党员的位置在水线》,记者运用视觉新闻或目…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有了新闻事件,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记者蜂拥而上.有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游刃有余,作出胜人一筹的报道,让新闻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令受众(读者)拍手称快。但有的记者却身入“宝地”不识“宝”,采写的新闻只能勉强应付刊播,吸引不了受众的眼球。产生如此强烈反差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与记者个人素质和个性化特点有着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9.
写真要像真     
陈允传 《军事记者》2006,(12):25-26
新闻,要把真的写得像真的。解放军报著名记者江永红在《与新闻研究生徐蕾的对话》一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笔者对此深有同感。“小说把假的写得像真的,为什么新闻会把真的写得像假的?”诚如江永红所言,当前在一些报纸刊物的版面上,在荧屏上和无线电波里,经常会看到、听到一些新闻不像真的。要说作者故意造假恐怕是冤枉了人家,但读起来听起来总觉得有点儿别扭,不像那么一回事,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的本质要求。我们所呈现给广大受众的每一篇新闻,都应当是真实可信的,而决不能有一点虚假。这就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20.
在报纸新闻报道中,图片新闻原本属于一种辅助的新闻形式,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图片新闻长期以来都是报纸新闻中"副刊"的角色。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受众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更多地追求直观性和速度性,图片新闻的魅力得到了真正的展现。在报纸新闻中,图片新闻直观快速地表达主旨,不仅满足了受众的新型的阅读喜好,同时也能够通过一幅幅系统衔接的画面,呈现给受众一个完整的新闻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