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矿城市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一些外国的煤矿城市发展历史比中国的更长。研究外国煤矿城市的兴起、发展与转型,可以为中国煤矿城市的发展与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对外国煤矿城市发展经验和理念进行梳理与研究,不仅有助于中国煤矿城市发展少走弯路,而且能够促使中国的煤矿城市发展在外国煤矿城市发展的基础上走出新路。这种学习和借鉴,有益于中国的煤矿城市转型,同时对其它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和转型也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始于1995年。然而,从作为中尉优秀旅游城市的整体来看,其在全国各地的分布是有着显著差异的。掌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分布状况、了解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分布差异、对指导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未来发展与建设方向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密度测定和经纬网内城市空间分布测定的方法,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空间分布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在总结概括了东多西少、省际差异显著和集中趋势明显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现状分布特征之后,提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间合作与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区域发展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区域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区域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城市区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形势。基于此,汲取中国城市区域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理论上合理设计中国城市区域未来发展之路,对指导中国城市区域建设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城市衰落代表着一个城市发展周期的结束,是城市运动变化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近代中国大部分城市出现衰落,是近代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反映。近代中国城市的衰落,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外国侵略、空间地理、交通运输、城市自身发展、战争、农村经济破产、思想观念、自然灾害等等,既与外力的冲击关系密切,也与内力的变化有关系。研究近代中国衰落城市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既有利于全面揭示近代中国城市发展演变的规律,又对当今中国城市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中最为耀眼的一块。樊星认为,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学象征,具有文学史意义与研究空间;刘中顼论述了城市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意义所在;李蓉着重论述了城市文学的日常性与批判性;王泉透析了中国城市少年小说的基本特点;代天善梳理了英美城市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6.
城市文学的日常性与批判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中最为耀眼的一块。樊星认为,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学象征,具有文学史意义与研究空间;刘中顼论述了城市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意义所在;李蓉着重论述了城市文学的日常性与批判性;王泉透析了中国城市少年小说的基本特点;代天善梳理了英美城市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7.
论城市文学创作与研究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中最为耀眼的一块。樊星认为,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学象征,具有文学史意义与研究空间;刘中顼论述了城市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意义所在;李蓉着重论述了城市文学的日常性与批判性;王泉透析了中国城市少年小说的基本特点;代天善梳理了英美城市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城市早期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城市形成与起源的理论认识,从相关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分析,可以认为:中国城市起源于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城市形成于夏代;从夏代城市形成到秦代郡县城市普遍推行这个阶段,中国早期城市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小的时期。中国城市的早期发展呈现出显著的特征:中国早期城市具有多元起源和形成、不平衡发展并渐趋一统的特点;城市发展经历了城与市双轨并进的演进道路;政治因素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中最为耀眼的一块。樊星认为,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学象征,具有文学史意义与研究空间;刘中顼论述了城市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意义所在;李蓉着重论述了城市文学的日常性与批判性;王泉透析了中国城市少年小说的基本特点;代天善梳理了英美城市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0.
出土简牍为中国古代城市问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时至今日,中外学者利用出土简牍研究中国古代城市问题已取得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出土简牍资料的梳理与利用,从三方面推进了中国古代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进展:一是出土简牍与中国古代都城研究,二是出土简牍与中国古代普通城市研究,三是出土简牍与中国古代城市理论研究。共计有二十余种简牍资料在中国古代城市问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利用,城市分类与城市分级理论的植入,成为这些成果中的两个亮点。这些出土简牍的利用与城市理论的植入为中国古代城市问题研究注入了活力,带来了新气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迅猛发展 ,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 ,城市的地域分布非平衡度有所降低 ,但中国城市仍存在严重的地域分布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 :一、中国城市纬向分布不平衡从中国城市分布的温度带来看 ,中国城市主要分布于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 ,尤其在亚热带几乎集中了全国将近一半左右的城市 ,以 1 999年为例 ,全国共有城市 667个 ,其中亚热带拥有 2 99个 ,占全国总城市数的 44.83 % ,居中国各气候区城市分布数之首 ;暖温带拥有城市 1 77个 ,占全国总城市的 2 6.5 4%。城市密度最高的也是亚热带 ,其次是暖温带。表 1 中国气候区城市分布统计表( 1 9…  相似文献   

12.
在了解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市和谐发展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并建立了反映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城市和谐发展关系的回归模型,同时提出相关建议,为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人口、城市数量剧增。同时,城市的地域分布非平衡度有所降低。但中国城市仍存在严重的地域分布不平衡。一、中国城市纬向分布不平衡  相似文献   

14.
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烂。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安静,只有中国的城市人流涌动、欢歌笑语。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有多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社会心理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地指导城市精神文明建设、防治日益蔓延的城市精神疾病、解释城市改革中市民的心态、避免即将到来的中国城市化浪潮中必然出现的心理和人际冲突、充实中国城市社会学的基础理论、建立完整的城市社会学学科体系等等,都需要中国城市社会学界和社会心理学界加强城市社会心理学尤其是中国城市社会心理的研究。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为此,本文拟借鉴西方城市社会心理学有关理论,通过中西城市人的比较,对中国城市社会心理的几个特征作一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中最为耀眼的一块.樊星认为,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学象征,具有文学史意义与研究空间;刘中顼论述了城市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意义所在;李蓉着重论述了城市文学的日常性与批判性;王泉透析了中国城市少年小说的基本特点;代天善梳理了英美城市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科院日前(7月29日)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认为,目前中国城市出现部分大学毕业生离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向地方城市流动的新趋势,我国应大力改善二线、三线城市就业与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如何经营、发展城市成为时下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以文化为轴心的城市发展战略已成为诸多城市的共同选择。为此,应实施积极的文化战略,确立科学的城市文化发展规划,实现城市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从传统经济城市向现代宜居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池州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看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提出了池州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对近代以来中国区域中心城市兴起及优先发展的原因、条件进行探讨,以深刻揭示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的历史特质,为当今新形式下中国城市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