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通过活动化、层次化、合作化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展个性、表现自我.同时,挖掘本课知识在生活中的内涵,使其结合生活、应用于生活并表达生活,使英语真正成为生活中交流与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通过活动化、层次化、合作化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展个性、表现自我.同时,挖掘本课知识在生活中的内涵,使其结合生活、应用于生活并表达生活,使英语真正成为生活中交流与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认为,小学英语课堂必须树立“语言学习的外延和生活外延相等”的观念,教师要围绕“in life,by life,forlife(在生活中、通过生活、为了生活)”设计教学活动,从生活和英语的结合上,探索有效途径。为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通过活动的方式运用课堂所学的语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学生能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单词及词组“No s…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其实质是在集体背景下进行的个别教学。集体性合作学习模式是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斯基合作建构理论为基础建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运用于教学,教师通过设置情景,在情景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形成合作学习共同体,使学生能更便捷地掌握知识,建构和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显氛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乘除法两步运算的应用题。2.过程与方法:创设具体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实际情境中学会新知,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体现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7.
汤艳 《文教资料》2008,(7):137-139
品德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品德,这是道德教育的需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使教学返朴归真,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情趣,情趣是多种多样的。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训练,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总结、概括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觉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培养生活情趣和积极体验生活乐趣的意识。2.教学重点:生活处处有情趣3.教学难点:情趣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去考虑,必须将语文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要做到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抽象的知识与他们的生活实际和现实生活有效地融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实践操作,在生活中感知知识,了解知识,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在学中用,用中学,使语文教学生活化,充分体现出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指导思想,培养生活适应能力,还语文课堂教学以生活本色.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参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味各色别样人生,在新课程指导下,使语文与生活双赢.  相似文献   

10.
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要从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走进课堂,能让学生感到生活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离自己并不遥远;同时也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1.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其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a.学习并掌握谈论或询问某人的能力的功能句“Canyourunfast芽”及单词winner,far。b.能运用所学语言,谈论或询问某人的能力。c.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善于观察他人的优点的能力。眼教材重点演功能句:学习Canyourunfast芽Yes,Ican.No熏Ican’t.并能够实际运用。单词:winner,far眼教学难点演熟练地运用can熏can’t来表达和判断某人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眼教学准备演录音机、学生用书、课堂活动用书、小调查表。眼教学流程演Step1押…  相似文献   

13.
担心与放手     
新课程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是上好数学课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数学课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其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的过程.数学教师的任务不是机械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怎样将所学知识用在生活中.我在教学中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开展生活化的语文活动,扩展生活化的活动时空其目的就在于“教,学,做三合一”,在做中学活的知识、用活的知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生的课内外生活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生活能力,也增长了学生的语文知识,生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更大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学习单音节及部分双音节形容词比较级(-er)和最高级(-est);学习关于分享的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演示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形容词比较级的概念,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同时,为学生创设自学、小组探究的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正>所谓"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在日常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生活情境,把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以使学生在生活中感悟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体会生活乐趣。初中语文是学生的基础性教学项目,在新课改背景下,必须使学生学会拓宽语文知识面的方法,以不断增加语文涵养。生活化教学旨在以学生学习的角度来挖掘日常生活中与语文有关的生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语文,进而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各个地区学校教学活动均要基于新课标要求,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如此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为了使其满足新课标要求,同时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应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教学,促进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语文知识,使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如此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参考相关教学案例,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岳定权 《天中学刊》2012,27(2):88-90
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需要关注学生在生活中所获得的丰富的缄默知识。学生缄默知识的发展经历了获得与丰富、显性化、融合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自主反思与学习实践是学生缄默知识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师需要采用联系生活、鼓励自主反思与合作学习、回归生活等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缄默知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生活化教学正在逐步成为教学主流。生活化教学要求学生关注生活,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在体验生活中感悟知识,从而达到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高中生物各部分知识都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可以对此加以充分利用,将学习内容与生活融为一体,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探究生物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学生个人素质完善与全面发展得到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