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庄丽星 《语文天地》2013,(16):79-80
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因为自身学习能力和基础以及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语文成绩参差不齐。教师应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工作,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体会到积极的情感,从而更加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一、落实分层目标的意义与原则  相似文献   

2.
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充满积极情感快乐地学习,是提升教学成效、促进语文教学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学生的基础与能力差异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在小学与初中阶段语文学习中延续并逐步扩大的差异、差距,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同样存在。作为语文教师,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差异性,应当采取"量身定做"教学活动的方式予以兼顾,较为科学的方式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以分层目标为指引,为每一个发展层面的  相似文献   

3.
正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各种教学改革经验层出不穷,其中分层教学属于近年来成效较为明显的教改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学生能够得到针对性的培养,学习潜能、学习兴趣会被最大限度地激发,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笔者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初中语文分层教学课题研究,在积极的实践中予以总结分析,本文将作简要论述。一、分层教学提出的背景分层教学提出的背景是专  相似文献   

4.
王颖 《语文天地》2012,(11):79-80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对传统高中语文“满堂灌输”的教学模式的一次创新与改进,也是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措施,其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具体操作起来并不容易,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动手。  相似文献   

5.
田力 《广西教育》2007,(6B):11-13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事倍功半的现象成为困扰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主要表现为语文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师的大量的教学活动不能立竿见影地收到相应的成效,同时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到没兴趣、上不上语文课似乎没多大关系。语文教育中的教与学之间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使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得到有效的改变,成为了摆在语文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王颖 《语文天地》2012,(21):79-80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对传统高中语文"满堂灌输"的教学模式的一次创新与改进,也是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措施,其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具体操作起来并不容易,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动手。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如何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笔者认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原来由教师“要我参与”转换为“我要参与”.学生才能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与能力,并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8.
常佳华 《考试周刊》2013,(98):29-29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体现学生自主地位、给予学生更宽泛的能力发展空间,是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抓手。许多教师在这一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究与尝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了语文新课改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搭建自主合作学习载体为抓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有效提升了语文教学成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升。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身心特点与语文学科实际,渗透能力培养,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巧设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会将学习由一件苦恼的事转化成快乐的事。作为语文教师应立足课堂,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力戒八股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现在,我国很多小学还实行大班教学,在一个班级之内有众多的学生,他们对语文学习都有着不同的认知和理解,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有差异。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教师以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为参照,安排统一的进度,教授统一的内容。这样的教学看似合理,却容易造成成绩较好的学生求知欲无法得到满足、成绩较差的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消化不了的状况。面对这种状况,语文教学必须改革,并且是有针对性的改革。如果说将大班教学改为小班化教学有诸多的困难,那么在大班内实行分层教学则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可是,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问题。对当前的语文教学,钱梦龙教授说:“谈话总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问题,表面看思维似乎很活跃,其实学生学得并不主动,如果问题的质量不高,又很琐碎,那就出现了古人所说的‘导而弗牵’的‘牵’的现象,学生的思维在频繁的问问答答中被一个又一个琐碎的问题牵着走,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学生仍是人数众多的弱者,处于预设提问的下风向,我们连珠炮似的发难,目始至终将其置于被问席。”这几句话一针见血,指出了语文教学误入的怪圈。下面是笔者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廉吉红 《教师》2011,(34):31-31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一举措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成功地推动了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经过大胆尝试与认真探究,从三个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就此作一些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杨激风 《考试周刊》2013,(41):24-25
<正>分层教学模式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成效较为显著的一种模式,在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最大限度地兼顾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基础,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整个语文教学变得更有效。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结合自身教  相似文献   

15.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主动性 ,特别是那些在语文学习上下了功夫、花了力气 ,但是学习效果总是不够理想的 ,因而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那么 ,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培养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 ,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人的潜意识都存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潜质。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 ,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不同 ,人对客观事物便抱有不同态度。有积极的 ,包括愉快、满意、喜爱等等 ;有消极的 ,包括厌恶、愤怒、憎恨等等。对于学生 ,情感有时成为学习的动力 ,有时却成为阻力。在教学中 ,情…  相似文献   

16.
朱卫 《语文天地》2013,(7):40-41
语文教学活动中,常常会出现时间、精力的"高投入"与学习成效的"低产出"这对矛盾,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提高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成效呢?一、发挥预习活动的奠基作用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将预习活动作为提高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课前有针对性的预习中解决基础性内容,便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互动。但是,部分教师仅仅着眼于应试知识点,将教学活动局限于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个性,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的主体个性得以张扬,让学生在自由自在而又奋发进取的氛围中展现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8.
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就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享受参与语文学习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精神旅游.不仅可以使人充满智慧,而且可以使人享受美。所以,从教十多年来.我总是时时处处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学习快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必须改革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在“课程评价”一节中明确提出 ,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段关于评价的纲领性的话 ,着重说明了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本身就是教育手段 ,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这个目的 ,它应承担的具体任务是 :不仅要关注现有成绩 ,而且要发现学生各种潜能 ,了解发展需要 ,帮助树立信心。文句中用“而…  相似文献   

20.
季鑫琳 《语文天地》2013,(12):25-26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全面发展,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当深入研究的课题。分层教学模式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部分语文教师分层教学模式中的分层标准不够科学,分层之后的管理没有体现动态特点,练习与考核缺乏操作性,在课外拓展活动中没将学生融入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