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天生浪漫,浪漫的语文召唤师生浪漫的情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制造小小的惊喜,让思想在真实与浪漫中穿行,让情感托感性与理性中交融,让智慧在现实与想象间驰骋,不仅可以真正地理样文本,而且会唤起我们内心对语文、对生活真挚热爱的情感,任我们的心牵着我们的手,在云中漫步,作风中舞蹈,从浅表走向深广,从狭隘走向博大。  相似文献   

2.
语文天生浪漫,浪漫的语文召唤师生浪漫的情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制造小小的惊喜,让思想在真实与浪漫中穿行,让情感在感性与理性中交融,让智慧在现实与想象间驰骋,不仅可以真正地理解文本,而且会唤起学生内心对语文、对生活真挚热爱的情感,任师生的心牵着师生的手,在云中漫步,在风中舞蹈,从浅表走向深广,从狭隘走向博大。  相似文献   

3.
语文天生浪漫,浪漫的语文召唤师生浪漫的情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制造小小的惊喜,让思想在真实与浪漫中穿行,让情感在感性与理性中交融,让智慧在现实与想象间驰骋,不仅可以真正地理解文本,而且会唤起我们内心对语文、对生活真挚热爱的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学习》2009,(7):28-30
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语文从浩渺的远古走来,传承文明,生生不息。漫游其中的人们感受浪漫,为之陶醉。可是,语文的魅力却一点点被一些“非语文”的东西抹去,让人遗憾,让人心痛。痛定思痛,就让我们的心牵着我们的手,在真实与浪漫的语文世界里徐徐穿行,寻回语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语文从浩渺的远古走来,传承文明,生生不息。漫游其中的人们感受浪漫,为之陶醉。可是,语文的魅力却一点点被一些非语文的东西抹去,让人遗憾,让人心痛。痛定思痛,就让我们的心牵着我们的手,在真实与浪漫的语文世界里徐徐穿行,寻回语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理想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创造享受的。应该让学生在享受中理解文本、丰富文本并超越文本;在享受中用内心的感应去印证、诠释语文的神韵、博大与深远。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超越知识,走向生命,走向智慧,熠熠闪现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学周刊C版》2016,(26):212-213
一个语文教师到底要留给学生的是什么?让语文回归语文,让学生从语文课堂上体会到语文的美。语文,要留给学生的是独特的语文美,是一种浪漫的情怀和真挚的情感;要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能写文章,能写好字;还要留给学生思想的思考的美,通过语文去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8.
刘兆翠 《学子》2012,(12):14-14
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行为和暗示等手段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亲近、尊敬和爱戴以及憎恨的感情体验。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顺利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走向成功。首先,从学生利益出发,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重要前提。我们要让...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寓情于教,使学生的心灵与人格能健康发展,让学生具有美好的情感和优良的品格。那么,在教学中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一、在新课导入时激发学生的情感导入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求知大门的钥匙,更是架起教学目标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的桥梁。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我采用  相似文献   

10.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将教学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得语文的经验与知识,提高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具体而言,要联系生活,让文本意蕴走向通俗;对接生活,让课堂教学更具活力;再现生活,让情境体验更为真实。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境人情,细细品读、认真思考,才能体会课文内容的“意”与“境”。正所谓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身栖息着浪漫、诗意、作者情谊的表现。语文教学要让情感的旋律在课堂中流淌,让课堂充溢浓浓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2.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其原因,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能望而却步。要想重启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可以尝试以下做法:(一)建立亲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三维目标体系中加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上的具体体现。这意味着关注每一个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励学生的是情,感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是情!可以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身就栖居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意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因此,语文教学要让感情流淌,我们要让语文教学充满情感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吴俊梅 《考试周刊》2011,(36):55-55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用最简约的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走进复杂丰富的语文,让学生学得轻松、扎实,进而幸福地徜徉在学习语文的途中。因此,我们要让语文从繁复走向简约。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语文课堂,对语文知识积累、语文技巧训练等工具性价值的过分关注,正使得语文本该拥有的情感与智慧一点点淡化. 我们的语文教学呼吁情智,那么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让课堂充满情智味呢?结合自己平时的语文教学,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情感教育。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调动教材文本内外的一切情感因素,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提高学生,让学生总是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在“感动”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7.
薛晓 《考试周刊》2013,(30):36-37
语文教材中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几乎每篇文章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无不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我们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讴歌、对正义的弘扬、对罪恶的鞭挞……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以情感打动人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没有情感的课,肯定是死气沉沉的。情感,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与健康审美情趣,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只注重给学生传授知识,而应该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为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缺乏情感,那么语文教学就会失去她的本质,失去她应有的魅力。因此,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让情感教育植根于初中语  相似文献   

19.
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我们以“大语文”的视野,尝试采取多元途径引领学生认读汉字。由此,一条以“快乐识字”为主题的四个“一”汉字教学创新之路,让儿童识字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被动走向了主动,从文本走向了生活。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本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块阵地,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如何"让作文走进生活"。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