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冷战结束以后,中美关系失去“向苏看”的特点,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中国的崛起引起了美国的特别关注。美国对中国采取“接触加遏制”的政策,而中国则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从而使两国关系形成了一些新的特征并给双方带来了影响.中美双方应当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双方的合作,以塑造一种稳定、和谐与共赢的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2.
最近两三个月来,中美关系急剧滑坡。在这一背景下,美国一些报刊接连发表文章,鼓吹“遏制”中国,主张“中国在亚洲行使影响之前就应该限制中国这根苗长大”;西方国家要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制定一项对中国“积极制约”的战略;对中国应采取“经济上接触和战略上遏制”的政策,必要时考虑“恢复东南亚条约组织以威慑中国”。美国《时代》周刊甚至发出了“颠覆中国政权”的叫嚣。 与此同时,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又一个反华议案。最为严重的是,美国政府改变过去的政策,允许李登辉访美,公然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 面对“遏制中国论”的喧嚣,助理国务卿温斯顿·洛德说:“我们寻求同中国接触,而不是遏制它。遏制可能意味着我们把中国当作敌人对待,这是完全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布什连任美国总统,表明布什将继续推行其上一任期确立的全球战略和外交安全政策,但又会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作出适当调整。布什在新的任期内将继续寻求与中国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把中国定位为非敌非友国家,同时仍将中国视作“潜在的挑战对手”。因此,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基本走向,应当是与上一任期既有延续又有调整,总体上延续,局部调整,战略上延续,策略上调整;“接触加防范”,“合作加遏制”以试图把中国纳入美国所期望的国际体系的对华政策不会发生根本转变。尽管中美关系中还存在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不利因素,但美国两党在对华关系上已初步达成共识,中美关系已呈相对稳定与成熟趋势,新世纪之初的中美关系在回归稳定轨道的基础上将不断克服困难,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冷战后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态度来分析这一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即从“遏制”到“接触”,到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的原因及过程。同时也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提出了自己对今后中美关系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几经曲折,看起来充满了变数。但如果从二战以后美苏发动的席卷全球的“冷战”的视角来看,中美关系的发展道路又十分的合情合理。二战之初,美苏的战时合作,决定了美国对国共双方均采取了合作和友善的政策;二战结束前夕,伴随着苏矛盾的日益公开,美国在华扶蒋反共从而在远东遏制苏联的政策逐渐形成;二战以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美国为全面遏制苏联,在中国选择了公开美反苏的蒋介石政权进行反共内战的政策;解放战争胜利后,扼杀新中国是美国反苏反共政策的延续,而中共倒向苏联则是多年联俄战略思想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布什主义”是人们对布什领导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戏称。这种战略概括起来就是“先发制人、保持优势、单独行动”。美国在转变国际战略的同时,布什的对华政策也从克林顿时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焦点。更是美国政府用来遏制中国发展的一张王牌。2004年6月以来,美国的对台政策或明或暗地发生了微妙变化。一方面扮演着离岸平衡手的角色,一方面不断给台湾发出各种错误的信号,中美关系目前正进入一种危险的境地。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国家间关系,中美关系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从1989年到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前,美国对中国的政策长时间以遏制、围堵和敌视为主。但是,从2017年11月特朗普总统访华的种种迹象和成果来看,两国之间未来政治关系将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对两国、对全世界都将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中美两国有着完全不同的政治体制及巨大的经济差距 ,但两国政府及两国人民却把发展两国关系看得十分重要。分析中美关系特点并透过表象探究中美关系实质 ,有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美关系的特点1 .政治上斗争激烈 ,但斗而不破。新中国建立之后 ,长期以来 ,美国与中国的遏制与反遏制、霸权与反霸权的斗争十分激烈且始终未曾停止。既有直接或间接的交手战争 ,也有不拿枪的严酷的思想、意识形态的斗争。但每一次“危机”之后 ,通过双方的努力 ,又会出现缓和的转机。中美关系如此斗一斗、缓一缓 ;再斗一斗、再缓一缓 ;斗争不断 ,但又斗而不…  相似文献   

9.
尼克松总统非常重视对华政策,上任伊始便指示相关部门研究美国的中国政策(NSSM14报告),并多次组织跨部门会议对NSSM14报告进行讨论,最终确定了“接触加缓和”策略。之所以做出这一策略,中苏关系变化与台湾问题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中苏关系变化在中美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中苏两国的分裂和对抗日益公开化,美国决定抓住这一难得机会,虽然力求在中苏之间采取中立态度,但是略倾斜于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不能完全接受中国关于“美国从台湾海峡和台湾撤军以及美国接受台湾是中国内政”的要求,但是为了推动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做出让步与调整,极力限制台湾的军事力量以及向中国大陆挑衅。为了缓和中美关系,美国通过各种渠道表达改善中美关系的愿望,主动采取缓和中美关系的措施、放宽经济和旅行管制。对于美国的不断示好,中国给予了积极回应。经过不断地试探与磨合,中美之间的“小步舞”终于合上拍。1970年1月20日,第135次中美华沙会谈举行,掀开了中美关系解冻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的中日、中美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曲折发展历程、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复杂、大体上经历了友好交往——日本侵华(甲午、甲辰,甲寅战争,全面侵华战争)——冷战对立——和平交往几个时期.正确对待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是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歪曲历史,为自己的侵略罪行进行辩解,甚至否定侵略历史的言行,在日本国内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一战”期间到“二战”期间,美国扶植中国政治势力同日本激烈争夺对华主导地位:“二战”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20世纪50—70年代初美国推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和军事上包围威胁的对华政策;此后中美关系解冻.由对抗转为对话,但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两国关系的发展一波三折,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不过,中美两国之间存在共同利益,合作会使双方获利,中美关系将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后冷战时期,美国进入克林顿、布什两位总统执政期。出于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两任政府对华政策表现出连续性和灵活性。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时代,中美关系的积极、健康发展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2.
何越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4):116-119
克林顿执政时期对华政策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受美国国会、利益集团、媒体、民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经历了最惠国待遇与人权挂钩、“接触”与“遏制”模糊不定、全面接触替代孤立遏制、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全面接触等四个不同时期的演变:体现了冷战后务实的、以经贸为中心的外交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重要性的日益凸显,总统政治和教育的联系日趋密切。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教育政策逐渐成为总统政治的核心,直接影响到总统竞选的成功与否以及执政过程中的民意向背。为此,两党候选人纷纷在竞选中将自己标榜为“教育总统”,积极构思一系列教育政策,以此谋求民众的支持。本文首先对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总统政治中的教育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随后对总统政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八国集团是世界上的老牌“富国俱乐部”,一直在幕后左右着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变化。对于八国来说,中国是一个具有无限潜力的市场,综合国力正在不断提升,对于世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八国在进行任何重大的国际经济、政治、安全政策的协调时,不得不考虑中国的因素。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政府正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多边外交,中国与作为一个整体的八国集团的接近,是中国与这些国家双边关系良好发展的逻辑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特性,政治地位以及宪政的本质要求决定了其在当今我国宪政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为了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党内把握我国宪政发展的基本走向,创立稳定的政治环境,适时地把党科学的改革政策上升为宪法规范,发挥党在实现宪法中的带头作用,协调各种宪政推动力量等。同时,党还必须科学处理党的权威与宪法权威,政党推动与政府、公民推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克林顿和布什执政期间的对华政策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双方均表现出两面性和摇摆性、始终处于矛盾的统一体中,但同时又重视和发展同中国的经济贸易往来,高层互访不断.差异性也很大,一个是理想主义、自由主义为重,一个以现实主义为重,对中国的战略定位表现为“伙伴关系“和“战略竞争对手“、“模糊战略“和“清晰战略“.分析冷战后两届政府对华政策的异同,对于中国制定应对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随着美国全球战略的改变,美国的亚太战略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使其对华政策也做出相应的调整。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经历了一个由以遏制为主接触为辅向下接触为主遏制为辅助的过程。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美国对中国战略地位认识的变化及美国国内不同利益集团在对华政策上的竞争和力量消长。美国对华政策上的两面性特点成为影响冷战后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乡村治理一直以来都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乡村的群干关系也在不断的变化。引起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自身的利益。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时,群干关系就趋于和谐;反之,群干关系就会逐渐紧张。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对农民利益产生影响。通过调研发现,对江都市群干关系来说,目前影响最大的就是农村土地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分析江都市农村土地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推进江都市新农村建设更加合理稳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亚洲经济的整体性崛起,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开始东移,即所谓的“重返亚洲”.从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东盟地区论坛上高调喊出美国要“重返亚洲”以来,美国从外交、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和新做法,实施“重返亚洲”战略,其目的在于确立美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必将对世界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国家治理与中国转型时期的国家治理面临着诸多共性的问题,如在市场经济方面都在探索政府与市场合适的关系;政治方面都面临政治腐败的风险;城市化中的“城市病”突显、社会矛盾尖锐。通过比较鉴别,有选择地借鉴美国转型时期的国家治理模式,有助于形成中国特色的转型时期国家治理路径,实现市场-国家-社会三维国家治理结构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