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福建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比较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福建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并针对福建省现阶段信息消费状况,提出了促进福建省信息消费发展的对策建议.在全面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培养;全面提高居民的信息消费力.yh  相似文献   

2.
应用意愿调查法(CVM)对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城乡居民对纳板河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支付意愿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在纳板河流域下游的景洪市选取500个城市居民样本,在保护区内村寨选取300个农村居民样本,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表明,位于纳板河下游的景洪市区居民与位于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内村寨的农村居民相比,景洪城市居民愿意为此而支付的比例显著高于村寨农村居民。但是,那些意愿支付的农村居民,其平均支付意愿要高于意愿支付的城市居民。不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其家庭收入水平是显著影响支付意愿的一个因素。在城市,性别显著地影响居民的支付意愿。在农村,年龄和文化程度显著地影响居民的支付意愿。研究表明了城乡居民环境保护支付意愿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实证检验民主参与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探究社会公平感知的调节作用,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民主参与能显著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这一结论也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社会公平感知在民主参与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 社会非常不公平感知削弱民主参与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积极作用;仅当社会公平感知大于1.509时,才能有效增强民主参与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作用。相较于农村男性居民,农村女性居民民主参与更能显著提升其幸福感;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民主参与对其幸福感提升的影响略高于中西部地区。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地区民主参与对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性,尊重农村居民的主体地位与参与诉求;优化农村地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重视农村女性居民在民主参与中的作用,提高女性民主参与的能力与水平;推动东中西部地区间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交流,加强中西部农村民主参与平台创新建设,拓宽西部地区民主参与渠道,切实有效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渐进式经济改革给居民带来了一定的系统风险、个人风险,增强了不确定性,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发生了较大变化。现基于不确定性预期的视角考察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以持久性收入的储蓄动机、暂时性收入的储蓄动机为指标进行不确定性预期强度分析,并从收入结构与支出构成分析收入不确定性、支出不确定性如何作用于农村居民不确定性预期强化趋势。同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在不确定预期强化下更好地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5.
依据粤北生态发展区城乡居民样本,对区域旅游业发展居民满意度的城乡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旅游业发展满意度水平、成因及后果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居民旅游业发展满意度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居民,期望差异程度可以较好地解释农村居民满意度总水平但却与城镇居民满意度总水平无显著关联。城乡居民都倾向于支持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但在不同对象上的支持度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江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江西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特征,并对当前江西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普洱市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查找出影响普洱市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提出发展普洱市农村居民消费的几点意见,这对研究普洱市农村居民消费问题,对加快推进普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普洱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选取了与河南农村居民潜在国内出游力相关的8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并得出3个公因子,然后利用居民潜在出游力回归模型,对河南省农村居民潜在出游力进行排序与分类,得出以下结论:①河南省农村居民出游力呈现"从中心向四周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郑州农村居民国内出游的潜力较大.②影响河南农村居民出游力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为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符合前人的研究规律.  相似文献   

9.
农村居民资产选择与农村经济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从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考察了1979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资产选择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居民资产选择行为过程中选择路径的变化,并进一步探究了形成当前农村居民资产选择格局的原因以及对农村经济成长的影响,最后初步提出了优化农村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文章基于2021年LTLCS调查数据,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农村居民数字能力测度指标体系,对广西农村居民数字能力进行测度分析。结果发现:广西农村居民数字能力水平处于较差和一般这两个等级之间,年龄越大的农村居民其数字能力水平越低,45岁以上农村居民的数字能力仅为45岁以下的六成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数字能力水平越高,学历达到初中以上的可使农村居民数字能力水平提升约52%;农村居民数字能力水平也呈现地区差异,农村居民数字能力水平最高地区比最低地区高出约40%。为此,文章提出要通过推进数字经济下沉与提高居民数字能力相结合来促进乡村振兴,并提出了相关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如何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总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研究的焦点。山西省作为我国的煤炭资源大省,其农业人口占相当比重,研究山西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变动,分析深层次的问题,对促进山西农村居民消费提出建议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乡域城镇化是通过发展乡村经济的途径,将现有乡镇内的经济发达的空间聚落建设成为城镇,并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农村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的非农人口的城镇化模式。此模式具有现实根据,对中国社会现代化具有特殊价值。乡域城镇化的成功取决于合理而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建设持续发展且能给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安居乐业的新型城镇。只要通过人力值域约束路径将农村农业人口转移成乡域城镇的非农人口、通过乡域城镇立体层序建设路径建设持续发展且能给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安居乐业的新型城镇,就能有效地实现乡域城镇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的这种养老模式的功能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构建完善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从而妥善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的职业培训需求是影响农村职业教育供给的主要因素,也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动因素。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H镇农村居民技能需求情况为个案开展调研,分析该镇职业培训的开展现状及农户技能需求特征,结合该镇农村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以提升农村职业教育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估计,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和弹性三个角度对河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城镇居民已经开始追求发展型和享受型的消费层次,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虽然农村居民也开始追求发展型消费资料,但在相对较低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条件下,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优化进度缓慢,河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差异不断加大。降低河南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关键是在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基础上优化其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6.
柳州市是一个工业城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5.32%,但农村居民的科学素养的状况却存在一些问题。了解分析柳州市农村居民科学素养,有助于寻求积极有效地措施,提高柳州市农村居民的科学素养,为建设农村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应采用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实物和服务消费结构层次等多个指标综合衡量。根据这些指标的数据判断,贵州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仍然严重滞后于全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低于西部地区多数省(区、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导致贵州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滞后的主要原因有:农村居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占比较高、消费观念保守和不尽合理、购物和消费环境较差、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等。提升贵州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需要从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快振兴农村经济、巩固精准脱贫成效、转变居民消费观念、改善购物和消费环境、提高农村社保水平等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18.
统筹城乡发展不仅是要统筹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要统筹实现城乡居民的公正发展.城乡居民的公正发展就是要实现城乡居民发展的权利公平、发展的机会公平、发展的规则公平、发展的成果分配公平等.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农业粮食供求总量趋紧的现状,通过Matlab等软件进行编程分析,建立农业发展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三年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量.利用层次分析、灰色预测等方法,探究出了影响我国粮食产量亟待解决的四个问题:(1)仍有2亿人口的粮食不能自给;(2)缺水,地少;(3)农村贫困人口生活问题;(4)农转非,城市化建设.给出了此四大因素的影响次序为(2)(1)(3)(4).并根据模型分析了我国农业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历史时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必须自觉摆正经济建设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关系。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应该把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结合起来,统筹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的关系,统筹人口结构与经济社会结构的关系,统筹人口内部结构的均衡关系,统筹人口运动中的代际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