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58年.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在刚开播的北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播出。由此,电视剧与中国电视几乎一同诞生,中国老百姓普遍接触电视也是这时开始的,并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特别青睐,现已成为中国老百姓的文化“主餐”。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是电视剧数量的第一大国,但是电视剧的播出情况以及质量都不容乐观。本文依据2001年到2010年同时获飞天奖和金鹰奖的电视连续剧共64部作为分析样本,从电视剧题材和电视剧叙事方面破解国产电视剧"叫好也叫座"的密码。  相似文献   

3.
祝政 《视听纵横》2004,(6):88-89
绍兴丰富多彩的戏曲艺术,培养了大量的忠实的戏曲观众。可以说,在绍兴摄制戏曲电视剧具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因此,我们从1993年拍摄第一部4集越剧电视剧《陆文龙》到最近刚摄制完成的2集新昌调腔电视剧《闹九江》的11年中,运用电视手段,发挥电视特色,将传统戏曲和现代电视手段结合起来,创作生产了11部70集  相似文献   

4.
自1956年第一部电视剧播放至今,中国电视剧己走过了二十八年的历程。为了把电视剧的发展过程作为一门历史科学对待,为了把电视剧的艺术实践和理论问题置于历史的背景上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今后科学地、深入地进行电视剧理论研究打下基础,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北京电视剧艺术委员会、北京电视剧艺术家协会于1987年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电视剧发展史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视理论工作者,来自第一线的电视剧导演和编剧,以及有关高等院校的教师共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着电视剧发展史的分期,电视剧的观念和特征,电视剧的美学特征等议题进行了严肃认真,紧张活跃的讨论。与会同志一致感到:这是一次史论结合的、联系实际的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5.
从1958年我国播出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算起,中国电视剧已经走过了40余年的历程,在电视剧事业蓬勃发展、电视剧种类名目日益繁多的今天,电视剧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
从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开始,中国电视剧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而在最近20年里,浙江电视剧以其不俗的成绩崭露头角,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反映当代城市生活的都市生活剧。 所谓都市生活剧,顾名思义就是反映时代背景下平民生活,试图以朴素通俗的人生故事传达平民大众的理想和愿望的电视  相似文献   

7.
在1997年6月27日召开的电视剧《蝴蝶兰》研讨会上,广院电视学院院长任金州同志做开场白时介绍了该剧播出时的社会反响,上海播出时收视率高达36%,居各类节目之首,丁关根同志在一次会上讲到提高节目质量时曾经以该剧为例,充分肯定了该剧。在研讨会上专家们集中的话题是这部剧的创新意义。根据专家发言该剧的创新首先表现在创作模式上。编剧程著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导演刘书亮是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副教授。大陆创作的言情电视剧在中国已经风行了六七年,但是主要由学者创作的这类电视剧《蝴蝶兰》还是第一部。田…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的市场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陆电视剧市场的形成,是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电视行业迈出了向市场化进发的第一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今天电视行业已经进入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电视剧是众多电视节目类型中最早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在目前我国的电视行业中,电视剧市场的产业化程度也是最高的。从策划,投资到拍摄,制作再到宣传,发行,回收成本,电视剧市场实现了自身系统化的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9.
引进剧在中国电视剧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志华 《今传媒》2011,(4):80-81
从1958年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一口菜饼子》的诞生,到70年代末改革开放电视剧的百花齐放,再到今天经济市场中国产电视剧的繁荣兴盛,中国电视剧经历了从初级探索、学习到繁荣兴盛的过程。引进剧正是在这种过程中的初级阶段80年代引入中国的,引进剧的引入,引进了新的视角和崭新的思维方式,培育了中国观众、孕育了中国电视剧人才的成长,引进剧的引入,起到了真正的电视剧百花齐放,为中国电视剧制作提供了一条探索、学习之路,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有价值意义的参考和铺垫。  相似文献   

10.
任颖莹 《青年记者》2016,(14):71-72
我国的电影、电视事业起步相比西方国家来说是晚的.尤其是电视的发展,1958年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播出,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整整比电影晚了50多年.上世纪80年代,中短篇电视剧在我国产生巨大影响,当时,电视剧仅仅是作为电影的替代品和补充品而存在,随着电视剧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影视业也遇到了西方影视业发展中的老问题:电影与电视之间是竞争还是合作?本文就警匪剧与警匪片如何相互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董方 《青年记者》2012,(2):69-70
电视媒体是大众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电视剧是受众在接触电视媒体中最喜爱的内容形式之一.现在一般所讲的市场营销的概念即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宣传(promotion).那么电视剧的营销类别有哪些呢? 从1958年6月15日播出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开始,国产电视剧已经走过了50余年的发展历程,从开始的电视台单纯为了播出而拍摄,从保本到自负盈亏地主动营销,国产电视剧走过了跌跌撞撞的50余年.  相似文献   

12.
(一)   电视艺术目前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不容你承认不承认.中国的情况是:2000年规划了1271部22231集电视剧,而广播影视总局的权威统计是:实际完成的国产电视剧是455部7535集,只完成了规划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国生产的电视艺术节目除电视剧之外还有多少呢?综艺晚会、小品、相声、歌舞晚会加起来年产量当在10万小时左右.由此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电视艺术的生产大国.……  相似文献   

13.
献礼剧通常是指专门为庆祝重要纪念日而制作播出的主旋律电视剧。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制作,并于2012年9月3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播出的30集电视连续剧《长白山下我的家》,就是为庆祝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历时四年拍摄完成的一部朝鲜族题材献礼剧,其形态特色可以  相似文献   

14.
电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与各门学科都有关系,特别是与出版物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 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现为中央电视台)建立于1958年5月1日。当年6月15日该台开始播出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这是中国电视剧的开端。 《一口菜饼子》是根据《新观察》杂志发表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内容是配合当时的忆苦思甜与节约粮食的精神改编。故事叙述妹妹用一块枣丝糕逗狗玩,被姐姐制止,因而回忆起他们一家逃荒时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声屏世界》2007,(9):65-65
日前,中国知道产权人起诉日本电视台侵权播放中国电视剧一案启动赔偿诉讼程序,这是中国对日发起知道产权诉讼的第一起案件。此前的法庭调查中日方提交的证据显示,从2003年至2006年,在日本电视台播放的涉嫌无授权中国电视剧多达500部,总数达到近9000集。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2013,(5):17-18
电视剧制造是中国电视完全市场化的领域,被公认为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改革的范例。近年来,国内电视剧年均产量达468部1.45万集,有人乐观宣称中国已是“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仿佛在林林总总的全球化大生产运动中,中国电视剧制造又赢得了一枚金牌,同时也被当作“中国制造”在文化领域拓展的样本及荣耀。但是,如果仔细掂量和审视一番,就会发现这枚金牌的成色明显不足,分量也很轻。  相似文献   

17.
精深 精湛 精良--评析中国电视剧的八次轰动效应(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审视,从近20年创作播出的数百部电视剧中,选取8部在各时期引起轰动效应的精品进行评析,从而管窥中国电视剧的成功之路和成功经验,意在揭示电视剧精品战略工程是服务于观众,抵制外来文化冲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对于传统电视媒体而言,品牌节目包括品牌栏目、品牌活动、品牌电视剧。一个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一部电视剧《甄嬛传》,一部专题片《舌尖上的中国》,基本可以概括2012年的中国电视荧屏。一、品牌影响力的内涵品牌影响力是指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当前,传媒受众的品牌消费习惯正在形成,发行和广告资源形成向强势品牌媒体集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电视剧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剧市场。一则,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观众群体,一部电视剧的观众动辄几亿。二则,电视剧的播出量世界第一,没有哪个国家的绝大部分电视频道把黄金时段都交给了电视剧。三则,中国的电视剧生产量稳居全球第一,每年有2万集左右的电视剧生产。2013年,国内电视剧市场沿袭近几年的繁荣势头,创作量和投资额都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20.
文化动态     
梅婷受虐 演员梅婷最近出演中国第一部家庭暴力片,在其中扮演一个被家庭暴力受虐的女人。 马润生当选十佳之首 第四届中国十佳电视制片人评选今天揭晓。曾担任为庆祝香港回归而拍摄的长篇电视剧《香港的故事》制片人马润生名列榜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