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体育对促进湘西旅游业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培森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2):131-132,135
湘西少数民族体育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是重要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民族体育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丰富旅游产品,可以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在开发利用中必须遵循保护性、参与性、文化性等原则.提出了发展湘西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永 《体育科技》2013,34(2):1-4
布迪厄提出的"文化资本"以身体化形态、客观形态和制度形态三种基本形式存在。广西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创造出璀璨的民族体育文化。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当前广西民族体育文化资本出现不少的问题。通过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化、民族体育节庆经济化、民族体育器具商业化、民族体育文化品牌化等途径进行文化资本的转化与再生产,可以帮助实现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娜  王献升 《灌篮》2021,(2):90-90
高职民族体育教学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民族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促进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与进步。而在当前的高职民族体育教学中,教师还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素养的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因此本文从新课改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使用合适的教学法发来进行告知民族体育的教学,充分利用体育教育的特点,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游戏在体育课程中占据了很大的部分。在体育游戏中的课程安排,不仅有现代的游戏,也有很多民族传统体育的游戏,如踢毽子就是很好的一项。学生通过学习踢毽子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还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推崇喜闻乐见的民族体育游戏,今天的独生子女也能够喜欢和接受民族体育游戏,这不愧为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对孩子的身心理的成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非常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丝绸之路与民族体育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丝绸之路民族体育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当代丝绸之路民族体育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可以分为竞技类、娱乐类、生活类。当代丝绸之路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产业依托和加强交流。  相似文献   

6.
张娟  余松林 《精武》2013,(23):46-47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贵州省民族体育项目在中学的开展现状,对民族体育.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民族体育融入中学阳光体育运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体质水平,而且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丰富阳光体育实施内容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体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民族体育对于学生的机能和素质指标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在个别指标上有明显的优势作用。由此可见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出发,将民族体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在对民族体育进行保护和传承同时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族体育资源很丰富,在民间尚有众多体育活动广泛地流行于人们的生活中,是娱乐、健身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高校体育活动的重要补充,不仅能够激发学生锻炼热情,还可以掌握知识与方法,培养终身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9.
北庭西大寺壁画历史悠久,在已发现的部分内容中可以看到古代体育项目以及民族体育的雏形和民族体育文化的元素。壁画展现出的一些体育项目在各少数民族当中广泛传承并得到进一步发展。文章研究整理壁画中民族体育的相关信息,结合新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区域特点,分析探讨新疆民族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变迁因素,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扬。  相似文献   

10.
民族体育比较研究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民族体育比较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认为,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自觉、民族体育的飞速发展和区域民族体育研究理论的丰硕成果是问题提出的背景;比较研究的意义是促进民族体育的发展、助推民族体育文化的基础性研究和丰富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比较时要坚持整体观、社会民族观、文化性和可比性的原则;而以地域、民族和体育项目三个综合角度作为分类的标准,是进行民族体育比较研究的具体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先进民族体育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先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内涵及特征。认为构建先进民族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先进民族体育文化的构建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大力发展民族体育教育事业,积极推动民族体育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辉煌成就取得的基本经验是尊重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权利,坚持少数民族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切实制定适合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当前少数民族体育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应科学把握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走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民族体育发展道路,不断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体育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少数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自全国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来,全国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少数民族体育的竞赛也趋于制度化,这是令人欣慰的。但是,我们至今仍强烈地感到,随着民族体育活动的兴起与开展以及民族体育许多新项目的发掘与完善,民族体育理论的研究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民族体育理论研究的落后,必然导致民族体育的发展处于一种狭隘的,自我封闭的地域意识笼  相似文献   

14.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大量的文献调查、景区调查的基础上,对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现状进行细致的剖析和重新认识,并立足于少数民族体育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主体潮流之一;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展是构筑地区旅游特色的关键;广西少数民族体育特色浓郁,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体育旅游极富发展潜力等这些基本点,提出了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发展的一些设想和方案,为广西民族体育旅游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研究对象:巴蜀民族体育旅游。研究方法:文献资料调研,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与分析1.民族体育旅游的涵义及其特点(1)民族体育旅游概念的界定:民族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民族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为旅游者在旅行游玩过程中提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15个特有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少数民族体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系统、全面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库,这已成为少数民族体育研究和教学的"瓶颈".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体育资源的形式、少数民族体育资源的内容、构建云南省15个特有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库的意义、构建云南省15个特有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库的思路和步骤、构建云南省15个特有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库的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为构建云南省15个特有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库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7.
覃明路 《体育科技》2004,25(3):87-89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 ,2 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体育教育正在向健康教育转轨。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身心的全面健康与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从而实施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民族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璀璨的瑰宝 ,具有光辉而悠久的历史。因而高校民族体育教学应如何充分利用高校有利的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 ,更好地培养民族体育的专门人才 ,将我国这块文化瑰宝发扬光大 ,是高校必然要考虑的问题。本文试图在高校建立教学、训练、竞赛的网络系统 ,以促进高校民族体育向高层次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西少数民族竞技体育在高校体育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燏  宁业梅 《体育科技》2010,31(1):130-132,136
广西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竞技体育,将其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可以加快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扬民族体育文化。从宣传、师资队伍和教材的编制等方面提出少数民族竞技体育在高校应用与推广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民族体育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其文化力的大小关键要看民族体育自身的文化势能。文化势能是民族体育文化力的基础,是民族体育文化生存和发展的能源所在。文化势能包括文化生命力、文化的历史积淀、文化共同体等成分。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亚洲的民族体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了亚洲民族体育运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揭示了民族体育文化对于发展世界体育的重要意义。文章指出,亚洲有灿烂的传统文化,创造了东方文明,民族体育是个极为鲜明的象征。亚洲的民族体育是亚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着重分析了亚洲民族体育与文化的关系:亚洲民族体育与亚洲文化的关系是个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研究亚洲民族体育,必须以亚洲文化为参照系统。文中提及亚洲民族体育项目如中国的气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