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检测尼古丁及其受体阻断剂——氯化琥珀胆碱对人胚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发崛吸烟与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直接关系及氯化琥珀胆碱的潜在效能,以有效预防吸烟所致的皮肤松弛。分别采用尼古丁和氯化琥珀胆碱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以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表明,高浓度(10-5~10-1mol/L)尼古丁抑制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而低浓度(10-8~10-6mol/L)尼古丁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氯化琥珀胆碱可降低尼古丁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且10-4mol/L的氯化琥珀胆碱明显缓解尼古丁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在分析尼古丁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的基础上,发现氯化琥珀胆碱可抑制尼古丁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特定浓度的氯化琥珀胆碱具有皮肤细胞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2.
严重肝功损害病人由于肝脏合成血浆假性胆碱酯酶减少从而限制琥珀胆碱的应用。作者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期间,曾选择非去极化肌松药维库溴铵和阿屈可林应用于24例严重肝功损害病人,对首量静脉注射后至气管插管时间、临床作用时间以及追加间隔时间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旋毛虫病时肌酸激酶(CK)、醛缩酶(AL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与虫体密度的关系,为旋毛虫病血清酶的检测分析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将实验用兔随机分成三组:轻度感染组、重度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CK、AI,D、ALT、AST和LDH活性,处死后用人工消化法进行肌幼虫计数。。结果:兔旋毛虫病时五种血清酶(CK、ALD、ALT、AST和LDH)均升高,五种血清酶与宿主腓肠肌虫体密度有相关性。结论:CK、AI.D、ALT、AST及LDH与宿主腓肠肌虫体密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感染旋毛虫兔五种血清酶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旋毛虫感染兔,研究旋毛虫病时肌酸激酶(CK)、醛缩酶(AL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五种血清酶的变化,为旋毛虫病血清酶的检测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将31只实验用兔随机分成三组:轻度感染组11只,每只用灌胃法感染旋毛虫肌幼虫5×103条;重度感染组10只,每只喂入10×103条幼虫;对照组10只。感染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CK、ALD、ALT、AST和LDH活性。结果:兔旋毛虫病时五种血清酶(CK、ALD、ALT、AST和LDH)均升高,但以CK的升高程度最高,五种酶均于第3周达高峰,随后逐渐降低。在峰值时,兔血清CK的阳性率(100%)最高,其他阳性率分别ALD81%、ALT66.7%、AST61.9%和LDH52.4%。结论:兔旋毛虫病时,CK、ALD、ALT、AST和LDH五种血清酶尤其是CK的检测对于该病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水球运动员运动量、运动强度与机能指标之间的变化规律及营养干预的作用.方法:通过测试广东省男子水球运动员训练期间肌酸激酶、血清睾酮、血尿素和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观察它们的变化情况以及与营养干预的作用.结果:大运动量和大强度运动都可以导致Hb、T的降低;大运动量训练可以造成BU的升高;大强度训练可以造成CK的升高;营养补充对这些变化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在训练过程中要结合Hb、CK、BUN、T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合理补充营养品,有效地促进运动员疲劳清除,使其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和体能.  相似文献   

6.
<正> 肌酸激酶(CK)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细胞浆和线粒体的酶,能催化肌酸和磷酸肌酸的互变,参与能量代谢中 ATP 的贮存和释放。心肌疾病时,由于心肌细胞坏死或心肌细胞通透性增高,细胞内 CK 可释放到血浆中,使血清 CK 增高。因此,临床上 CK 测定常用于诊断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7.
旋毛虫病 (trichinosis)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血清酶的实验室检查对旋毛虫病有很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特别是肌酸激酶 (CK) ,醛缩酶 (ALD) ,谷丙转氨酶 (ALT) ,谷草转氨酶 (AST) ,乳酸脱氢酶 (LDH)等五种血清酶的辅助诊断价值较大 ,其它血清酶则相对价值较小。在旋毛虫病血清酶的研究 ,最早期报道是关于转氨酶和ALD[1,2 ] ,后来报道CK、肌激酶 (MK)、LDH等有明显变化[3~ 7] 。本文对旋毛虫病血清酶检测作一综述。1 旋毛虫病血清酶学项目的研究概况1.1 肌酸激酶 (creatinekinase ,CK) 目前CK及其同工酶是…  相似文献   

8.
<正> 当心肌组织细胞缺血发生不可逆损伤时,细胞内各种组份可释放入血,在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液中心肌特异的磷酸肌酸激酶(CK—MB)显著升高。本文通过系列测定AMI 患者胸痛发作后3天血液中 CK—MB 的水平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心率(HR)、肺活量(vc)为生理生化指标,对篮球运动员在篮球比赛前后所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做测定,结果发现:血清CK酶活性均有所升高;LDH酶活性随着比赛的进行呈现增加趋势,且赛后即刻达到最高值;心率在比赛结束后即刻,也出现了最大化现象;肺活量反而最低。表明所选定生理生化指标可以对比赛过程中的运动量、强度以及赛后的恢复等情况做出科学的评定,而且生理生化指标联合运用使运动训练或比赛的监控更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大鼠感染卡氏肺孢子虫后血清中10种酶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等免疫损害宿主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研究大鼠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后血清中酶学指标的变化,并观察大鼠肺脏、肝脏的病理变化及肺泡内的PC,探索PCP的发病机制.方法:用清洁级雌性wister大鼠50只,体重220~260g.随机分正常对照组(N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组(PCP组)、复方新诺明治疗组(SMZ组).PCP组、SMZ组饮含0.5g/L盐酸四环素的冷开水抗细菌感染,N组饮冷开水.PCP组、SMZ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地塞米松,每次25mg/kg体重,N组皮下注射相同体积的注射用水.从第3周开始,对SMZ组进行复方新诺明灌胃治疗,用量为250mg/kg.d,5d为一疗程,以后每隔2周灌胃一个疗程.第12周剖杀,心脏采血,测定血清中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胆汁酸(TBA)、胆碱脂酶(ChE)、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羟丁酸脱氢酶(HBDH)、淀粉酶(AMY)、α-L-岩藻糖苷酶(AFU)、5'核苷酸酶(5'NT)、腺苷脱氨酶(ADA).结果:PCP组TBA比N组显著降低(P<0.05),CK、CKMB、HBDH、AMY、ADA比N组极显著降低(P<0.01),而AFU比N组显著升高(P<0.01);SMZ组TBA、CHE、CKMB、ADA比N组显著降低(P<0.05),CK、AMY比N组极显著降低(P<0.01),而ALA比N组极显著升高(P<0.01);CKMB、HBDH在PCP组与SMZ间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酶学变化反映了大鼠在感染卡氏肺孢子虫后,机体肺组织发生炎症变引起血清酶(TBA、ChE、CK、CKMB、HBDH、AMY、AFU、ADA)含量显著变化,而血清酶γGT、5'NT与正常对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肌酸激酶(CK)的影响和临床意义。选择32例确诊为SIRS的患者,随机分配为CRRT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CRRT组持续治疗1d、2d、3d和CRRT停止后分别取血监测肌酸激酶、血常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和评估APACHEⅡ评分的变化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和C RRT组内治疗期间肌酸激酶水平明显下降,而且CRRT组比对照组降低得更加显著,差异有显著性(P0.05)。APACHEⅡ评分在治疗期间呈下降趋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证明了SIRS患者行C RRT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这可能与C RRT治疗能够迅速降低肌酸激酶水平有关,改善了SIR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0岁,因贲门癌,在静及复合全麻下行食管、胃吻合术。 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200mg入室后麻醉诱导,静注芬太尼0.1mg,氟呱啶5mg,紧闭面罩吸氧5分钟,静推2.5%硫喷妥钠10ml,琥珀胆碱100mg,待肌颤结束后置入喉镜,显露声门,见舌根与会厌交界处有一3×4×4c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触之质软有波动感,上提喉镜,声门不能显示,再用力后见有白色粘稠液体流出,但声门仍不能显露,用8.5号气管导管盲插不能成功,放弃经口明视插管,立即面罩吸氧,待病人自主呼吸恢复,呼之能应后先鼻腔滴入1%丁卡因和1%麻黄素,改用8  相似文献   

13.
已经有人报道,具有应激综合征遗传倾向的猪,其血浆肌酸激酶的活性较高。但由于测定结果的变异和交叉,在临床健康猪和应激敏感猪之间,血浆肌酸激酶的活性缺乏一致的差异,因而血浆肌酸激酶活性较高不能作为鉴定应激敏感猪的可依赖的指标。由于摄入缺乏维生素E和硒的日粮引起的细胞膜的损害以及遗传性肌营养不良,其血浆丙酮酸激酶活性的变化比肌酸激酶更为明显。据此有人研究发现,测定血浆丙酮酸激酶活性的变化鉴别临床健康猪和应激敏感猪似乎比肌酸激酶活性更为敏感。本试验的目的就是要确定用血浆丙酮酸激酶活性的变化来鉴别临床健康猪和应激敏感猪是否确比肌酸激酶好,以及能否将丙酮酸激酶的  相似文献   

14.
一节语文公开课,课题是《琥珀》。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有的学生说,琥珀是因天气太热,松树的松脂滴落下来将蜘蛛和苍蝇包裹形成的;有的学生说,没有海水将松脂淹没经过亿万年的变化,琥珀也形成不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预处理(IP)延迟性保护作用终末阶段(IP后48h至72h)的机制,以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是否中介了此过程。方法:采用在体家兔冠状动脉阻断的缺血/复灌损伤模型,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含量及各项心室力学指标。结果:与单纯缺血/复灌组相比,IP后72h,明显降低心脏缺血/复灌后的梗死面积和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含量,促进左室收缩压(LVSP)、最大左室收缩速率(+dP/dtmax)和最大左室舒张速率(-dP/dtmax)的恢复。使用iNOS的特异性抑制剂S-methylisothiourea sulfate(SMT)不能阻断IP后72h心肌保护作用。而nNOS的特异性抑制剂N-propyl-L-arginine(NPA)、NOS的非特异性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阻断了IP后72h心肌保护作用。结论:IP后72h心肌保护作用依然存在,nNOS介导了心肌缺血预处理延迟性保护作用终末阶段,而与iNOS无关。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中医药大学武术队参加"全国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运动会"的12名运动员作为测试对象,从生化角度对训练期间的某些生物学指标进行了监测,旨在探寻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反应敏感的指标,并对大负荷训练后机能状态水平进行评价、监控.结果发现:1、血红蛋白与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有一定的关系;2、血尿素氮在大运动量扣大强度训练期问明显升高,且与准备期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血清肌酸激酶在大负荷训练期间,随着训练强度的加大,机体CK活性增加,后期CK活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7.
以苍术幼苗为材料,检测0.6%、0.9%NaCl胁迫0 h、12 h、24 h、48 h后根部丙二醛含量等8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来解析苍术的耐盐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盐胁迫下,丙二醛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均呈上升趋势,且与CK组相比变化显著(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且与CK组相比变化极显著(P<0.01);SOD、POD活性都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POD活性相比CK组变化显著(P<0.05);两个胁迫组CAT活性变化不同,0.6%胁迫组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0.9%胁迫组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补充月季花色素对运动性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G)、运动组(EG0h、EG48h)、运动十补药组(ER0h、ER48h),每组8只.EG、ER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运动4周,ER组每天给予月季花色素1ml/100g体重灌胃.训练结束后按组别取材,测定血清CK、LDH的活性,肌组织中MDA、SOD的活性.结果:1)EG组运动后血清CK、LDH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运动后48h仍高于CG组(P<0.05);ER组运动后48h血清CK、LDH活性均明显低于EG组(P<0.05).2)EG组运动后肌组织中MDA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SOD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ER组运动后即刻、48h肌组织中MDA的含量明显低于EG组(P<0.05),SOD活性均高于EG即刻、48h组(P<0.05).结论:补充月季花色素可明显抑制运动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清肌肉酶的活性,提示月季花色素对运动性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12例喉、声带息肉病人手术的麻醉处理。其中喉息肉3例。有8例采用氟芬合剂、依托咪酯和琥珀胆碱快速诱导插入气道一细导管且术中控制呼吸,效果满意。有4例采用了其它麻醉方法。文中对此类型术的麻醉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刘俊威  易增兴 《宜春学院学报》2003,25(4):104-104,111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胆碱酯酶活性变化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临床症状轻重分为轻、中、重度3组,入院后即测血胆碱酯酶,将血胆碱酯酶值划分为正常、轻度下降、中度下降、重度下降4组,并进行比较。结果:血胆碱酯酶活性变化与临床症状轻重关系不完全相符。结论:血胆碱酯酶活性变化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的诊断和病情的估计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部分患者的血胆碱酯酶活性变化在诊断和病情估计时只能用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