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做“差生”工作——班主任工作艺术之一四川省汶川县威州中学吴开秀一、何谓“差生”任何一个班都免不了有“差生”。所谓“差生”主要是指学习差和品德差的学生。严重者则是这两者兼而有之的“双差生”。只要我们稍稍留意,就会发现“双差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双差...  相似文献   

2.
每个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所谓的“差生”。“差生”包括知识方面的“差生”和品德方面的“差生”。究其产生原因,不外乎学生自身素质缺陷及教育关注的偏差两个原因。如何使这些学生尽快摘掉“差生”这顶帽子,与同学们共同进步、健康成长,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科学地“转差”。一、善于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其上进心和自信心人各方面智能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或欠缺的方面。所以学生某一方面差并不能说明他各方面都差,他一定有自己的长处。教师就要挖掘…  相似文献   

3.
进入高中后,学生之间的差异日益明显,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逐渐落伍而成为“差生”。如何把“差生”的成绩尽快提高上来,这是每个高中化学教师的重要工作。那么,如何结合教学“转差”呢?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中“数学差生”的形成因素有内、外之分,内部因素有:生理、人格、学习迁移、动机、学习策略等,外部因素有:校长教育观、教师教学观、学校机制、教材等.徐向洋“择差教育”的成功给高师数学教育很多启示:要正确认识数学差生和转差工作、转差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转差工作要采取正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防差”“转差”笔谈初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已引起了教师的普遍重视,不少教师在如何防止大量差生出现和如何做差生转化工作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在这里,就“防差”“转差”这一问题,将部分教师的来稿汇集在一起,编成此文。在学习初中教学期间,出现大量差生的原...  相似文献   

6.
每个老师对差生这个词并不陌生,甚至对转化差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当班主任这几年中,我用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收到了明显的“转差”效果。我的做法是:了解差生的心理特征,做到心中有数。挖掘和调动差生的积极因素,增强自信心。用浓浓的情感化差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家长工作,争取教育合力。转化差生要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有感触地承认:“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差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没有哪一位老师不这样认为。”转化“差生”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去转化他们,引导其迷途知返,由“差”转优,是教师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永久的课题和难题。  相似文献   

8.
防差、转差“十要”一、师爱──是转差的前提。教师要把真诚的爱给予差生,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理解、宽容他们。对他们要热情关怀、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二、调查──是转差的基础。通过调查,摸清形成差生的真正原因,特别要摸清他们数学知识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唯“绩”是举的应试教育中,差生无疑是被丢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尽管“辅优转差”的号召教育主管部门一再倡导,但在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眼中“辅优”和“转差”是不能同等对待的。“辅优”能创佳绩是教学工作的重点,而“转差”与之相比则显得无足轻重。  相似文献   

10.
巧转后进生     
李亨 《学周刊C版》2010,(10):29-29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疼的是转化后进生。所谓“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差的“双差生”或只有一方面差的“单差生”。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转化差生的工作技巧是学校教育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技巧性的一些转差措施或行为.有可能成为差生进步的转折点。我认为转差应做到“六到位”。  相似文献   

12.
转学契机     
每到开学时,班里不时会有个别学生转学。遇到这种情况,很多班主任都表现得比较淡漠:转就转吧,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个学生对一个班来说,有他不多,无他不少。如果转走的是一个“好学生”,班主任可能会表露出几丝惋惜;如果转走的是一个“差生”,可能班主任还会流露出几分求之不得的“喜悦”——这下麻烦事儿少了,包袱轻了!  相似文献   

13.
曾庆东 《中学理科》2006,(10):96-96
当前普及九年教育过程中,学习差、纪律差的“双差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是普遍的事实,转化差生的任务相当艰巨。现就部分班主任的一些习惯性的做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把转化差生的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4.
“差生”这顶帽子,宛如一盆冷水,浇得多少期望上进的孩子心灰意冷;“差生”这顶帽子,就是精神桎梏,束缚了多少天真、活泼的孩子,使其变得消沉、孤独、无望、麻木……难道“差生”真差吗?否!中小学从来就没有哪一方面都不行的“差生”,只有你这方面行,他那方面行,随时可以开发、随时可以奋起的“潜能生”。那么,“差生”从何而来呢?“差生”是机械的教育评价的牺牲品。传统的教育评价,过分地强调甄别和选拔,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为核心,学生成绩一个方面差了,就以偏概全地界定为“差生”。轻率地将其一个方面不成功,说…  相似文献   

15.
学生优、差比例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班级的状况。这是所有课任老师 ,特别是班主任非常关心的问题。如何才能缩短优生与差生之间的距离呢 ?“分层施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现主要从“分层施教”的形成、“分层施教”的实施、“分层施教”中的课堂教学、“分层施教”后的反思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一、苏霍姆林斯基转差理论的基本点1、广阔的“智力背景”是差生转变的基础要做好转差工作 ,须先弄清差生“差”的原因和差距所在 ,而后方可“对症”下药。传统的观念认为差生的差距主要是知识量方面 ,因而在转差做法上也就是大量的补知识 ,力图缺什么就补上什么。这样 ,补课、做练习等补充知识的方式成了传统转差工作的绝招。苏霍姆林斯基却指出 ,教材范围内的知识量的差距只是表面现象 ,差等生和优等生的真正差距是“智力背景”知识面的差距。这是因为如果学生“学习背景的智力生活十分贫乏 ,狭窄 ,那么 ,即使是微不足道、极小的知识量也…  相似文献   

17.
差生,是教师最伤脑筋、最感头疼的教育对象。所谓差生.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思想表现较好、学习成绩较差或学习基础较好、思想表现较差的“单差生”;第二类是思想表现和学习成绩都差的“双差生”。他们的共同点是:或是缺乏动力,或是好玩多动,或是意志薄弱等。对差生的教育,一般的新教师或新班主任大概都有望而却步之感。  相似文献   

18.
学生如同幼苗 ,在成长的过程中 ,由于风雨的侵袭 ,有的会斜着长 ,这就需要园丁的扶持。学生的优与差 ,除了先天的因素 ,大都是后天的影响教育所造成。学生的“差”往往表现为 :思想消极、习惯不良、基础知识差、思维不灵活这几个方面。对待这样的学生只能耐心细致地做工作 ,一点一点地改变他们。如果用“刺激”的办法只能使他们更消极、更悲观 ,导致破罐子破摔。把学生划等级 ,有着鼓励和激将的正面作用 ,但也有着使“优生”妄自尊大和“差生”自卑自怨的负面影响。什么叫“差生”?在有些老师的眼中往往成绩差就叫“差生” ,实际上一些“差…  相似文献   

19.
每个“差生”都有自己颇有特色的故事。在接三甲班之前,前任班主任告诉我:“周李芳是个差生,既不写作业,也不背书。而且总不说话,差也差得没  相似文献   

20.
因纪律或智力差引起的成绩差的学生,称为差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一直受到教师的关注,而他们的表现,影响着整个班集体工作的质量。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我们用这句话来衡量新时期的班主任时,深感其丰富和深刻的内涵,班主任责任的重大。对于班主任,怎样转化差生,又是一个艰巨而复杂持久的工作,要完成好这项工作,首先要了解差生形成的原因,再有的放矢地展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