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鹗为元春安排的八字和死期,错漏百出.他是故意制造"荒唐"以掩盖"其中味",他是为了避免文字狱而故意为之.  相似文献   

2.
罗卫贤  赵晶 《现代语文》2007,(10):113-114
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一书奠定了现代修辞学的基础,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力作,他在书中把修辞格分为三十八种,其中就有"仿拟"这种修辞格.陈望道先生说"为了讽刺嘲弄而故意仿拟特种既成形式的,名叫仿拟格".  相似文献   

3.
含蓄是言语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该文试从语言"含蓄"本身的特点出发,探讨其在语言运用上是如何通过对言语信息的故意偏离以及对某些语言运用规则的故意违反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4.
曾在<文摘>上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说,他第一次坐车上高速公路时,心里特别敞亮.心想:这么宽阔平直的大道,一定很顺利,很安全.可是,当走过一段笔直平坦的道路后,前面出现了起伏很大的弯道.他颇感遗憾,说:"要是没有这样的弯道多好."司机冲他一笑:"你不懂,这弯道可是故意设计的."见他茫然,司机接着说:"适当设一些弯道,能使开车的人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避免由于惯性造成视觉上的误差……"  相似文献   

5.
朱同学喜欢在课上发问,以致对教师授课造成很大影响,针对这样"故意"捣乱的学生,该怎么办呢? 改变不良习惯.可以讲述这样一个故事给朱同学听:迈克尔·特里,原是奥地利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喜欢在课堂上捉弄教师与学生,而中学毕业后他就失业了,流落街头.后来在一位牧师的指点下,他翻然悔悟,改掉了在大众场合滔滔不绝、巧舌如簧、故意发问、戏谑别人的毛病,奋发图强,钻研电脑知识,后来成为知名电脑专家.也可以讲述爱迪生等科学家的经历给他听.之所以讲述这样的故事,是为了让朱同学能够从活生生的实例中吸取教训,从而促使朱同学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皮匠,为人最是哄骗不实。他钉了半辈子的皮鞋,却只用一双皮底,道理很简单:凡是为人家钉皮鞋掌儿,他故意不钉牢,顾客刚走出他家大门,鞋掌儿也就脱落了,皮匠便尾随在顾客身后。将鞋掌儿捡回来,下次再给别人钉。久而久之,这双皮底也就成了他的"本钱"了。  相似文献   

7.
那天,我刚走进办公室,身后便传来了一阵抽泣声.我转身一看,只见班里一个叫李玲玲的女生正站在我身边,满脸泪痕.我连忙问她:"李玲玲,你这是怎么了呀?"委屈的李玲玲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向我哭诉起来:"刚才上课时,我没招惹刘成英,他却故意把圆规固定在课桌上,扎了我好几次!" 听到这事儿,我不由得火冒三丈.  相似文献   

8.
上课的时间就要到了,我整理好教学用品,照例提前一两分钟到教室"候课". 我轻松地走进教室,面带微笑巡视一下学生和桌椅.当我把目光落在第一排中间的位置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情况,第二排的李东磊同学正往前搬他的桌子,使桌子之间的空间很小了,也显得很不整齐了.我灵机一动,轻轻地走了过去,故意地咳嗽了两声,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我把身体凑近他的脸,手指着两张桌子中间,故弄玄虚地小声说:"你看,这能塞下王鑫吗?"(王鑫是我班最瘦小的男同学)同学们笑了,他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乖乖地把桌子又搬回了原处.  相似文献   

9.
非法占有目的是取得罪中独立于"故意"的特殊主观构成要件,这种观念是我国刑法理论中的通说.但近年来,一部分学者对该通说提出了质疑,甚至进而否认了刑法的目的犯理论.笔者认为,"非法占有目的"适用范围并不以法律明文规定为限,故应当承认非法定目的犯的存在,且非法占有目的属于开放的构成要件.本文拟通过对刑法中非法占有目的理论的探讨,达到为通说辩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古时候有个秀才,虽才华横溢却又有点目空一切,他的老师发现了这一点,就决定找个机会教训教训他。有一年,秀才参加了科考,自感考得不错,就故意在考试之后问了老师一句:"听说您会测字算命,能否给学生算算前程?"老师问:"但不知所问何事?"秀才回答:"我想请问录取名次。"老师听了,看了看他,  相似文献   

11.
我因刑法理论界对犯罪故意的分类有事前故意和事后故意之说.文中结合案例,以这种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为切入点,进而对事前故意与事后故意两个概念从法理上展开分析,论证了这一学理分类所依据的标准本身存在逻辑错误,从而否定了这种分类的科学性以及事后敌意概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生是我班的"捣蛋王",上课说笑话、故意乱答题,以引起他人的哄笑,喜欢恶作剧,无纪律观念,而且脾气极其暴躁,一不顺心就拳脚飞扬,累及他人.记得我担任他的班主任第一个星期就与他有了冲突,那是因为他故意画花了前面女同学的农服.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的秦可卿形象十分复杂,学界向来争论不休.实际上作者对她的形象塑造大多用"幻",借幻说法,幻实相参.所谓描写"纰漏"问题,乃是作者故意为之,因为他拟意中的小说传本定是带有脂批的.  相似文献   

14.
"豆芽"传记     
你知道何为"大力士"吗?若是不知,本人将通过<"豆芽"传记>为您详细解说,敬请关注. 在本班,最瘦的是豆芽先生,最高的亦是豆芽先生,然而力气最大的还是他.如此一个"又细又长"的豆芽同志,却有着独一无二的奇怪经历,他的力气比地球的引力还大,"大力士"这个词根本就是为他而造的.  相似文献   

15.
[活动理念] 芭芭拉·克罗鲁索(Barbara Coloroso)认为,"受到有意识、故意和好斗的意愿驱使,通过攻击和伤害他人,制造恐慌使他人产生畏惧的行为叫欺凌".校园欺凌现象会因为学生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而不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欺凌主要表现为肢体、语言和心理上伤害他人的直接欺凌.  相似文献   

16.
一、希望是"问题学生"去除"问题"的良药 "问题学生"之所以成为"问题学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情况下是学生在学业失败后,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只看到反馈回来的挫折和失败,使他们感受不到安全、归属、爱和被爱,以及尊重与成功.因而缺乏自信,感到挫折和紧张,所以在各个方面自暴自弃;有时为了寻求注意和地位,故意制造事端,使得学校教师难以管理或是拒绝教师管理.  相似文献   

17.
案例中,教师故意读错"霾"的读音,并以稍作停顿、思索状引发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最后通过查阅工具书求证,得出正确的答案.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属于教学"钝感"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化学教学"糊涂"艺术是指教师在清楚明白的心境下,遵循化学教学艺术的特点,用一种艺术化的方式,故意装"糊涂",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获得问题解决的教学艺术.它有多重价值,其具体策略有:创设悖论,巧装"糊涂";故引"歧途",澄清糊涂;巧妙埋伏,感悟"糊涂";捕捉时机,意外"糊涂",并遵循相应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刘基"民本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基的"民本思想"是他的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的核心.他提出"利民为忠"和"大同"的新概念,以"曲取论"为中心的经济理论为外延,以"民本思想"为中心的民法思想为政治外延,并通过生产实践和一生的亲民行动为表率.他的民本思想离不开个人、环境、家庭、社会的综合影响,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但对现实依然有着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交通肇事是一种常见犯罪,正确理解和适用刑法第133条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因逃逸致人死亡"以交通肇事构成犯罪为前提,是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情节;(二)"因逃逸致人死亡"中的"人"既包括第一次交通肇事中的受害人,也包括肇事后逃逸过程中再次发生交通肇事致死的人;(三)"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故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