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广州市荔湾区体育运动实验学校成立已经两年了。学校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以后办到初三),共有6个教学班200多名学生,开设有田径、足球、乒乓球、技巧、武术五项半训半读的运动队。一、成立体育运动实验学校的原因多年来,广州市培养体育苗子实行的是: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业余体校→市中心体校三级训练网络。一大批有前途的青少年,通过各级教练的辛勤栽培,逐步成长为市、省和国家的优秀运动人才,为地区和国家争得了不少荣誉。可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独生子女增多等原因,人们对参与体育和人才成长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智育第一、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体育训练产生了偏见,怕影响子女  相似文献   

2.
荣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的运动员有: 打破举重世界纪录的广东运动员何灼强、何英强;打破女子10000米竞走世界纪录的辽宁运动员陈跃玲,打破蹼泳世界纪录的辽宁运动员郑世玉,广东运动员邱亚帝、刘惠章、林小妹、黄  相似文献   

3.
陈伟强1958年8月生,广东省东莞县人,从小酷爱体育运动,原是广州市105中初中学生,于1972年参加广州市体育馆业余体校举重班训练。1974年10月份吸收到省举重队。当时16岁,身高1.47米,体重47.5公斤,由于在校的体育锻炼和两年的青少校业余举重训练,打下一定的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基础,初步掌握举重两项标准技术动作。当时抓举67.5公斤,挺举90公斤。入队后经过两周的试探性训练,了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业余体校作为我国课余体育训练的主要形式之一,为我国的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79年至1989年的十年间,业余体校为国家输送了48169名运动员。在第24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夺得5块金牌,这些运动员都是业余体校输送的;在第11届亚运会上,仅就我省有19名(包括由业余体校输送到部队,再入选国家队)健儿参赛,共夺得13块金牌、4块银牌和1块铜牌,而这19名健儿都是由我省各级业余体校输送的。然而,近几年来城市中的业余体校,招生时出现了生源严重缺乏现象。招生困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为数不少的家长认为业余体校的文化教学质量差。体校学生如不能成为运动员,耽误了学业,进而产  相似文献   

5.
受国家体委委托,我院从今年下半年起开办全国优秀教练员专修科,学制为两年。首届学员150名来自各省、市、自治区运动队,国家集训队,八一体工队和重点运动学校的教练员以及荣获“国家体育运动奖章”或“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的优秀运动员。专修科开设基础理论、专项、外国语等二十三门课程。具有初中文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六年四月的一天,袁力走马上任到什刹海业余体校当举重教练。他是个进取心很强的人。十年来,他培养的运动员,在全国和北京市举重比赛中七十五次打破全国及北京市青少年纪录,共获得奖牌一百四十七块,可谓成绩卓著。大约一九八二年初,果东辉由他父亲从黄村带到体校,找到袁教练。袁教练发现十三岁的小果关节柔韧性好、腿部力量大,爆发力强,是棵举重的好苗子,于是收下了他。小果家住黄村,且在那里上学。他每周仅能训练两次,运动量远远不够。袁教练结合少年生理特点和小果的具体情况,为他制定了不能来校时的自己练习的计划。如练习腰力、臂力、腿力及跑跳等。一年  相似文献   

7.
陈汝葵 《精武》2012,(16):17-17,19
业余体校在青少年举重训练方面是金字塔式的基础部分,在为国家培养举重专业人才,提高我国举重事业的水平,攀登世界高峰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人在基层体校从事举重训练十多年,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从实践中摸索了一些经验,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既当教练又当父母,又是老师;既要出成绩又要对训练对象身体成长文化学习的负责。由于比较注重处理方方面面的矛盾。我先后为省以上专业举重队输送了一批人材,获得无数佳绩。曾被省定为重点举重班,市、县两级先进班。  相似文献   

8.
蒋和美 《体育与科学》1993,(4):48-48,F003
1 问题的提出 体育运动学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和合格的小学体育师资的中等专业学校。其半读半训、读训并重的特殊性质基本上是由业余体校演变而来的,尽管其办学指导思想,既遵循了体育训练的规律,又符合中专  相似文献   

9.
1982年全国业余体校举重赛,在浙江海宁县举行。比赛中运动员专项成绩与身体素质有不同程度提高,令人高兴。但运动员的基本技术存在一定差距,应尽快提高。我们认为,对我国业余体校举重运动员,必须从小以统一技术规范进行授课与训练。本文对业余体校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预姿臀位稳定性问题,谈一些看法。预姿臀位技术的稳定性,是整个抓举与挺举动作的前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预姿臀位动作巩固、合理、准确,将决定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及今后发展,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不可忽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新疆喀什地区业余体校体育训练的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业余体校体育训练存在从训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差、体育主管领导不重视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新疆喀什地区业余体校体育训练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艹才)俊成,1956年11月25日生,1974年1月入队,入队前在广东汕头市业余体校进行了三个月的举重训练,体重49公斤。当时抓举成绩45公斤,挺举55公斤,总成绩100公斤。经过二年十个月系统训练后,1976年10月在全国举重比(宀西)表(?)中以101公斤成绩打破次最轻量级抓举青少年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2.
我是从1970年底开始从事业余体校羽毛球教练工作的。1973年11月,在原有的基础上,我们广州市成立了中心体校,我也随即转到中心体校当教练。几年来,我们为省队、“八一”队、福州部队队等培养输送了25名运动员。这些运动员的成长,都曾经历了一个极不平凡的过程:他们是在春天潮湿场地滑、夏天室内闷热气温高  相似文献   

13.
在举重历史上,有较长的一段时间,我国运动员曾多次打破挺举世界纪录。然而在近年来的以举重比赛中,我国举重运动员失误较多。调查结果表明:在举重竞赛中,极为突出的问题是上挺动作成功率偏低。笔者对1986—1989年全国业余体校举重分龄赛13—15岁年龄组1086人,进行现场观  相似文献   

14.
张国政     
1983年3月进福建南平业余体校练举重,教练赖枝成、薛行弼;1988年至1998年在北京体育大学上学、训练,教练彭可?;1995年进入云南省举重队,教练黄华新;1999年1月入选国家队,教练蔡炎书。2001年第9届全运会69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冠军2002年釜山亚运会69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冠  相似文献   

15.
有志者事竟成,佐德才成为举坛的一员虎将,首先在于志。十四、五岁时,小佐在丰台业余体校练举重。他酷爱举重,从他家怀房到丰台体校乘车往返两个多小时,他天天风雨无阻,准时到校。训练时两手撕裂,长期不能愈合,他坚持训练,从没吭过一声。教练钱玉凯被这种精神、这种志气深深地感动了,他看准了这个苗子,坚信小佐会  相似文献   

16.
1982年全国业余体校举重比赛在浙江海宁举行。参加这次比赛共有23个省、市、自治区的业余体校举重队,其中正式队员193名,测验7名.获团体总分前六名的有广西、辽宁、山东、广东和江苏等。有16人30次破10项全国少年举重纪录,148人达到等级运动员标准(其中一级18人,二级52人,三级62人,少年级16人).这次举重比赛内容除抓、挺举比赛外,还有技术评分和素质测验(包括100米、800米、三级蛙跳和引体向上4项),  相似文献   

17.
1浙江竞技体育“体教结合”的实践现状 浙江省在“体教结合”发展体育这一块起步比较晚,目前,除去体育传统学校外,我省有市级中专体育运动学校5所;各级各类青少年业余体校130多所,其中由体育部门直接主管并实行读、训、住三集中的业余体校34所,实行集中住、训二集中业余体校20所,这54所相对业余训练情况比较稳定体校中,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4所,  相似文献   

18.
做为一名业余体校的举重教练,我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忌讳队员在做技术时小臂用力过多。这种现象不仅在业余队普遍存在,在专业队也很多见,导致很多队员技术性失败,并影响其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少年儿童业余训练工作在调整中得到发展。三年来,各级业余体校共向省体工队和省体育运动学校输送后备人材413名;在全国各项比赛中共获得20枚金牌、48枚银牌、36枚铜牌,打破54项省少年年龄组记录;一批业余体校的学生考上体育院系,还为基层培养了大批体育骨干。值得借鉴的经验在后备人材的培养上,有几条经验是值得有关部门和从事业余训练工作的同志们借鉴的。一、发挥大中城镇的优势据统计,近三年来,全省各地向省体工队和省体育运动学校输送后备人材413名。  相似文献   

20.
1984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新中国成立35年来杰出教练员、运动员发奖大会上,黄强辉被宣布为杰出教练员。黄强辉1982年从印尼回国,他怀着建设祖国的满腔热情而勤奋学习,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业余时间他爱好举重。由于参加全国比赛创造了好成绩,1955年,他被选入国家举重队。1958年,他首次打破67.5公斤级的挺举世界纪录;而后,连续三次打破这个级别的世界纪录。他荣获了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并从这一年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