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我们一直用两个数相除来定义比,然而,学生们却常常提出这样的疑问:既然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为什么又要学习比呢?就用除法不行吗?比的学习有怎样的意义?教师们也发现学生对于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仍然存在一定困难,这是不是因为孩子们对比的本质仍然缺乏体验呢?我们发现,教学的关键不是去定义概念,而是如何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去感悟、理解和把握比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节课教学的重新推敲、设计,我们一直思考:到底怎样才能让学生经历有效的课堂学习呢?我们认为有效的方法应该是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安排学习流程,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3.
俞昕 《数学教学研究》2013,32(5):20-24,29
数学是很美的,这是数学家与科学家们一致发出的感叹.但为什么我们的数学教育却总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呢?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无法体会数学之美,而只是被枯燥乏味的数学题拖得筋疲力尽,这是我们数学教师一直苦恼的事情.笔者究其原因,觉得这种现象的存在其实也是有其合理之处的.  相似文献   

4.
唐小琴 《广西教育》2012,(37):50-51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实际。"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辩证地进行理解。有许多生活经验为我们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直观的基础,但也有的生活经验是负面的,处理不好会阻碍学生的数学学习。那么,对于那些负面生活经验,我们应怎样化"负"为"正"呢?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的理念告诉我们: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要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从中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与意义.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呢?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数学知识质量为什么不高呢?为什么学生常常反映:“学了数学有什么用呢?”几年来,在教学上我们也下了一番工夫,如钻究什么叫教学的目的性、培养性,怎样讲清新概念,演绎、归纳法怎样运用……等;为什么起色不大呢?学习党的教育方针解放了我们的思想,启发了思路,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他怎样能懂、通、化?!教学脱离了生产、政治斗争,他怎样能会用、钻进去呢?!因此,我们决定:从生产着眼,从解题着手,师生共努力,突破数学关。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有的班优等生已由原来40%跃进到80%以上;更重要的是学生们掌握了有用的,活的,能巩固能灵活运用的知识。现就在贯彻数学教学与生产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生学习坚持性的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有些学生数学学习坚持性低,与学习有关的事都不喜欢做,他们的数学成绩一般都不好.这些学生为什么数学学习坚持性低呢?怎样才能使他们数学学习坚持性得到发展呢?这些正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上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据”一章时,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近似数与有效数字,课堂上,正当我按照教材的设计思路讲得津津有味时,有位同学突然提问:我们在学习近似数后,明确了精确度,为什么还要学有效数字呢?一会儿要补零,不记作有效数字,一会儿添零,又记作有效数字,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的提问,使我为之一震,对呀,为什么在学习了近似数后,还得要学习有效数字呢?课下,我带着这些问题去寻找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在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困难户,他们认为来到职业中学是学专业课的,为什么还要学数学呢?为什么花了很长时间学数学却还是考不好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不能回避,我们要用恰当的方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让学生自己思考、查阅  相似文献   

10.
正学习是为我们的生活而服务,而生活又是知识学习的源泉。数学的学习更是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新课标中就强调学生要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提取数学信息,并探索出相应的数学规律,从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将数学知识、数学问题置身于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情境之中,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如何巧用生活之水来润泽小学数学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数学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生活的过程是我们不断地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要尽量将高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合理地运用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去.怎样在生活中去学习和消化高中数学知识呢?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引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道理,把数学思想渗透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大课堂中去,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2.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然而长期以来,为什么我们许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呢?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淡薄了知识的来源与应用,许多的学生只有在课堂和考试时才感到数学有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学在过去一个历史阶段里一直深陷于难学、枯燥,远离生活,理性化程度太高的这样一个怪圈里,使很多人在数学学习面前成了失败者,或是在实践中面对生活实际问题无能为力,形成了高分数低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现象,从而影响了教与学的效果。摆在师生面前的是“学科中的数学”,如何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呢?  相似文献   

14.
数学离不开生活,倘若教师能架设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间的桥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求解生活问题的钥匙,就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趣味性、主动性。那么,如何架设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效桥梁呢?以下谈谈我的教学实践体会。一、数学问题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15.
1 问题的提出 数学学习的效率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家长. 同样是高智商的学生,同样的学习环境,同样的勤奋,同样拥有升入自己理想大学的迫切愿望的高中生,为什么数学成绩截然不同呢?本子课题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研究,通过观察并记录研究对象一个月来的数学学习行为、学习时间、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材料,进行初步研究. 期望通过比较研究,揭示数学高才生与普通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差别,从而帮助我们寻找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小学数学教学新大纲的要求。它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数学知识与数学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生活。如何把实际生活同课堂教学相结合呢?把我们的课堂教学搞得更活、更实效呢?我在这方面做了  相似文献   

17.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问题的设置上,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现有的认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即会引起学习者的极大兴趣.例如,在教学"气候"一节时,可以引用冰灾新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听完新闻后产生疑问:这样的天气是怎样形成的?它为什么会五十年一遇呢?下一次还会出现吗?什么时候出现呢?我们又该如何防御灾害呢?为什么出现在南方而湖南、贵州的灾情又最为严重呢?作为身受其苦的灾区学生,尤其迫不及待地希望解答这些问题,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最后还要用于生活。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倡导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意义,这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展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那么怎样的数学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呢?本文结合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提出了几点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与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9.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固然重要,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所在,那么,如何才能在解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升呢?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数学题的解题思路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与方法,让学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在数学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广大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注重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重视创设教学情境,引导他们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实验、探索、思考、合作交流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但也有很多老师困惑:为什么我同样也搞了数学生活化,怎么就不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