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物权法未对物权征收中的公共利益问题作出界定,而此界定事关征收各方的利益。界定公共利益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应由立法机关对公共利益作出界定,行政机关则依法遵循相应的程序对征收行为是否符合公共利益作出决定.最后由司法机关从实体与程序两方面对行政机关的征收行为是否符合公共利益作出终局裁决。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拆迁成了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利用公共利益的名义侵犯其他合法利益特别是合法的个人利益的事件屡屡发生,这与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是相违背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更是强调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拆迁中的公共利益若界定不清楚,必然会发生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侵犯公众合法权益的事件,这会严重影响法治政府的推进。所以必须界定好拆迁中的公共利益。通过对我国有关公共利益的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对国外相关做法的借鉴。本着适合我国国情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从界定原则、界定主体、救济程序三方面对公共利益界定进行初步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3.
环境公共利益的界定关乎着政府经济项目的设置与实施。环境公共利益界定的标准适宜于采取形式合理性标准。界定方法采用系统化的专家咨询、民众听证和行政公益诉讼的方式。在民众与政府发生分歧的情形下,由法院裁判政府所设立的项目是否符合环境公共利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公共利益是国家权力的来源,现代政治生活的基石,也是启动国家征收征用的前提和基础。为了防止征收征用的滥用,保护权利人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界定公共利益尤有必要。公共利益的界定标准,应坚持公益性原则、法定性原则、非营利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公共利益的界定方法,应采用立法界定、行政认定、司法裁定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土地征用的相关法律中只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征用土地".但是对于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了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对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利益的损害.文章通过分析公共利益,找到我国土地征用中界定公共利益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征收是政府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将集体所有或个人所有的财产变为国家所有并加以利用,依法给予行政相对人合理补偿的行为。征收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直接目的,但公共利益是典型的内容不确定性概念,其不确定性表现在利益内容的不确定及受益对象的不确定两方面。公共利益应从实体与程序两个方面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7.
公共利益的界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利益是一个难以确定的概念,但是,为了保障权利、控制权力、社会和谐、公正司法,必须界定公共利益。界定公共利益的方法有概括法、正面列举法、反面排除法、程序限定法等,尽管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缺陷,但是每一种方法也都有其价值,几种方法应结合运用,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弥补各种方法的缺陷。界定公共利益与实现公正补偿要两手抓,同时应当加强立法、司法对行政的监督。  相似文献   

8.
合理界定公共利益是防止滥用征收权和保护土地权利人利益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对征地公共利益的界定尚处于真空状态,导致一系列尖锐问题。同时,土地征收中又缺乏合理公正的公共利益界定程序机制以规范政府行为,导致土地权利人的权益遭受严重侵害。为保护土地权利人、规范土地征收秩序和构建完善的土地征收法律体系,应该在土地征收立法中弥补现行公共利益界定的法律空白、明确公共利益的范围、制定正当程序,通过模式创新和程序设置来规范界定程序。  相似文献   

9.
石克春 《南平师专学报》2010,29(3):11-14,20
收地拆迁中所涉及的公共利益应以必须能铲除一切给某些个人或集团带来额外利益为基本原则。公共利益所蕴含的实物形态应主要是公共产品,它具有非排他和非竞争的性质,真正可为民众共享。要确保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而进行房屋拆迁,就必须在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等价值交易与兑现的关键环节上,从切实让利于民做起。  相似文献   

10.
城乡规划方方面面的工作都与利益权衡相关,城乡规划公共利益的界定又是利益权衡中的核心部分。本文通过对公共利益一般理论的探讨,界定了城乡规划中的公共利益的范畴,提出了对于城乡规划公共利益界定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公共利益”是当代各国宪法和法律中常见的概念,我国宪法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二条修正案分别规定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但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并没有对“公共利益”作出解释;理论界至今也没有完整而权威的界定,甚至在国际公法学界也找不到精准的诠释,造成实践中“公共利益”的滥用。通过综述各种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可以找出其中共性的结论,为描述我国宪法条文中的“公共利益”含义,以及限制其随意使用提供借鉴和佐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许多国家都通过各种形式对公共利益作出了程度不同的界定,这在客观上为我国的公共利益立法界定和理论探讨提供了法治基础;理论界积累的大量理论成果,成为完善我国公共利益立法的理论基础。语言的有限性和模糊性、人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公共利益的复杂性决定了公共利益概念具有有限性。公共利益的层次性决定了相应规范的层次性,公共利益的多样性决定了相应规范的专门性。在公共利益的实体立法过程中,其难点在于公共利益的主体要素、界定原则、界定标准、判定方法、内容范围和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导致大量农地被征收。为保证征收行为的合法化,各个国家对征收的公共利益作出了界定,由于我国法律对公共利益界定不明确,导致许多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侵害农民的土地权益。文章主要针对公共利益和征地过程中的公共利益目的进行论述,以正确引导我国行政机关在征地过程中准确定位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4.
公共利益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界定,但是在本质上公共利益产生于人们的理性选择。因此,我们必须强调以不损害少数人的利益为前提,进而产生公共补偿理论。在我国法律制度的建构上,也必须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促成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5.
物权法与宪法衔接进一步明确了征收、征用必须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但由于公共利益内容的抽象性,其适用范围在立法上无法准确地界定,导致实践中将公共利益扩及于非公益用地方面,损害了被征收、征用者的切身利益。在分析不同学者对公共利益界定的基础上,思考出判断土地征收、征用行为是否基于公共利益而为,须从其土地使用者的目的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6.
城镇房屋行政强制拆迁是当代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拆迁问题受到网络媒体的关注,而这些拆迁问题主要是由于拆迁主体的不明确导致所引起的,公共利益界定的困难使公益性拆迁和商业性拆迁活动的界限难以区分,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当前的认知和立法技术条件下,过于寻求对公共利益界定的尽善尽美,而忽视了客观现实对公共利益界定的迫切需要,其结果只会给国家公权侵害私权继续提供护符。处理公共利益问题时的态度与方法不应当老在公共利益本身上纠缠不清,而应当以现实需要为基础积极寻求公共利益界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公共利益是我国现行法律中的一个重要法律概念,却经常容易发生混淆,导致了法律实践中的诸多困境。公共利益法律化的可能性在于:不确定概念并非绝对不能确定;其他国家已有立法先例可以借鉴;行政和司法能够提供制度保证。在我国立法至上体制下,公共利益法律化的现实路径在于构建以立法为中心的多元主体界定模式。  相似文献   

19.
情况判决的核心在于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的平衡,但由于判决的适用条件中"公共利益"、"重大损失"的概念难以判断,在此前提下情况判决的实施有可能导致公共利益被滥用,公民权益也会遭到损害。为此必须从公共利益、重大损失的界定模式入手,首先由立法机关从立法上对这些概念加以界定,在此基础上司法机关在法律适用中进行解释以明确其具体界限,并且配合行政诉讼中的停止执行制度,以确保公民权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从最小限制与最大促进、法律程序正当、社会整体利益维护与私人利益兼顾、价值衡量原则;征地制度中公共利益的范围和内容;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农村集体组织的设想;完善补偿安置机制和公权力在征地制度中公共利益法律界定方面的行使和完善方面提出了"公共利益"在征地制度中的具体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