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名词活用为动词鉴别的原则有两条。一是从上下文意来考虑。二是从语法结构方面来考察。这两条原则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具体分析如下。一、两个名词连用,有以下几种关系: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判断关系,复指关系。名词与动词连用,有两种关系:主谓关系,状谓关系。动词与名词连用也有两种关系:动宾关系,动补关系。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时,不具备前四种关系,而具备后四种关系之一时,都可以判断出名词已经活用为动词了,这样就可以得出几种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2.
名词活用为动词是文言语法教学难点之一。如果教法不当,往往事倍功半。要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必须为学生提供规律性的知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讲解这一内容,第一要让学生明确基本词性,即先看它是不是多音多义词,通假字,词的兼类等,不是,则看它在一般情况下是否属于名词,只 相似文献
3.
根据文言语法关系的定位分析,动词和形容词一般不能作主语、宾语以及定语的中心词。如果把动词、形容词用作主语、宾语或定语的中心词,那么这种动词或形容词,就不再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某种性质特征,而是表示那种动作行为或性质特征的名称;或者表示与那种动作行为或性质特征有关的人或事物。这时这种动词或形容词,在意义上已有了实体的概念,在词性上也就活用作名词了。动词活用为名词,其具体规律有以下五条: 1.如果把一个动词作为动作的名称来使用,那么该动词就活用为名词。如: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动词“伏”因在句中作为动作的名称来使用,又 相似文献
4.
文言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大政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2)
文章根据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名词在句子中的地位、与前后词的结合及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等因素,概括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十一种规律。 相似文献
5.
陈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5)
上古汉语某些名词活用为动词质疑陈涛王力先生在谈到和语法有关的一个词汇问题时,指出:“在原始时代,名词和动词往往是分不开的。”①其实不仅是在原始时代,通观整个上古汉语,即使起初名词和动词可以分开的,后来由于词义的转化以及活用的经常化,名词兼有动词义或动... 相似文献
6.
余善斌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4)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它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或定语,前面可以附加数量词、指示代词或形容词,但它不能带宾语,不能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而动词是表示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大多能带宾语,常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如果一个短语或句子中的名词并不具备以上所说的名词那些特点,反倒具备了动词的特点。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1.名词后带宾语,该名词一般活用作动词: 相似文献
7.
汉语中名词活用为动词是一种独特的语法现象,不管是在语法、语义还是语用层面都有许多值得探究的地方。本文试图通过对名词活用为动词语义层面上的分析,揭示名词活用前后的语义关系及从名词中截取动作义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孙金龙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86,(3)
一、副词 名词。例:①用讫再火令药熔。(《活板》)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③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副词常用在动词前,充当状语,故副词 相似文献
9.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三种情况: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使动词;名词活用为意动词。既然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改变了词性,相应具有某种新的意义,那么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和原词相比较是既有联系又有变化。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翻译。 1.名词前加一个动词,变成动宾短语。①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王(w(?)ng);称王。 相似文献
10.
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在现代汉语里是少见的,但在古汉语里却是常见的。下面谈谈在哪些情况之下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一、代词前边的名词都用作一般动词 1、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蹄:用蹄去踢。 2、买五人之脰而函之(《五人墓碑记》)。函:用木匣子装。 因为代词(除特殊指示代词“者”外)前面不可能有定语,所以代词前面的名同活用为动词。 相似文献
11.
在文言文教学中,经常碰到词类活用的情况,而名词活用为动词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碰到这种现象时往往感到困难,有时它是名词,有时它又是动词,不知道其所以然,只有靠死记硬背,学得比较机械,往往事倍功半.为了解决这一文言文教学的难点,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尝试,总结出指导学生辨别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方法,那就是将现代汉语语法的有关知识运用到文言文中去,解释文言文中名词活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13.
古代汉语里,实词经常活用。下面仅简要介绍一下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几条规律。(一)在意义上不表示实在的动作行为,而是代表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的动词,活用为名词:在意义上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而是代表与性质、状态有关的人或事物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例如: 相似文献
14.
张远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1)
名词活用为动词,是有方法可以鉴别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如何鉴别呢?其中有啥规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研究名词在句子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分辨它的意义与使用特点,再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此,便能鉴别,便能找出并掌握住其内在规律.鉴别的方法,大体说来,有如下十二种.一、在句子中,当名词带上了宾语,就活用为动词.因为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才可以带宾语.(名词+宾语)的关系,是述宾的关系.例如: 相似文献
15.
怎样辨析名词用如动词北京80中沙凤军名词活用作动词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法规象。这种语法现象主要取决于名词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和它结合,构成什么样的语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据此,便可较为容易地辨别文言文中名词用作动词的现象了。一、两个... 相似文献
16.
一、名词后紧挨代词,该名词活用为动词(1)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这两句中的名词“蹄”和“名”都紧挨代词宾语“之”,且构成了动宾关系,由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分别翻译为“用蹄子踢”和“命名”。二、两个名词连用,在构成主谓、动宾和动补短语的条件下,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相似文献
17.
英语是一门多词性的语言,词性转化千变万化,丰富多彩。随着语言的发展,名词间的相互转化使英语更简明,更生动,且带幽默感。如tiptoe一词在She tiptoed down the stairs一句中作动词用时就使人很容易地联想到“她”蹑手蹑脚地走下楼梯的情景。本文就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种类加以分析,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一、表示动植物的名词活用作动词’1.He wolfed down his lunch.他狼吞虎咽地吃了午饭。2.Helen didn't chicken out.海伦没有因为胆怯而退却。 相似文献
18.
刘九瑞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1996,(6)
一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是相对于名词活用为特殊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而言的,三者属于同一层次的古代汉语语法概念。然而,纵观学术界关于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研究,却远不如对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研究深入,尚处于比较笼统的阶段。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六单元的知识短文《词的活用》虽然简练,却是吸取了学术界最新科研成果写就的,其中关于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讲解颇具代表性: 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如本文开头第一组的“刃”(“左右欲刃相如”),通常意义是名词,义为“刀锋”,刀锋能杀人,“刃”后带了宾语“相如”,就活用为“杀”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九瑞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1996,(Z1)
四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第二类,我们称之为“介宾型”。这一规律比“动宾型”更具实用价值,更具修辞效果,因而也更值得我们重视。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左右欲刃相如”一句即为此例。“刃”这一名词在活用为一般动词后,所表达的内容相当于现代汉语中一个动词性偏正词组——以该名词作介词宾语的介词结构作状语的偏正词组——“用刃杀”。值得注意的是,通常的偏正词组都是以“正”为主,以“偏”为辅的,但在“用刃杀”这一类对应形式中,其重点却是名词“刃”。一方面,作者在原文中所强调的是秦王的侍从手持刀剑对蔺相如的威胁,而不是强调“杀”的动作;另一方面,在这个现代汉语的对应形式中凭空增 相似文献
20.
祝清凯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2(1):62-63,66
古代汉语中名词动用一说相沿已久,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认为,一个名词固有的句法职能,是这个名词的基本功能,是这个名词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一个名词的临时性的灵活用法,是这个名词的临时功能,不是这个名词所具有的本质特征,这是词类活用。但是,如果一个名词从使用的基本功能发展到临时功能,再发展到经常表示动词义,出现在动词位置的频率高,且定型化,那么,它就是身兼二职的兼类词,而不是活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