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之洞地方实力派的兴起与清末慈禧太后的中央集权政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慈禧采用平衡术驾驭地方派系策略的产物。张之洞集团兴起后又与中央集权政策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斗争。这个地方实力派系的发展和异变构成了清朝迅速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理论上有过反复的探索,政策上有过不断的调整。秦灭六国后废封建行郡县,实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但秦权力完全集于中央,未处理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是导致其迅速灭亡的重要因素。汉初增强地方权力,实行地方分权的郡国并存制,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可是矫枉过正,地方权力过大。从文帝起又逐步加以调整,至武帝时才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地方统治制度与政策,基本上摆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直至东汉末才又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地方组织制度以及监察制度等几方面,它们从整体上共同构成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最基本的政治制度。一、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演变(1)萌芽于战国:战国时期,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变法运动的兴起,为适应封建地主阶级建立统治的需要,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集前代法家思想的成就,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希望建立起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代表,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初步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晚清时期,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下,传统中央集权体制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逐渐削弱。辛亥革命爆发后,随着清王朝的推翻,传统中央集权体制也彻底解体,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彻底改变。但当时的袁世凯中央政府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依然试图恢复传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重新建立以个人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遭到了地方势力的抵制,最终导致了五代式民国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民族羁縻统治政策的变迁及其原因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羁縻统治政策是我国古代统治阶级贯彻始终的、主要的民族政策,它兴起于夏商周,发展成熟于汉唐宋,衰落质变于元明清。夏商周以要服荒服为内容的民族羁縻统治政策的兴起,既是对原始习惯法中关于部落结盟与血族复仇等规定的扬弃,也适应了夏商周奴隶制中央集权的相对弱小、周边民族仍处于较封闭的部落状态、民族或部落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稀疏的现实。与先秦停留于理念上的要服荒服羁縻政策相比,秦汉隋唐属国制与羁縻州制,则使民族羁縻统治政策有了机构与制度的保证;这一标志着民族羁縻政策渐趋成熟的属国制与羁縻府州制,适应了这一段历史时期内地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现实。元明清时期,北方强大游牧民族两度南下并与内地汉族统治阶级建立政权,导致了内地封建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增强及周边少数民族势力大大削弱,它要求元明清统治阶级对民族羁縻统治政策作大幅度的调整与变更。我国古代民族羁縻统治政策的合理内核不仅被我国现代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吸收、发展与完善,其政策变迁依随时势的客观规律也给我们当前及今后制定民族政策以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6.
从维新运动兴起到戊戌政变之间,张之洞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时务报》维新派都倡导社会变革。深入考察张之洞的代表作《劝学篇》发现,在“救时”的大局下,在《时务报》时期,“求大同存大异”是张之洞处理与后者关系的准则,这使他与后者之间保持着既合作、认同,又矛盾、冲突的独特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湘军是以曾国藩为首的军阀武装,是为镇压农民革命而兴起的。它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晚清的政局:一方面,它残酷地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挽救了濒临灭顶之灾的清王朝,同时也造成了汉族地主政治势力崛起的契机。另一方面,又对晚清中央集权制度起了分解作用,从此满、汉统治者之间的势力对比起了显著变化,地方督抚往往拥兵自重,尾大不掉。  相似文献   

8.
瑞典长期以来实行的课程管理模式属于中央集权制。国家议会决定课程的基础方向,教育委员会进一步研究课程政策(包括确定课程目标、设置、内容、教学方法等)教育委员会之下的各教育机构(包括郡教育委员会、地方学校董事会等)皆为执行机构。而1991年时,国家议会颁布新的教育法,确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课程管理体制,并成立国家教育司取代原国家教育委员会。这便意味着课程管理权的逐渐下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地方、学校也确实具有更多自主权。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首先分析秦中央集权的特点,然后指出秦的中央集权制产生了许多危害,加剧了中央集权实现的高度统一和地理范围过大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秦的灭亡,最后本文将指出秦的灭亡对我国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他国经验     
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管理都有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有研究者将各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大致分为三个基本类型: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型。地方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典章制度———包括皇帝制度、行政制度、监察制度、选举制度、军事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等。据此回答1~12题:1.中央集权制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政策法令,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的行政制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封制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B.商鞅变法时就废分封,行县制,所以说中央集权制至迟滥觞于战国时期C.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把中央集权制向全国推广,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D.中央集权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  相似文献   

12.
以张之洞为代表人物的晚清地方官绅集团在早期粤汉铁路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张之洞在湖广地区任职时间长达20余年,具有深厚的政治人脉基础,这使得他与湖广的地方官绅集团成员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二,地方官绅集团在铁路建设对外交涉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政治能量与影响力。第三,粤汉铁路在从提议到借款交涉的早期阶段,地方官绅仅在张之洞的操纵下扮演了舆论发声者的角色,对铁路建设的策略选择并无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妍  高磊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6):107-109
16世纪英法两国建立了君主专制统治,并呈现出相似的特点:一是封建君主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使教会民族化;二是封建君主与资产阶级关系密切;三是封建君主一反农本传统,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借以促进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鼓励资本原始积累。在专制主义充分展示其弊端的同时,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杨波 《教书育人》2008,(5):56-57
英国的基础教育 英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为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基本格局.中央和地方教育当局通过制定政策、发布信息、推广经验等来指导、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之洞认为,要取得民族保卫战的胜利主要在于储备人才,人才比武器重要得多。●张之洞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制定近代学制,从而为近代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洋务运动兴起后,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更体现出了近代化的色彩,他明确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国家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课程改革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在我国以往历次课程改革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却常常被忽视了。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促进者,他们对新课程政策的认知和支持程度将决定课程改革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得以执行。  相似文献   

17.
《考试》2008,(5)
所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指封建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统揽一切大权,"凡事出于君口"。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之权,中央对地方进行控制。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型中央与地方关系.是现在直至未来的改革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认为:首先,我们应当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积极主动地促使二者关系逐步实现合理化。其次,中央与地方关系在体制模式选择上是实行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混合体制。最后,在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和建立健全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体系的基础上,尽快解决日益严重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问题是当前必要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9.
清朝的直隶省和湖北省同为教育发达之区,袁世凯和张之洞在原有的办学基础上,健全地方教育行政组织,进行经济改革和教育资源整合,推行教育政策,全力兴学。由于不同的个性特征,同样的教育政策在不同的地域却获得了不同的政策结果。追求自身利益是他们共同的动力,加上社会环境的震荡,他们的教育政策推行模式未能逃脱社会的制约,分析他们的教育政策推行模式不仅有助于解读当时教育政策推行的区域性差异,同时也能为当代教育政策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首先分析秦中央集权的特点,然后指出秦的中央集权制产生了许多危害,加剧了中央集权实现的高度统一和地理范围过大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秦的灭亡,最后本文将指出秦的灭亡对我国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些借鉴意义。1秦中央集权的建立及特点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丞相王倌请封诸皇子为燕、齐、楚王,群臣赞同。延尉李斯力排众议主张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将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设至四十余郡。这些郡县全都由中央和皇帝直接控制,它们是中央政府控下的地方行政单位。[1](P2)至此,“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2]秦之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开始确立。郡县制是一种中央政府统一控制权力的地方行政制度,其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设守、尉监,由中央政府统一任命。郡县之下又有乡里作为地方行政机构。[3](P2)“秦的行政制度使每个地方每个民户都收归于中央专制主义的密网之中”。[4](P10)除此之外,秦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统一文字、度量衡,改善交通,加强中央对地方的联系,尽量整齐划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制度,消除地方长期割据所造成的地区差异。[5](P6)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防止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