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晖圆 《新闻记者》2005,(12):33-35
2005年4月4日,第89届普利策奖揭晓,其中,调查性报道奖被授予《威拉米特周报》的尼格·贾奎兹(NigelJaquiss of Willamette Week),以表彰他对美国俄勒冈州(Oregan)前州长性侵害一名14岁女童案件所做的深入、严谨的调查。这篇题为《一个30年的秘密》(The30-Year Secret)的报道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猥亵幼童案件,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是当时的波特兰市市长高兹米特(Neil Goldschmidt),另一位是年仅14岁的女高中生苏珊(Susan)。从1975年起,高兹米特以雇佣保姆为名,诱骗苏珊与其发生不正当性关系。3年后,高兹米特调离波特兰市,…  相似文献   

2.
高钢 《新闻传播》2012,(8):7-9,12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变迁,整个中国在谋求国家富强、民主的现代化进程中显示出巨大创造潜能的同时,也显现出各种各样的缺陷、弊端,在这样一个充满奇迹同时也遍布冲突的历史进程中,民众对整个社会呈现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不同寻常  相似文献   

3.
深度报道对新闻媒体非常重要,它是新闻媒体不可或缺的报道形式,也是决定媒体地位、彰显其社会责任的最有效手段。《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以下简称《报道如何深入》)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小窗  相似文献   

4.
孙愈中 《声屏世界》2008,(10):56-56
常见的深度报道有评述型深度报道和调查型深度报道。从内容上分,有解释性报道、成就性报道、话题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典型性报道:从形式上讲,除了单篇报道之外,还有系列报道、连续报道、追踪报道、组合报道等。  相似文献   

5.
倪宁  张勤 《今传媒》2010,(5):78-81
2010年"两会"已经落幕。"两会"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件,是经济社会生活的晴雨表,关系国计民生,从这种意义上讲,历届"两会"注重新闻报道自身的架构与表现形式,体现了传统新闻媒体强烈的使命感。身处  相似文献   

6.
“调查记者”是指主要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调查性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在中国,它是一种以揭示真相为宗旨的报道方式,是新闻工作者针对被掩盖或者被忽视的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以及社会问题,通过独立、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调查而完成的报道方式,这种报道通常篇幅长、分量重、关注广泛。  相似文献   

7.
突发事件的报道方式除了守株待兔的等线报和消息来源,运用独特的调查手段来跟踪日常的重大新闻和事件,揭露事实真相,对新闻记者而言也是不容忽视的。针对此种情况,本文以"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制造者周克华被击毙"为例,从新闻事件发展的各个环节入手,浅析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中的调查性报道。  相似文献   

8.
2003年底到2004年初,武汉几家市民报的新闻比拼,由时效性、贴近性、新奇性的新闻竞争,转向深度报道竞争阶段。2003年底,金报将报纸封底改版为“冰点焦点”新闻版,这是本埠较早识察竞争态势并率先强力推出的深度新闻专版。显然,各报都在充分利用、整合自身的新闻资源,希望借此使自己的报道更有分量和厚度。这种“英雄所见略同”的共识,和相互竞争中的良性互促,使得两年多来,本埠媒体报道向厚重和深度迈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9.
陈定川 《中国广播》2011,(11):57-60
近几年,“纯新闻”逐渐成为新闻主体、特别是广播的主流,而对深度报道认知有淡化的趋向。本文着重探讨深度报道与“纯新闻”的差异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提出“纯新闻”与深度报道具有派生关系,处理好两者关系,才能发挥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选材标准:从“唯政治性”向“多元化”的转变受时代政治、文化发展的局限,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封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对典型人物报道中人物的选择标准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11.
人物通讯,是我国新闻报道体裁中的一个独特品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报道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就是由小人物彰显大境界,用小故事描写大生活和以小情节刻画大情感的“三小”与“三大”。  相似文献   

12.
2009年6月以来,《南阳日报》在全市新闻媒体中首先创办社区新闻版,重点报道社区居民的高兴事、烦心事、困难事、有趣事等。该版的创办,使得《南阳日报》很好地践行了新闻"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13.
会议是记者的重要活动空间,会议是一座新闻的富矿。眼下,新闻界上上下下包括很多读者都在呼吁改革会议报道。其中一种声音认为,中国的会议太多,改革会议报道首先要减少会议;还有一种声音认为,改革会议报道的关键在于领导要转变观念。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成分,但都忽略了参加会议的记者的主观能动性,都只是把记者作为传媒这架机器上一个按程序运作的部件了。  相似文献   

14.
深度报道,不同于一般平面式的事实罗列,更不是对新闻事实的浅尝辄止,应该是事实客体在记者主体意识统领下的深度反思,是新闻事实表象下更为深层的本质表达.与报纸、电视相比,广播深度报道在揭示事物本质、挖掘新闻内涵时更加入了音响的呈现,从而使广播深度报道产生了独有的魅力,显现了不可替代的优势.用“音响”打造“深度”,让听众进一步地准确理解新闻事实的内涵,使广播的深度报道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新闻价值得到有效挖掘,提高了新闻传播价值和广播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任晓润 《视听界》2005,(1):70-72
十二年前,在中国电视新闻走向蓬勃发展的起步期,深度报道以其不同凡响的超越为观众瞩目,也成为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中的事业殿堂,当深度报道所涵盖的理念对中国电视新闻事业产生质的飞跃时,曾经作为深度报道代表性载体的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却遭遇到来自受众的“寒流”。《江苏新时空》、《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法治现场》、《第一时间》、《西安零距离》、《成都全接触》等等“新闻超市”①类栏目如星星之火在全国呈燎原之势,其受观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创办者当初的期待。有学者认为此“新闻超市”类栏目以其“民生”特质而堪称“十年来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②也有学者认为此类节目过于媚俗,降低了新闻性栏目的品位。③本文从“主体意识”的角度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胡燕妮 《新闻窗》2011,(3):32-33
有业内人士提出,传媒竞争是解释权竞争而不只是报道权竞争。在经济波动期,解读成为最有价值与最有检验力的内容产品,成为区分传媒综合素质高下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林超 《新闻世界》2011,(1):13-14
本文通过《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电脑报》等报纸对"腾讯和360舆论大战"的报道,分析报纸在深度报道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憾。并立足新媒体背景下,探讨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兴媒体的挑战,笔者认为,传统媒体应在结合自身特点做强深度报道的同时,加强传受双方的互动,适时加以评论,对事件做全面、合理、客观的分析和展望,以使自己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以及突发事件纵横交织,任何一个社会现象背后都埋藏着丰富的故事。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应对媒体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以深度报道为主的特稿越来越受到平面媒体的重视,无论都市类报纸还是各级党报,都纷纷推出特稿专刊。  相似文献   

19.
围绕新闻媒体赶赴前线报道灾情是“天职”还是“添乱”的争论,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深入一线现场尽快呈现事实真相是记者的使命,报道诸如地震之类的灾难事件更是新闻工作者应尽之职,然而如何在灾难报道中既履行“天职”,又规避“不可为”之事,则是需要新闻媒体思考和把握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岳嵬 《新闻战线》2020,(9):110-112
融媒时代,深度报道是党报内容生产的王牌。如何打好这张牌,是党报占据"舆论制高点"的必答题。海南日报以维度创建锤炼品牌、以机制创新融"活"产品、以矩阵战略放大格局,充分释放深度报道的主导作用,为党报在融媒浪潮中坚守主流媒体阵地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