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往的现代语言观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脱离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社会交往实践的抽象化的误区。这主要表现在以索绪尔、乔姆斯基等为代表的一批语言哲学家排斥个人的、现实的言语行为和应用研究,把语言学的研究局限于抽象的语言结构或语言能力上,以及以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为代表的一批语言哲学家将语言置于本体论的位置,把语言看成是可以凌驾于人的现实生活之上的抽象的存在物上。事实上,人类的任何语言现象与语言活动都建立在人类的社会交往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是一种实践唯物主义的语言观,它在对存在着抽象化误区的现代语言观的理性重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是现代语言观理性重建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贫乏时代”的废墟上重建精神大厦,为人类灵魂寻求栖息之地是海德格尔语言观的哲学意义所在。本文分别就“语言是存在之家”和“自然在说话”两个命题进行阐释,并与语言分析哲学比较,集中揭示出海德格尔语言观对形而上学的反叛与消解的精神实质,这是语言分析哲学所无法比拟的。它尽管实现了语言哲学上的革命,却无法找回人类失落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比较,分析了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文化层面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问题。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新的发展观,而且是一种新的文明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物质、制度、精神各个层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比较 ,分析了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科学技术问题 ,而且是文化层面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问题。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新的发展观 ,而且是一种新的文明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从物质、制度、精神各个层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时期主体治理的道德教育体系应该包括重死观、尚生观、善德观、幸福观和发展观.每观又包含三条原理。这五观在内容上相互包含。功能上相互整合,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相互依存,是全息统一的。  相似文献   

6.
人类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社会文明孕育着内涵各异的发展观 ,而发展观的革命性转变则意味着生存条件的变化以及文明形态的更替。传统发展观曾经拥有的辉煌充分表征了工业文明的历史性凯旋 ,而可持续发展观的兴起则体现着人类在饱尝了工业文明种种负面效应的涩果后 ,对其自觉而全面的反省 ,对新的生存方式和文明形态的呼唤。因此可以认为 ,与可持续发展观相对而立的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之一种传统发展观 ,而是整个现代工业及其意识形态和它们塑造的生存方式 ,传统发展观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所以 ,探讨可持续发展观之缘起实质上就是考察人类…  相似文献   

7.
叶尔姆斯列夫是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语言观以独特的视角丰富了现代语言学理论。叶氏的语言观是对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索绪尔、萨丕尔等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哥本哈根语符学派理论的基础。了解叶氏的语言观,有助于我们全面评价哥本哈根学派在现代语言学史上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学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指导我们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可以减少决策失误,这也是古今中外都重视历史这门重要社会学科的原因.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用科学的历史教学观对待历史;用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衡量历史上的人与事,用人类观、全球观、发展观,一句话对教材现有观点用批判性的眼光教授给学生,培养学生不唯师、不唯书精神,应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本雅明对语言问题的思考并非是片段、零星的,在其晦涩的语言观阐释中包含着对现代性进程的独特体验。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本雅明把马克思主义辨证批判的思维方式融入到对语言的思考中,看到了语言背后的现代性问题。或者说,他是在借语言问题,展示了一幅现代性语境下人类语言堕落的图画。他想表达的不仅仅是语言的堕落,而是更深层次的人的堕落。对于本雅明来说,正是翻译摧毁了现在堆砌在堕落的人类语言上的废墟,使纯语言的光芒在翻译这个“深海采珠”的过程中逐渐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这三重关系的协调性去建构新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伟大而深刻的转折。从伦理的角度来看这三重关系就是需要我们爱自然、爱社会和爱人类自身。传统发展观相对于科学发展观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缺失了这种爱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和职业素质,也折射出时代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重构教师的教育理念,即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知识观、学习观和研究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2.
立足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化“三主”教学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主旨”的课堂教学观的基础上,从主导观的深化,主体观的确立,发展的体现3个方面,探索与构建素质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当代苏联小说叙述角度的变化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从苏联当代中短篇小说叙述视角的变化 ,可以看出当代苏联文学发展中的局部突破与整体发展的轨迹。而作家要想写好一部作品 ,最重要的一点是选择好叙述的视角 ,也就是如何选择观察现实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史观是图书馆史研究的根本性问题之一,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史研究的视野、对象与最终成就。建国后70余年来,国内的代表性图书馆史观,主要有四种:即唯物史观、文化史观、人文史观和考古学史观;代表性人物有谢灼华、来新夏、程焕文等。其中考古学的图书馆史观虽然最近才被国内学者提出,但明显受到当代西方文化影响,具有革命性意义,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理论观点,蕴涵着颇为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和生存危机。因此,用时代的眼光看待刘禹锡的“万物一贯”的生态和谐观,“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生态价值观,以及“法大行”的生态法制观,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透过西方传统文化的祛身性他者镜像,我们会不无惊奇地发现作为亲身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特质就表现在体贴精神上。以至于无论是无间尔我、视患如己、救人度己的中国古代的交往伦理观,还是互为感通、亲和共生的中国古代的生态自然观,抑或至为自然、亲密无间的男女两性观,无不植根于体贴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  相似文献   

17.
儒道释平等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多元化的人生格调和价值取向。儒家崇尚道德至善,追求仁义境界;道家崇尚清心寡欲,追求自然境界;佛家崇尚解脱,追求涅磐境界。虽然如此,儒道释三家思想中都蕴含着对乎等的向往,尽管他们对此所采用的表达形式不同,各家平等的内容也不一致,但在这个价值取向上他们却殊途同归、本文论述了儒家人格主义平等观,道家自然主义平等观和佛家宇宙主义平等观各自的基本内容,以彰明儒道释平等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促进就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双重目标”,必须坚持智力技能主导的能力观、直面岗位与岗位群的专业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只有将这些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中职生德育必须树立科学的德育指导观:明确中职生德育的出发点;必须树立科学的德育对象观:注重德育对象的客观性、能动性、具体性和可塑性;必须树立科学的德育转化观:立足系统性,抓好反复性,注意渐进性;必须树立科学的德育发展观:坚持以在实践中创新发展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创新精神不断推动德育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我国随着股份制改革和证券市场的发展,盈余管理成为当代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中外会计专家在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诸多方面得出了共同结论,但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本对中外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和分析,指出其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