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南学院学报》2017,(4):76-80
分析了"憾""恨""怨""悔"在不同时期词义的历时演变,对其出现的语言环境进行具体考察和分析,发现这四个词在不同时期都有"怨恨"义,并且不同的词在同一义项中其情感色彩强弱、语义指向、语法搭配等都有一定的差异。从先秦到元明清直至现代汉语时期,"憾""恨""怨""悔"的基本义在历时演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转换,各个词的基本义逐渐单一化和明确化。  相似文献   

2.
从先秦至清代,"恨"、"怨"、"憾"均可表"怨恨"义,是一组常用同义词.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词又有其消长变化的个性特点.学界关于古代"恨"义轻而"怨"义重,二者不是同义词的说法可商榷.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阅读古文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字词,它们的古今义发生了较大的,但又不易察觉的变化。如不加注意,容易造成误读,影响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憾”“恨”“怨”这三个词,它们的感情色彩和意义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期门"是一个有争议的词,其意义有的解释为"军营之门",有的解释为"汉官名".本文从其词义、句法和官制等方面进行了论证,认为解释为"汉官名,泛指武将"更适合文意.  相似文献   

5.
“怨”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要的审美情感之一,“恨”也被韩国人看作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中韩古典爱情故事,尤其是其中的女性形象较多地体现了“怨”和“恨”的心理机制。对两国古典爱情中“怨”“恨”心理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帮助现代读者了解故事人物心理,同时可进一步理解两种心理机制的内涵及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语境对语法意义的作用,语境对词汇意义的作用两大方面探讨了语境对词义作用。在语境对语法意义的作用中,分别论述了语法结构与语境的关系和语法形式与语境的关系。在语境对词汇意义的作用中又分别从语境使同一词具有多重意义、语境决定了词义的感情色彩、语境提供了说话人或作者以省略形式删去的信息、语境制约着同义手段的选择方式四个方面具体探究。此论文旨在唤起人们对在不同语境中择取词义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词义与语境的相关理论,将语境与词义相结合,具体分析了语境的含义以及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语境使词汇的意义单一化和具体化.在交际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语境因素影响词义的理解;词汇的意义离不开语境,一旦它离开特定的语境,信息就无法准确的传达.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加强语境意识,充分利用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准确地把握词义.  相似文献   

8.
苏轼《前赤壁赋》“如怨如慕”的“慕”一词向来鲜见确诂,今人或训为“怀爱”、“眷恋”、“爱慕”,顾久释为“悲哀”,虽较接近本真,然仍未达一间。据古代文献用例类比考释,“如怨如慕”的“慕”当训为啼哭之义,方较通顺妥帖。由“慕”组成的复词“哀慕”、“攀慕”、“痛慕”、“感慕”的“慕”是悼念怀思之义。  相似文献   

9.
从语法化的一般演化规律出发,对“怎么”的六种询问句法功能及其语法化过程、规律及伴随条件进行初步探讨,从而看出“怎么”语法化的两个演变方向:一是由询问方式语法化为询问原因,句法上由内而外,直到独立成句;另一是由询问方式语法化为询问主体状况或性状的谓语,句法上由外而内,直到充当最低一级的句法成分定语。这两种语法化方向都遵循...  相似文献   

10.
词的词汇意义分为理性义和色彩义。理性义是指“人们对词所指称的客观事物的区别性特征的概括反映,是词义的核心”[1];色彩义“通常表现为词的附加意义,附加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表示人们的主观态度、评价或词的使用范围、场合以及形象特点等意义”[1],它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本文通过对词义形象色彩的定性及其语用功能的分析,旨在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词的色彩义,对言语交际、语言实践有着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对你这个NP构式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层面,其中对其句法功能方面的研究就有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大功能说,即它具有独立成句,充当主语和充当宾语的功能;还有即斥责功能说,认为你这个NP具有的独立的表达功能,即斥责功能,并分别从形式上为其找到依据,形式意义相互验证之下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郑芩 《文教资料》2013,(32):160-162
“爱VSV”构式是汉语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构式。文章以句法为切入点。从句法构成、句法功能这两个方面初步探讨了“爱VSV”构式。“爱V不V”构式由两个固定不变的常项“爱”、“不”和一个变项“V”构成。常项动词“爱”表示个人主观意愿;常项副词“不”是对行为发出者或说话者主观意愿的否定;变项动词“V”以不带宾语的单音节动作性、自主性动词为主。“爱V不V”构式的句法功能较为丰富,它既可以充当单句的句法成分,又可以单独成句或作为分句,而且不同的句法功能还在使用频率和语义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全文概述词义与语境的要点,指出语境不仅使词汇的概念意义单一化和具体化,而且对词的隐含意义也有限制与解释功能,因此词汇教学应注意语境化。  相似文献   

14.
"一ⅩⅩ"和"一Ⅹ一Ⅹ"是"一"和量词组配的两种重叠形式。"一ⅩⅩ"和"一Ⅹ一Ⅹ"都有多种语义、句法功能。两种格式的句法功能既有差别,又有交叉,而且两种格式在语义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也有交互现象。  相似文献   

15.
16.
侗语的语气形式有感叹、陈述、疑问和祈使四种.侗语的语气既有表显的语气标记——语气词,也有隐现的标记——语调和语气强调中心.侗语由于没有通行文字,不存在书面语问题,也就没有书面语语气的句末标点符号的形式标记,但是有句末的语气词标记.侗语的语气转化实现语义转换,必不可少的是语调和语气强调中心的转换,有的时候语气词无法实现,而且同一个语气词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语气类型.所以以语气词作为标准判断句子的语气类型或者判断语句的语义变化是不可靠的.语调和语气强调中心的变化既实现语句句法的转换,同时,又能够实现语句语义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汉英根词引申义的对比有三种情况 :一、引申方式相同且引申义重合现象 ;二、引申义可理解甚至相似 ;三、引申义不可理解。一是由于汉英思维一致性造成的 ,二是思维一致性和词义民族性相互制约的结果 ,三才是词义民族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搞"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个动词,它看似普通简单,但构词能力强,搭配灵活。翻译"搞"字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翻译,比较常用的翻译方法是交际翻译法。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根据交际目的选词,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旨在从历时角度考察"上上"连用的语义、句法功能及其演变。研究发现:第一,"上上"的语义始现于周朝,发展于元朝,明清小说之中使用频率增多,在当代有表示"次序靠前的"这一新用法;第二,"上上"连用具有补语、定语、状语、主语和谓语等五大句法功能;第三,人们对"上上"的认知次序总体遵循空间域社会域时间域。  相似文献   

20.
实果子 《家长》2010,(6):41-42
父亲写得一手好字,拉得一把好二胡。铺纸握笔,挥毫泼墨的父亲洋溢着说不出的豪气;行云流水之间,一气呵成,自有一番阳春白雪的味道。很多个明月高悬的夜晚,父亲沉醉地拉他喜爱的曲子,浑然忘我。年轻时的父亲浪漫而有才华,但生活的重负渐渐消融了他的浪漫,时代的局限桎梏了他的才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