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晓菲 《文教资料》2020,(5):197-198,206
学校道德教育,在社会转型期面临考验和挑战。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基本都是学习。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促进学生道德发展。课程德育,就是通过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课程德育,是一种走向整合的学校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一、为什么要用魔灯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学习应该超越课堂和教科书的限制,让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真正主体.学生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扩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丰富自己生活的世界。魔灯技术可以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开发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校本课程.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学校课程选择性的深化与课程探究性的升华将成为未来学校课程纵深发展的两大走向。对于一批集聚了资质相对优异、良好天赋学生的中学来说,学校课程已经难以满足这些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进行超越中学课程的学习将成为未来课程发展的一种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4.
张彦 《职业技术》2006,(10):108-108
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热点。人们对它的重要性也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目前,很多学校开设了研究性课程,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目前的现状看,大多数学校仍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单独的课程.没有和学科教学结合。研究性学习不是“研究性课程”的专利,它是一种学习方法,只有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去,融人课堂教学中以真正的改善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才会更有生机。  相似文献   

5.
任光升 《中国教师》2012,(18):37-40
<正>课程建设是学校创建特色品牌的关键。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四中学对"基于学生发展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近年来已初具成效。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四个策略。一、确立与学生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建设目标学生培养目标必须与课程建设目标相一致。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学校课程目标体系建设的前提,而学校课程目标的设定又是对学生培养目标实现的真正推动和支撑。针对我校的特点,我校制定了如下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目标:1.学生培养目标培养有民族情怀、世界眼光,能主动发展的阳光学子。  相似文献   

6.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物理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以学生自主收集课程信息为基础,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  相似文献   

7.
学校课程涵盖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经历:为了更好地践行“引领学生更好发展”的学校办学理念,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以培养学生“学习素养”为价值取向,探索有学校特色、立足学生发展的“学养”课程架构和实施策略,加强“学养”课程的开发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将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与课程实施突破点聚焦在“学养”课程之中,旨在推动学校课程内涵、功能、结构、管理、教学、评价等实践研究,努力使课程成为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重要载体,为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杨四耕 《现代教学》2005,(10):11-12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最终落脚点是学校.学校是课程实施的真正主体。对学校来说,创造高品质的课程也就自然成为其追求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相深远的历史意义。改革的目标是使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关键是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使学生在课程方面享有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将学生的学术课程学习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融合起来,建立“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建立学分制管理制度。正确  相似文献   

10.
“三精”特色体验课程的背景和意义 基于“体验性特色”.丰富学校多元课程。近些年来,为谋求学校进一步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上海市莘庄中学在推进“二期课改”过程中,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学校课程建设。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特点,从“加强基础、促进发展、激励创新、重视实践”的要求出发,建立“体验性课程特色”的多元课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数学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趋势明显增强。因此,要适应新高考"走班制"的教学需要,切实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学校必须从办学理念、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要出发,探索数学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路径,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2.
学校是教师生活和工作的主要生态场域,学生和课程是教师最为直接的互动对象,因此基于课程和学生需求的教师学习应该是真正能够驱动教师自觉学习的主要动力.在与实践基地五位英语教师的合作指导过程中,观察了他们的学习方式,通过进一步地访谈发现,基于学生需求的外语教师学习体现了生态取向的教师学习特点:自主性、适切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的创新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附属品。学校应该成为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前沿阵地.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加强与社区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丰富对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的认识.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实现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2。创新的课程观。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总要融入个人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一种最大的资源,美术课程资源需要美术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家庭教育环境和学校教学设备等因素给学生学习美术课程带来困扰。首先要提高认识,取得家长对学生学习关术课程的支持;其次要克服困难,不断充实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设备。只有解决好阻扰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矛盾,才能使美术课程教学资源从真正意义上得到调控和优化。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确定之后,教学(课程实施)就成为工作的重心和中心任务。从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来看,树立课程意识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但有助于学校、教师树立大局观、整体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学校、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从而高质量的实现教育目的。树立课程意识,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确立新的课程理念,必须突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还要不断地富有策略地学习。  相似文献   

16.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要回归本源""教育要回归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如何真正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构建一处像巴学园那样令孩子快乐,像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那样让学生充满期待的教育场所,却是一项令多少教育者久攻不下的难题。本文通过山东省威海市高技区实验小学生活课程建设实践的介绍,从课程实施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质量概念的定位三个方面,向我们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能有效将学生生活与学习紧密相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学校层面的语文学科课程建设已成为今后深化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热点和难点。用学习力的最新成果进一步阐释"语文学习力"这一概念,借用发展论的视角,将其定义为"学生在语言生活中的生命活力"。基于"语文学习力"构成要素和发生机制构建高中语文学科课程体系,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区域推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寻找适合的校本课程课堂实施模式,让校本课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场所,是我们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实施策略之一。我区某校的《我爱发明》校本课程是一门基于学校"积极教育"办学理念,尊重学校历史文化积淀,从学校现状实际出发,自主开发的以创造发明为学习内容的科技小发明课程。课程旨在把科技发明创造扩展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主动参与学习。以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引领的自主、探究、合作等教与学的理念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得到广泛普及,但在深度和实际成效上还需进一步推进和转化.学校如何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统化、规范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背景着手,分析了其在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从开发和实施两个方面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对策,通过开发和实施相关对策,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化、体系化,从而真正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试验校,学校在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课程的校本化实施。2010年,学校以上海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课题子项目"基于‘学生学习'的课程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探索性研究"为引领,开展了基于"学生学习"的课程建设研究。在课程建设中,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全程参与到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致力于开发出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受学生喜爱,有利于学生快乐、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