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各国家和地区间数字鸿沟的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2000至2009年的固话普及率、移动电话普及率和互联网普及率三个指标的数据,借助基尼系数法、绝对差距法和相对差距法三种方法计算了世界各国家和地区间的数字鸿沟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世界各国家和地区间的信息化发展极不均衡,信息化发展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中国在全球信息化发展中处于中游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区间差异的我国互联网发展数字鸿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我国地区间存在着巨大的互联网数字鸿沟。通过计算互联网鸿沟系数,结合发展速度分析与互联网综合指数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区间网民、域名差距正逐渐缩小,网站差距则相对不变,互联网应用深度差距有增大的趋势,互联网数字鸿沟总体上缩小。最后,提出缩小地区数字鸿沟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字鸿沟的出现和扩大严重影响了我国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信息化进程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数字鸿沟呈现出城乡差距过大、地区间差距过大和网民结构差异过大三个特点.而由于经济水平的差距导致信息资源和人才培养上的差距是造成我国数字鸿沟现象的主要原因.弥合数字鸿沟需要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注重人才培养以及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4.
研究基于2000年至2021年间世界银行数据和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N=1947),采用时间距离法和决策树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与美国、欧洲之间第一道数字鸿沟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变,及其对第二道数字鸿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静态指标下,中国与美国、欧洲之间的互联网接入差距呈现逐渐弥合的趋势;然而,通过动态时间维度的衡量,中国与美国、欧洲之间的第一道数字鸿沟一直在不断加深。具体而言,中国在达成相同程度的互联网普及率方面所需的时间成本高于发达地区,且这种时间差距逐渐扩大。就时间成本意义而言,率先实现互联网接入的用户在数字素养水平方面更为出色,从而形成了第二道数字鸿沟。据此,可见用以跨越数字接入沟的时间投入差异进一步促成了后续的数字化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数字鸿沟问题进行个案分析。选取上海和重庆作为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代表,在对两地信息化水平、互联网发展状况、现代化水平比较测评的基础上,得出两地的信息化差距,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重庆消除数字鸿沟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最终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我国东西部数字鸿沟状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手机媒体与我国数字鸿沟的关系,从中西之间数字鸿沟、我国东西部之间数字鸿沟、我国人群之间数字鸿沟以及我国的“二级数字鸿沟”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指出,从每一个方面来看,手机媒体本身的应用差距较小,并且有可能替代性地弥补我国原有的互联网领域的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7.
《浙江档案》2005,(10):41-41
《档案管理》2005年第4期发表了陈艳红的这篇章:章观点新颖,对档案信息化在消除数字鸿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章指出,数字鸿沟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占有和应用程度不同所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字鸿沟问题更加复杂,不仅存在于国内不同地区和群体之间,还体现在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数字鸿沟的存在不仅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还对国家主权造成损害,使民族化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8.
欧盟的数字鸿沟给欧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改善数字鸿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地区平衡的重要战略.文章从电讯制度改革、宽带政策和地区平衡政策三个方面阐述了欧盟弥合数字鸿沟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IP地址、域名、网站、网页数量四个指标描述了2008年中国网络资源发展总体状况;同时用普及率、密度及鸿沟系数三大指标对比分析了我国各省之间网络资源发展中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区域“数字鸿沟”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数字鸿沟"在全球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和谐世界的建立,要想从根本上弥合区域"数字鸿沟"就必须分析其形成原因。信息资源的差距和信息技术使用技能的差距是区域"数字鸿沟"形成的直接原因,二者分别从"信息拥有"和"信息使用"方面发挥作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政府相关政策的差异和社会文化的差异是区域"数字鸿沟"形成的间接原因,分别从"信息化需求"、"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意识"方面发挥作用。这5种原因以特定结构系统地结合起来,最终导致区域"数字鸿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张琴 《青年记者》2017,(5):123-124
数字鸿沟一词最早是由马克尔基金会的前总裁利奥伊德·莫里赛特提出的,他指出“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鸿沟.我国学者近年来也广泛参与了对数字鸿沟的研究.如祝建华给数字鸿沟以操作性定义,即如何测量数字鸿沟.①韦路、张明新认为“第三道数字鸿沟”是“知识获取鸿沟”.②就对“数字鸿沟”的不同理解来看,狭义上把“数字鸿沟”局限于不同社会群体或不同地区间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上的差别;广义上的理解则认为除了互联网之外,还应该包括其他许多信息传播技术,如电话、有线电视、手机等.在本研究中,笔者采用广义上对“数字鸿沟”的理解,并特指在接近和使用智能手机互联网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汤曼  肖烨 《图书馆学刊》2010,32(7):63-65
数字鸿沟分为两种:一级鸿沟和二级鸿沟。一级鸿沟是计算机或互联网接入方面存在的差距;二级鸿沟指计算机使用方面存在的差距。信息素质教育旨在提高用户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和利用能力,它在缩小二级鸿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展开分析,指出全面加强信息素质教育是缩小二级鸿沟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数字鸿沟,也叫知识鸿沟或知沟。数字鸿沟理论的中心内容是: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对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迁移,最终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数字鸿沟”问题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  相似文献   

14.
地区之间信息差距的拉大,一方面影响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高;另一方面也制约着信息化水平低的地区各方面的发展,解决信息差距问题须找出产生信息差距原因。主要从经济、技术、制度政策、人文环境4方面,分析江西与浙江两个地区存在信息差距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以期为缩小两个地区信息差距,从而缩小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鄂西民族地区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和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指出跨越数字鸿沟的必要性,并对鄂西民族地区应对数字鸿沟现象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探究城乡数字鸿沟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影响,针对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消除其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过程]用相关分析法对贵州省近几年的城乡数字鸿沟水平和城市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在贵州省城乡搜集第一手数据,并用描述统计法和内容分析法分析数据,探寻城乡数字鸿沟现状和影响因素,探讨其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现实影响。[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目前贵州省的城乡数字鸿沟仍然较为显著,城乡消费水平差距越大,城乡数字鸿沟越大,且城乡数字鸿沟的存在会阻碍城市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也译为数码沟,借鉴学者祝建华的观点,数字鸿沟的概念为“社会各阶层之间在使用互联网上的差别”。①Attewell将“数字鸿沟”更为具体地划分为“一级鸿沟”和“二级鸿沟”。②通常情况下,我们也将其称为“接入沟”和“使用沟”。一级鸿沟指“电脑或互联网接入上存在的差距”,“二级鸿沟”指个人在互联网使用上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络信息资源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同一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也高;相对网络信息资源较匮乏的地方,经济也欠发达。应缩小信息鸿沟,缩小城乡差别,实现信息公平,提高信息利用率,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络信息资源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同一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也高;相对网络信息资源较匮乏的地方,经济也欠发达。应缩小信息鸿沟,缩小城乡差别,实现信息公平,提高信息利用率,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亚太五国/地区数字鸿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鸿沟是信息社会存在于不同社会层面的、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现象,它不仅存在于国家之内,也存在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本文运用二手资料分析方法,对亚太五国/地区(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的数字鸿沟进行描述,探讨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对数字鸿沟的影响。本文还探讨了造成中国内地东西部地区数字鸿沟的内在因素,并结合亚太地区的综合现状,对如何缩小数字鸿沟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