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调查了年龄在25岁(含)以上的20多万名男女的吸烟史后发现,他们都会因为吸烟而损失10年左右的生命。不仅如此,与那些一直吸烟的人相比,在30岁之前戒烟的人可以多活10年,而要是与终生吸烟者相比,在50岁之前戒烟则平均能多活六年。因此,戒烟还是越早越好,因为任何时候戒烟都有助于降低——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早亡的风险。从健康的角度来讲,戒烟永远都不晚。  相似文献   

2.
吴志  罗金财  胡军 《今日科苑》2011,(18):41-43
日前,耶鲁大学医学院科学研究团队发现,尼古丁(烟碱)可刺激下丘脑部位神经元,向身体发出已吃饱的信号,从而可让吸烟者保持良好身材。戒烟后会增加体重,应找到帮助吸烟人戒烟时不增加自己体重的方法。据了解,实验室的助理研究科学家Yann Mineur正在研究一种药物,老鼠服用该药物后与没给药物前吃得较少。"吸烟对身体不好,但一戒烟就长胖,血脂、血糖都高了。减肥药又对身体不好。"50多岁的王先生很矛盾,他有30年的烟龄,快要退休的他,为是否戒烟而烦恼。戒烟长胖,这可能是很多戒烟者的经验之谈。但你了解这是尼古丁在作怪吗?你是否知道科学家正在努力,让戒烟者苗条和健康兼得?  相似文献   

3.
许多吸烟者和戒烟者均表示,不吸烟时,时间好像变慢了。如今,美国科学家通过调查,证实了这个心理感觉。心理学家分别调查了一些吸烟者和不吸烟者。当吸烟者不吸烟的时候,每过45秒,向他们询问一次过去了多少等待时间。结果,吸烟者回答的时间比实际的时间足足长了50%,而同样每过45秒钟,不吸烟者回答的时间和实际的时间相比,误差一般只有几秒。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不久前发现,吸烟会造成一些基因甲基化的不可逆改变,并引发疾病。研究人员对1.6万份血液样本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戒烟后多数受影响基因在5年内自动恢复。但是随后研究团队对DNA甲基化程序进行研究分析。研究人员分别将吸烟者与戒烟者  相似文献   

5.
《百科知识》2011,(6):15-15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利用核磁共振仪扫描大脑,了解脑部和行为改变相关区域的活动状况,可以预知吸烟者戒烟成功的几率。受试者被要求观看一系列戒烟宣传影片,同时以核磁共振仪扫描他们的脑部活动。  相似文献   

6.
打火机还有戒烟的功效!真的假的?陕西蓝田县农民侯端锋根据自己戒烟的经验;“闭门造车”数月,设计了一种可以帮助吸烟者戒烟的打火机,而且获得了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7.
林密 《百科知识》2008,(1):38-39
吸烟对己对人都有害处。今天对吸烟者来说,戒烟又增添了一些好处。而这些好处都在提示,远离烟草,你的身体从里到外将会有焕然一新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二手烟可增加被动吸烟者患痴呆症等感知类疾病的风险。此前,科学家仅证实主动吸烟可致大脑反应能力下降。研究人员择取已成功戒烟或有被动吸烟史的5 000名成年人开展临床实验,按照他们体内可天宁含量高低程度分作4组,开展大脑反应力和认感知能力测  相似文献   

9.
近日,英国发明了一种可以帮助有烟瘾的人戒烟的“Gamucci电子香烟”,靠可充电池提供的电力工作。烟的末端有一段红色的烟蒂,外形和真正的香烟几乎一模一样。电子香烟的末端装有红色发光二极体,吸烟者吸气时发光体会闪光犹如点着了火似的,同时还会冒烟。烟雾缭绕中,吸烟者能够享受到和抽真烟一样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正>让人不上瘾的香烟可行吗?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推出一项全面控烟新计划,重点是把香烟中尼古丁含量降低至非成瘾性水平,但含量究竟低至何种程度还没有确定。此前,研究人员曾使用通过基因工程制作出的专用香烟进行实验,其尼古丁含量为每千克0.4~15.8毫克不等,最高水平与传统香烟的上限齐平。参与实验的不愿戒烟的吸烟者会被观察行为变化,还被问卷调查,以评估成瘾程度。结果  相似文献   

11.
据研究,父母吸烟的家庭中,孩子可因营养失调而增加患慢性病的危险。这是吸烟给儿童健康带来的新问题。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对食物的选择有较大的差异,吸烟者表现在脂肪、胆固醇、钠盐和酒精摄入偏多,而水果、蔬菜和主食偏少。吸烟家庭这种无益健康的选食对儿童膳食结构极为不利。研究人员曾将515名儿童按其父母每  相似文献   

12.
发现速读     
《科学生活》2007,(11):12-12
美国《神经学》杂志吸烟者更容易患痴呆症荷兰研究人员发现,烟民罹患阿尔茨海默氏症或其他类型痴呆症的概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医疗中心历时7年,随访了近7000名年龄为55岁以上的老人,结果发现,其中706人在这段时间内并发痴呆症。统计  相似文献   

13.
王小莜 《百科知识》2011,(23):31-32
不吸烟者患肺癌不仅令人困惑,而且也是一些人用来为吸烟辩护的理由。然而,已有的大量研究证明,吸烟是引发肺癌的第一元凶。但是调查发现,在世界不同的地区,每10名肺癌患者中有1~2人是从未吸烟者或极少吸烟者(美国把这个标准定为一个人一生吸烟不超过100支),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理性吸烟者的角度研究了吸烟的死亡风险、健康于预以及吸烟者自我调整的问题,并将理性吸烟者的效用描述为吸烟带来的短期欢愉和健康干预带来的长期裨益的综合效应,通过深入分析了吸烟对健康的伤害,讨论理性吸烟者对健康干预的感知和动力。  相似文献   

15.
1.咖啡与香烟相克吸烟者若每日饮3杯或更多的咖啡,能使他们患胰腺癌的可能性增加4倍,而不吸烟者,即使饮大量咖啡也不担这个风险。美国学者经过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研究,确认咖啡是一种有潜在危险的饮料,认为咖啡  相似文献   

16.
《科教文汇》2005,(7):i0005-i0005
对于烟民来说,戒烟实在是件痛苦得“无法完成”的任务,虽然目前市场上出现了戒烟糖、戒烟贴等众多戒烟产品。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于是,科学家们想到了戒烟疫苗,从瑞士传来的消息说,五年后戒烟疫苗有望上市,以帮助烟民彻底戒掉烟瘾。  相似文献   

17.
美国心脏学会日前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说,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更易罹患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8.
<正>"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专业化戒烟干预。"国家卫生计生委5月15日在其网站上发布的《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年版)》再次强调这一观点。这是官方第二次正式发布的临床戒烟指南。新版《指南》主要执笔者之一、中日友好医院烟草病学研究暨临床戒烟中心负责人肖丹教授说,许多烟民明知吸烟危害并有戒烟意愿,但难以戒断,甚至在罹患吸烟相关疾病后仍不能戒烟。而专业化的戒烟干预可帮助缓解戒断症状,解决戒烟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9.
科技传递     
吸烟可导致动脉硬化美国心脏学会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说,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更易罹患动脉硬化。动脉硬化的结果就是当肌肉和心脏需要更多氧气的时候,动脉无法通过扩张来提供足够的氧气。  相似文献   

20.
吸烟有害健康,这个道理老烟民都懂。可是吸烟容易戒烟难。"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心情舒坦啊。有些烟民甚至狡辩说,虽然戒烟可以让我少生很多病,但是吸烟给我带来的快乐可以让我少生更多病。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期待量化的研究来比较吸烟和戒烟到底哪个更能给人快乐,给人幸福。幸好,现在已经有研究发现,成功戒烟与更大的愉悦感、高涨的情绪有关。这无疑为烟民们提供了又一个戒烟的绝好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