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闽越文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结合相关的史籍文献和考古资料对闽、越、闽越的由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闽越文化的发展从整体上说经历了前闽越文化(萌芽)、闽越文化(形成与发展)、后闽越文化(融合或转型)三大历史时期,其内陆性与海洋性的文化特质贯穿始终,对后世福建文化(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曹颖 《初中生辅导》2014,(Z5):91-92
武夷山是福建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期活动于这一地区的土著民族是闽族,这一民族以蛇为原始图腾崇拜对象。闽字,在古篆文中,为篆文闽=■=門(门,房屋)+■(蛇)即门里有蛇。在《说文解字》也中提到:闽,东南越,蛇种。种种证据表明早期福建武夷山区蛇类众多,当地人尊蛇为神的独特风俗。闽后来成为福建省的简称。2000多年前,越王勾践后裔来到福建境内,与当地居民组合成新的部族,称为闽越族。  相似文献   

3.
从武夷山城村的距今两千多年前的闽越王城宫殿遗址和城门遗址,探究其当年的繁华和汉代闽越国的城邑建设,它们受中原文化影响,又融进了自身的艺术特色,以及利用地方材料和因地制宜的营城手法,充分体现了闽北远古时代闽越人民创造的建筑艺术和灿烂的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4.
图腾崇拜的研究对于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风俗以及人的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众多对蛇存在着图腾崇拜的民族中,闽越人对蛇的图腾崇拜具有代表性.人们从敬畏到一般崇拜再到图腾崇拜,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闽越人对蛇有着一份特殊的敬意,闽越人崇拜蛇也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图腾崇拜的研究对于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风俗以及人的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众多对蛇存在着图腾崇拜的民族中,闽越人对蛇的图腾崇拜具有代表性。人们从敬畏到一般崇拜再到图腾崇拜,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闽越人对蛇有着一份特殊的敬意,闽越人崇拜蛇也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小火炬》2014,(1):84-85
我们的家乡福建,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很久队前,它和周边的浙江、广东、广西地区等一起被称为“百赵之地”,居住着种族繁杂的土著居民。  相似文献   

7.
论高等教育品牌价值提升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高等教育竞争的市场里,判定一所从事高等教育的机构强弱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高等教育品牌价值。章从正确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品牌价值出发。探讨了高等教育品牌价值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提出了若干提升高等教育品牌价值的措施,对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加大品牌建设投入,提高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泉州武术文化遗产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特色显著,是闽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抢救与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成为世界性的潮流下,泉州武术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与传承,但依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研究认为,要实现泉州武术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与传承,应结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建立健全相关竞赛交流体系;结合当地的教育发展,建立健全民间、学校、社会相结合的传承体系;结合泉州武术的实际问题,建立健全真实性与完整性的保护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有清一代,在这方沃土上融汇交织着中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清廷皇家文化、满蒙民俗文化等。这些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承德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集中体现了承德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0.
浅谈信息化对品牌价值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明有效的信息传播,能促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链延续和品牌价值提升,同时指出信息化在深化品牌文化与内涵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武夷文化品牌的经典性价值,把与武夷山世界遗产文化有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的闽北文化品类统称为武夷文化是合情合理的。“武夷”是一个地理学概念,武夷文化是一种精品文化知名品牌。“闽北”一词,是管理学意义上的行政区划概念。“闽北文化”属于“冰糖葫芦式”结构体系,表现出整体松散中部分重叠的特征。“武夷文化”基本属于“蛛网式”结构体系。充分发挥世界双遗产的品牌效应,充实人类共有精神家园,是闽北和武夷学院在人文社科领域投注精力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历史沉积起来的动态概念,是一个多元素结合起来由简单到复杂的系统结构。西北地域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由经学到关中理学的演变过程中,积淀了丰厚的学术内涵,在历史发展中曾起到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3.
古公亶父为提高周族的政治地位,在王位继承问题上煞费苦心,考虑到季历之妻、文王之母是商王畿内的氏族显贵,欲将王位传季历以及昌.太伯、仲雍知父之意后,为避免政治祸害亡入荆蛮,在今皖南、宁镇地区建立吴国.周武王克殷后实行分封,仲雍之曾孙周章得到王室正式册封,位列诸侯,其国仍称旧号,曰吴.周康王时为有效控制殷商旧族余部,又将吴国之主改封于俎,即今天江苏邳县一带,吴国的国都随之而迁徙.  相似文献   

14.
试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住校生的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寝室化环境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5.
《诗经》、《尚书》、《周礼》、《礼记》等经籍提到的“禷”祭(又作“類”祭),是上古中国一项有着深厚民俗文化背景和深远历史影响的祭仪。不幸其礼早亡,汉儒已经难究其详。影响及今的《尚书》古文家说和郑玄《礼记》注等,将“禷”祭解为祭天之礼。但根据经籍中的记载来看,“禷”祭指的是当国有大事时,向上帝或社稷宗庙祈福禳灾的一种“祷祈”仪式,与祭天之礼并不是一回事。据《说文解字》等书,“類”字本义是一种犬,可能是白犬。“禷”祭应是指特以“類”为牺牲的祭仪。《山海经》等说“類”具有“自为牝牡”的神奇特性,这与该书所记“白犬有牝牡,是生犬戎”的传说非常相似。在先秦文献中,“類”字常用来指出自同一祖先的子孙后代。这些材料表明“類”与古代中国某些族群的祖先神话有着密切的关系。“禷”祭之形成,正植根于此种观念之上。“禷”祭当属于曾广为流行于上古中国北方地区的犬祭礼俗中某种特定的类型,它的消亡可能与周人颇具理性色彩的的礼制改革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