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暑期,笔者有幸随团访问了香港的5所高校,即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访问的目的是专门考察香港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并谋求与香港高校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合作。实地考察中发现香港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色,能从中获得对内地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启示和借鉴。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香港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大致采用三级管理,即学校、学院、学系三个管理层级。学校一级一般设有研  相似文献   

2.
一、内地与香港教育交流与合作概况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历史上,香港与内地同宗共祖,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历代均奉儒家经典为正统,在教育方面有着天然的联系。远在一千多年前,两地人民就进行着种种的交往。 19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对香港实行殖民统治。一百多年来,这里华洋杂处,商旅繁集,四方文  相似文献   

3.
香港高校研究生培养优势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个人的亲身经历,结合香港的历史渊源,以研究生教育为主题,从招生制度、培养体系、管理模式、学位要求和国际化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香港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并在一些方面和内地高校研究生教育做了比较,为促进内地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
香港高校具有鲜明独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内地高校相比,香港研究生教育选拔机制宽口灵活;培养方式多样且务实,注重教育国际化;行政管理高效,学术管理严格。香港高校研究生的培养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洗礼,其选拔机制、培养方式、管理体制等研究生培养模式在许多方面值得内地高校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笔通过对香港各大学的考察,认识到香港研究生教育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与内地高校相比,香港研究生教育招生制度灵活,教育类型多样,行政管理高效,学术控制严格,资助体系完善,教育国际化程度高,在许多方面值得内地高校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粤港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展望庆回归专稿吴福光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广东藉着地理、人缘和文化上与香港关系密切的优势,在发展粤港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比起内地高校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香港“九七”回...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香港部分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类型、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情况,提出促进内地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虽然香港与内地在文化传统上相差不大,但是香港高校的研究生教学质量高于内地高校的平均水平,这主要源于两者在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自身素质、研究创新能力、职责范围、招生话语权、指导模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内地高校要想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可积极借鉴香港高校研究生导师制的成功经验,完善导师遴选制度,逐步提高导师在研究领域的创新能力,明确导师的职责范围,增强导师在招生时的话语权,实现导师指导模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学科划分、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以及毕业要求四个方面比较了香港与内地的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香港高校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培养目标更具社会亲和力,课程设置以人为本、灵活性高,课程内容与要求上体现出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关注。香港与内地的教育体系不同,应各取所长,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月23日,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签署“地区策略性合作伙伴”总协议书,清华大学副校长胡东成出席了签字仪式并致欢迎辞。此举标志着两院正式成为“地区策略性合作伙伴”,双方将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上合作办学,并结合各自在学术、教育及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中国内地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培育高素质人才。双方将各派三名代表组成办学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各种合作发展计划、监控课程质量、审批财务预决算、评估合作效果。根据协议,双方还将共同在内地及香港举办学位/研究生课程、专业及高层次企业培训课程,涉及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对香港和内地高校数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条件和培养过程作了比较,从而得出提高内地数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概述香港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世纪之初香港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重要改革举措和政策变革。香港高等教育在21世纪初的主要发展和改革表现在:素质评鉴机制的制度化,大学管治体制和教职员薪酬制度的改革,大学角色的再定位,社区学院和私立大学的发展,以及大学教育的国际化等方面。这些改革对香港高校与政府的关系、高校的角色定位等都带来重要影响。香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将使香港高校在中国内地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动香港与中国内地高等教育的互动和发展。为此,香港与内地之间需要加强在高等教育政策上的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一、香港求学指要教育部与香港特区政府教育统筹局2004年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备忘录》。协议约定:内地学士学位获得者可以到香港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和进行职业学习,硕士学位获得者可以直接攻读香港高校的博士学位;香港高校学士学位获得者可以到内地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和进行职业学习,硕士学位获得者可以直接攻读内地高校的博士学位。内地与香港的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4.
香港浸会大学(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HKBU,简称"浸大")位于中西文化交流汇聚之地——香港,是香港建校历史第二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获特区政府资助的8所公立大学之一。作为具有基督教高等教育传统的浸大,创校50多年来,始终坚持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及教育目标。在新时代的环境下,浸大更拓展创新办学,教学与研究并重,以期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优质全人教育;浸大还率先开办了一系列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本科、授课式研究生课程,成立各类科学研究中心,屡创香港教育先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浸大进一步加大了与内地高校及教育机构的合作,推动香港和内地教育的共同发展。为了深入了解浸大全人教育办学理念、发展特色及与内地的交流合作情况,本刊近期专访了香港浸会大学校长陈新滋教授。陈校长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知名有机化学专家。他1975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化学系,1979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2010年起出任浸大第四任校长,2013年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自上任以来,陈校长为促进香港与内地的学术交流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访谈中,陈校长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全人教育理念在浸大的形成、发展及未来的目标,提出要秉承传统,创新全人教育理念;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国际视野专才;密切香港与内地联系,助力内地高校国际化水平提升;致力追求创新研究,打造亚洲最佳全人教育学府。  相似文献   

15.
师范教育又可称之为教师教育,它既是“教育造端之地”,又为“群学之基”,还被誉为各级各类教育之“工作母机”。它在中国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香港虽与内地连为一体,但一个半世纪的隔离,使其师范教育的发展自然与内地不尽一致。本文拟就两地师范教育管理体制、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经费配置等方面作横向比较;最后,对内地与香港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前瞻性探讨,以期为两地师范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提供点滴参考。 一、两地师范教育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通过分析香港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并结合内地研究生教育的状况,对内地研究生教育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经历了150多年的分离,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在举国上下,欢欣鼓舞地欢迎香港的回归时,我国特殊教育界也积极地邀请香港同仁参与到我们的一系列教学与研讨的活动中。香港在一国两制的英明政策下,做为中国与世界联系的纽带,将继续繁荣昌盛,迎接一个新世纪、新时代的来临。在过去的几年中,香港与内地的特殊教育工作老,已经取得了较强的联系,增加了相互的理解,并渴望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香港发展特殊教育的经验中有许多值得内地借鉴的地方;同样,内地在过去ZO年的改革开放中,特殊教育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和香港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8.
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江西理工大学在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积极探索。通过构建研究生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海外高校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新模式,搭建研究生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为创新研究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创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广东与澳门相互毗邻。自内地改革开放后,两地不仅经济上加强了交流与合作,而且在社会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也相当快,其中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对推动两地人才培养,从而推动两地经济发展均起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0.
游利瑛 《新教师》2020,(2):8-8,21
自教育部实施"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以来,内地多批优秀教师及教研员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指定的学校参与香港教育及课程的改革,与香港教师进行交流、研究及协作教学,举办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编订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册,促进教学资源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