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刊物所载:某地一农民在走村串乡卖豆腐中,把所见所闻的农村新事经过调查、核实写成新闻。三年来,他写的稿件中,省报、省电台采用五十多篇,县广播站采用三百多篇。群众称他为“豆腐记者”。他连续三年被省、地区和县评为模范通讯员。一个普通农民被称为“记者”,是很令人高兴的。这件事也告诉我们,普通人民群众完全可以写好新闻,应该提倡有一定文化的人都来写新闻。今天,我们已进入了一个信息的时代,及时传递和交流各种信息,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孤陋寡闻,会使人闭塞守旧,迟钝僵化;见多识广,会使人耳聪目明,高瞻远瞩。新闻,作为一种具有普通意义的重要信息,其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日益明显。可以说,人人离不开新闻,人人关心新闻,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但是,还应该人人都来学写新闻。  相似文献   

2.
王威 《新闻导刊》2007,(4):33-34
创新是推动社会各项工作前进的动力,新闻摄影也正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发展而发展着。但新闻摄影的创新发展总的来说还滞后  相似文献   

3.
新闻舆论工作是我们党宣传工作很重要的方面。四川省去年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也有新闻工作者的一份功劳。1994年,是我国推进改革很关键的一年,我希望,新闻舆论要围绕团结、稳定、鼓劲、改革和发展这十个字来做文章,推动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前进。 首先是团结和稳定。安定团结是搞好一切的前提。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会涉及方方面面利益的调整,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诱发许多社会矛盾。而一旦出现不稳定局面,一切工作就无法  相似文献   

4.
(一) 记者的素质,是记者的思想、政治、文化、业务、道德、作风等诸种素养的总和。素质主要来自社会实践,来自勤学苦练。它是知识的积累,经验和智慧的升华,任何天才也不能例外。时代在前进,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发展,社会生活要求不断提高记者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促进社会的进步。马克思是伟大的革命导师,也是伟大的新闻工作者,他的新闻理论观点开创了无产阶级的新闻事  相似文献   

5.
第七届长江韬奋奖评选工作结束,20位获奖者从全国70多万新闻从业者中脱颖而出。虽然他们所在的传媒不同、经历有别,风采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都发扬了长江韬奋精神,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他们为新闻同行树立了职业楷模。什么是新闻人的社会历史责任感?所谓新闻人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就是新闻人对自己所担负的神圣职业所赋予的社会历史责任的认识和心理体验。范长江在《战时新闻工作的真义》一文中说:“社会对记者以及记者之自持,都是以民族利益,抗战利益,民众生活为前提。”他还要求记者,“记住自己是向人民负责的…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发展带动新闻传媒的发展 从史的角度来考察,新闻传媒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的进步发展带动或推动着作为传播工具而存在的新闻媒体的发展。这是一条规律。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无疑也会有曲折,甚至会有倒退。这种曲折和倒退,常常会对新闻媒体的正常、健康发展产生干扰和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的精神,我们国家的各项事业正在按照小平同志创导的改革开放的方向前进。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工作也必然会受到牵动,也必然会引起自己本身的改革,这是一种客观的必然。新闻工作到底如何改革?当前新闻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是什么?我认为,新闻改革要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需要并推动其发展。换句话说,就是要更好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  相似文献   

8.
徐镔 《河北广播》2004,(5):69-69,72
编辑、记者的职责是采写、报道新闻,以此振奋人的精神,鼓舞人的斗志,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经常关注的是:新闻怎么写,稿子怎么编。而对于新闻发现能力的培养却有所忽视。应该说,发现新闻是编辑、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新闻的能力对于编辑、记者更为重要。那么,怎样培养新闻发现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传统媒体记者对微博的频繁使用不但引起了记者与其所在单位间的新闻使用纠纷,更引发了大量围绕记者微博新闻发布行为法律规范的议论和思考。法律上,微博新闻归属于职务作品,微博平台对记者新闻的承载行为与传统媒体对它们的使用行为具有相同的法律本质。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记者的微博新闻发布行为应当以尊重自身所在单位对其新闻优先使用权为基本规范。但在国内新闻强控制的媒体环境中,这种优先权有可能与公共利益产生激烈冲击,同时阻碍新闻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恐怕很少有哪个“笔杆子”能够这样牛气冲天:他敢于派员追到北京将央视记者的录像带夺走,敢于对“找茬”的检察官大发雷霆……他就是令海南新闻界敬畏的“新闻强人”鹿松林。前不久,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百万巨贪鹿松林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尘埃落定之际,许多人困惑不解:在官场和新闻界呼风唤雨的原海南电视台台长、海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政府新闻发言人的鹿松林,怎么可能中箭落马?2006年3月20日,记者飞抵海口深入采访,首次揭开了这位腐败新闻官的神秘面纱——●锋芒毕露:“笔杆子”3招修炼成“新闻强人”1990年初,全国电视台长会…  相似文献   

11.
穆青同志既是社领导,又是名符其实的杰出首席记者.几十年来,他言传身教,带领大家不断深化新闻改革,并以倡导正面报道为主和以先进典型推动人民事业发展的榜样行动,在新闻报道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铭刻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前进.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在改革的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各项工作前进的动力。如果说,目前,军事摄影的创新发展,也随着我国的改革发展而发展着.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发展而发展着,随着我国新闻摄影的创新发展而发展着,但总体来说,军事摄影的创新发展还滞后于“读图时代”人们对新闻图片质量和数量的需求;滞后于我国新闻摄影的整体发展。人民前线报历来重视图片新闻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公民新闻报道内容的独特创造及公民记者报道某则公民新闻的主要目的之视角,可将目前我国公民新闻作品区分为三大类:利益诉求类、探询真相类、社会动员类.利益诉求类公民新闻是公民记者维护自身利益的议题式抗争活动,是抗争政治的反映;探询真相类公民新闻是公民记者主动挖掘事件信息曝光事件真相的新闻,是对信息政治的吁求;社会动员类公民新闻是公民记者有目的地引导社会成员参与相关社会活动的新闻,是责任政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陈欢  张昆 《编辑之友》2015,(6):63-68
新闻制度是新闻体制的基础与核心.体制在制度基础上发展变化.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新闻体制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原则为变革基点,在媒介功能定位、经营管理、媒介结构3方面有所发展,在媒体组织管理方面则坚持党性原则,对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新闻媒体保持规制.规制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媒体的发展,正确认识规制并处理好规制与发展的矛盾才能推动媒体前进.  相似文献   

15.
"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既是领导同志对记者的要求,也是时代和人民群众对记者的召唤。长期以来,广大新闻记者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正确履行职责,反映人民群众心声,揭露社会丑恶,有力地发挥了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为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作出了贡献。然而,由于新闻记者在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舆论监督,揭发曝光时,触犯到了少数人的切身利益,这些人便不择手段地报复、无理纠缠、甚至殴打记者。据中国记协的不完全统计,最近三年发生的新闻采访报道权受侵害事件有260余起,记者因采访时被殴打,拘禁的事件直线上升。有的新闻单位因采访报道被诉侵权,无理缠讼的案件一年内就达十多起。 1999年4月13日,山东电视台记者王蓉蓉、吕福军在采访章  相似文献   

16.
孟国栋 《新闻窗》2013,(3):57-58
目前,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良好的舆论监督,能使许多社会弊端公布于光天化日之下,让人们去批评,去借鉴,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大有益处。然而,如果出现了不正确的所谓监督,不但对社会起不到推动作用,反过来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成为社会的绊脚石。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在从事新闻报道中,必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担负起社会责任,做一个对人民有益的记者。  相似文献   

17.
<正>社会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中前进,而大众媒体也在竞争中活跃起来。新闻采访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随随便便就可以找到新闻热点了。当网络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大时一切的新闻似乎都已经不再新了。作为新闻采访的记者也在采访中遇到了许多难题,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新闻采访才能吸引受众目光,但如果一个新闻采访记者能够将新闻细节做到完美,那么新闻内容也必定会吸引人。  相似文献   

18.
新闻采访,是新闻学和新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新闻记者、通讯员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功. 不会采访的人,不能算是一名记者或通讯员。采访能力低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能干的记者或通讯员。记者、通讯员的知识,百分之七、八十是在采访实践活动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或者是围绕着采访、在采访的触发推动下,积累式地取得的。记者、通讯员的知识,要跟着时代的前进迅速更新。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多、更快、更广地吸收新知识,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新闻事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涌现出一批批素质高视野开阔的记者,甘肃籍记者王克勤,就是其中的一位。在王克勤的采访经历中,他的一系列调查性、揭露性报道格外引人注目,采访历程也格外辛酸艰难。他独特的新闻价值观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努力,使其成为国内调查记者中的“另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4月15日受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邀请到哈尔滨讲学。在讲学间隙,本刊记者就当前新闻学科建设和新闻业改革发展中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独家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