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通过研发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设计公路齿基体结构获得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铣刨作业的聚晶金刚石一体式公路齿。国内实地测试结果表明,我公司聚晶金刚石一体式公路齿用于铣刨沥青混凝土时使用寿命是硬质合金公路齿的30.9倍,铣刨效率较硬质合金公路齿至少提高20%,可有效减少公路齿更换频率、减轻操作劳动强度、缩短工程周期、降低铣刨综合成本、提高路面铣刨质量。  相似文献   

2.
RAP料是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主体材料,是泡沫沥青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某工程现场取样的铣刨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在4 m/min和6 m/min两种铣刨速度下泡沫沥青的RAP性能。研究表明:铣刨机械、铣刨速度以及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对铣刨料级配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必将带来建后繁重的养护维修问题,同时也将产生大量的沥青铣刨料。厂拌再生技术是将旧沥青路面铣刨、回收进行再生利用,是一种较好的处理旧路面并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4.75 mm通过率、油石比、粉油比均存在一最佳值。在油石比因素分析中引入GTM参数与动稳定度和车辙变形速率建立关系,确认GTM方法是一种抗车辙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加入水泥、消石灰等外掺剂后的沥青胶泥性质研究,认为加入消石灰替代部分矿粉可明显改善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进一步的车辙成因分析表明,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均较重要。研究结论对道路工作人员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控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根据石屑在国道107线改建工程鹤壁段沥青路面中的应用研究实践证明:由于石屑生产质量的明显提高,替代天然砂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对提高沥青路面的马歇尔稳定度及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改善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抗车辙能力,增强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车辆大型化、重载、超载、渠化交通等使传统结构形式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经受着严峻的考验,高温车辙、低温脆裂等病害严重影响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质量。SMA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特别适于重交通道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现阶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已经在各个地区得以普及,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与分析可以了解到,车辙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重要的破坏影响。近年来,我国各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问题愈加突出。因此,将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危害进行具体分析,并且探究车辙在沥青路面的主要形成原因,车辙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重大危害,如果没有采取及时的防御与治理,那么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也无法达到预期时长。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制SW-1生物质再生剂,选用高速公路中上面层铣刨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并研究了自制SW-1再生剂对不同RAP掺配率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其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均能规范要求。RAP的掺加在提高再生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的同时会使其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产生劣化。  相似文献   

9.
咸文林 《青海科技》2010,17(6):71-72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耐磨、抗滑、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抗冻胀,养护维修容易,可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在青海省公路建设中被广泛采用。本文主要对青海省高海拔地区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选用不同温度、不同荷载、不同车辙作用次数进行车辙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断面进行分析其隆起系数及其变化规律,提出以面积比的隆起系数表征沥青混凝土车辙隆起和凹陷将更为准确,选一步分析了沥青混凝土在2000次车辙作用后面积隆起系数接近一恒定值,最后通过对车辙板试验后横切后观察,发现混合料是立体三维迁移,细集料及沥青胶泥侧向迁移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工程中,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性能要求是,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平整度、抗滑性和尽可能低的扬尘性。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交通量及车辆大型化、重载超载车的比例不断增加,高温车辙、低温脆裂等病害严重影响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量及车辆大型化、重载超载车的比例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渠化交通对路面要求随之越来越高,高温车辙、低温脆裂等病害严重影响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质量.SMA路面技术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尤其是适用于重交通道路.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决定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的关键工序之一。许多路面缺陷,诸如路面平整度不符合要求,路面的疲劳破坏、高温车辙、平面裂纹等,都与压实工序质量控制有密切关系。结合实际,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机械的选择、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复压遍数、路面的压实方法、碾压工艺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洪林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8):252+207-252,207
阐述了沥青混凝土中掺入高强聚酯纤维可以克服并极大降低车辙、裂缝、坑槽等病害的发生,沥青混凝土中分布均匀的聚酯纤维起到筋带加强作用,其三维分布使沥青、骨料和纤维协调作用,大大加强了沥青混凝土的整体性、抗疲劳性、抗高低温性及抗车辙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车辙试验,分析不同沥青用量下的车辙指标。在不同沥青用量的试验均符合动稳定度要求的条件下,追究其车辙深度,得出最佳沥青用量,并用马歇尔试验来检验沥青用量是否符合标准。最终得出,在以高温为主要影响因素的条件下,与马歇尔试验比较,以车辙试验确定的沥青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中面层AC-20型普通沥青混合料掺加0.0%、0.3%、0.4%、0.5%“车辙王”抗车辙剂及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其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添加抗车辙剂能够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同时能改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研究掺加PR PLASTS抗车辙剂的AC-13C型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其高温稳定性,发现掺加PR PLASTS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结果表明PR PLASTS抗车辙剂适合在交通量大、交通组成中重车比例高的高速公路上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于祥洲 《今日科苑》2009,(24):105-105
随着高等级公路路面修筑技术的不断完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控制已日益受到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车辙是路面结构各层永久变形的累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永久变形是直接影响平整度、路面使用性能、行车安全和舒适的重要因素,它与疲劳开裂一样,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损坏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渠道化交通作用的影响下,使沥青混凝土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如出现高温车辙、低温脆裂等早期破坏问题,结合兰州市政道路路南山路段,提出采用具有良好高温和低温稳定性良好的新型材料-改性沥青SMA混合料。进行SMA沥青混合料设计,分析了SMA路面的施工工艺及措施,并指出SMA路面技术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32)
沥青混凝土路面热再生技术是将老旧路面进行加热、铣刨、复拌、重铺过程的新工艺新技术,这种技术大量节省了原材料及运输成本,实现节能减排,对环境保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路面是热的不良导体,造成热风循环方式热再生在深度层面加热不够均匀。本文设计一种路面进行耙松装置,安装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热再生机组上,经耙松让热量更容易进入路面深层,实现较均匀的加热,同时实现更加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