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正武松来到阳谷县,在"三碗不过冈"酒店连喝十八碗酒,天晚了,仍准备过冈。店主劝他,说冈上有大虫,武松不听,执意上冈。走到山神庙,武松看见官府的榜文,才知道冈上真有大虫。若回去,又怕店家耻笑,他只好硬着头皮上冈。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便躺在石头上想睡一觉。忽然,  相似文献   

2.
话题索引:一部《水浒》最出风头的人物,就是武松。明末清初评《水浒》的老前辈金圣叹先生按高低上下四个等级,品评了三十位水浒人物,其中第一个"上上级人物".就是武松。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中,武松在"民间"的知名度也最高,一个没有上过学的农村老太太.她可能不知道李白、杜甫、苏东坡是谁.却可能知道武松是景阳冈上的打虎英雄。我们该如何看待武松呢?  相似文献   

3.
邹启胜 《文教资料》2014,(24):12-13
武松是《水浒传》中的关键人物之一,作者施耐庵用了较大篇幅描写这个人物形象。但是,《金瓶梅》中不再是以武松为主角,也无意表现其英雄本色,并且在情节安排上也有意淡化武松在读者心中的高大光辉形象。从《水浒传》到《金瓶梅》,同一个武松形象,有着十分显著的不同,特别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有了比较大的改变。《水浒传》中武松是一个理想化的英雄好汉,而到了《金瓶梅》里的武松倒更像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亡命徒,而非一个单纯理想化的人物。  相似文献   

4.
三碗不过冈     
正时间:北宋地点:景阳冈前的小酒家人物:武松、店家【一日,武松在路上走着。】武松:这天气好炎热,可惜没带酒,不然一定喝上一阵再走,呀!有一个酒家!挑着的啥呀?"三碗不过冈"。管它!先进去喝两盅!【武松走进酒店】武松:(敲着桌子)老板!快拿酒来吃!店家:来啦!绝对好酒!客官慢用。武松:(将酒一饮而尽)好酒,老板,有吃的拿些来!快点!店家:熟牛肉来了!客官。武松:老板!倒酒!店家:好!武松:(又一饮而尽)好酒,再倒!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和《水浒传》中虽然都塑造了武松这一形象,但二者具有很大差异。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致力于刻画他高大光辉的英雄。但在《金瓶梅》中武松不再是主角,作者无意凸显其好汉形象,在情节安排上亦对其英雄事迹做了大量删减。《金瓶梅》对《水浒传》中武松形象的重写,是立于创作主旨和时代精神的不同,顺应了小说表达主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话说武松在景阳冈上打死一只吊睛白额大虫以后,这事便传开了。我打开家用电脑,迅速进入“网上聊天室”。在“输出文件名”打上“武松”二字后,便立刻找到了武松。“喂,武松。你好!”我打上一行文字发送给武松。对方很快向我发来一条信息,上面写道:“你是谁?从哪儿冒出来的?当心吃俺一拳!”没想到这武侠成名后口气倒不小。我立刻回复一句:“我叫才  相似文献   

7.
武松最初相信政府,是在景阳冈上看到了阳谷县有虎的告示。当武松酒劲上涌想要眯一会儿时,果然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我猜想武松当时虽然没有心思多想,但打死老虎后却肯暑会再度告诫自己:政府的话还是要听的。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在《武松杀嫂》这篇短文的开篇写道 :“要我说 ,武松是这样杀的嫂”。武松是怎样杀的嫂 ,且听我慢慢道来。其实 ,武松在杀潘金莲时也是心猿意马的。拔出刀来 ,却见眼前的女人“眼象流星一般闪着光 ,那粉红薄纱不系领扣 ,且鼓凸了奶子乍猛的老高”,如此美艳绝伦 ,昔日的打虎英雄也气短了。再细细一想 ,年轻美貌的潘金莲嫁给武大 ,也的确是“一朵花插在牛粪上”。武松在心动之余 ,不由得同情起潘金莲来。但是 ,武松是很珍惜自己的名声的。“我武松放过了你 ,别人又会怎样议论我呀 !一顶绿帽子戴给了哥哥 ,也戴给了景阳冈的英雄。”不能…  相似文献   

9.
《景阳冈》通过武松喝酒和打虎的具体描写,表现了武松豪放、无畏、倔强的性格。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三写榜文,生动地显示了武松的心理活动,这对于揭示武松的性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不能轻易放过。 一写榜文,揭示武松的豪放性格。 武松从晌午开始喝酒,一连喝了十八碗,直到天快晚了,才提起哨棒出门,店家连忙劝阻,请他看官司的榜文,说明冈上出现了猛虎……武松充满自信,认定景阳冈至少走了一二十遭,何曾有过大虫!所以对于榜文看都不看。这种自信心理建筑在“就有大虫,我也不怕”的基础之上。在他看来,区区大虫,无须畏避,英风豪气洋溢于字里行间,尽管出语粗鲁,却并非存心伤人,充分揭示了武松豪放不羁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0.
《景阳冈》(小语第十一册)通过武松喝酒和打虎的具体描写,表现了武松豪放、无畏、倔强的性格。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三写榜文,生动地显示了武松的心理活动,这对于揭示武松的性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不能轻易放过。一、写榜文,揭示武松的豪放性格武松从晌午开始喝酒,一连喝了十八碗,直到天快晚了,才提起哨棒出门,店家连忙劝阻,请他看官司的榜文,说明冈上出现了猛虎。武松充满自信,认定景阳冈至少走了一二十遭,何曾有过大虫!所以对于榜文看都  相似文献   

11.
话说武松在景阳冈下的酒店里,喝了个大醉后摇摇摆摆地上了山。抬头一看,树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服务项目:1.看景阳冈风景:白银1两2.看老虎杂技:白银3两3.打虎服务:白银4两武松想了一下便给了门卫4两白银由于酒喝多了他就在大石板上睡了下来。过了好一会儿,一只老虎叫醒了武松:“小子,你快点打我呀!等久了我可要收加班费的。”“什么?打你难道你不痛吗?”武松疑惑不解。“你喝了酒也没多大力气了,再说你给了钱不打也太不值了。”武松听了觉得有理,于是打了它一下,老虎假装晕倒了。这时,从四面八方跑来了不少壮汉。他们一把将武松扔进轿…  相似文献   

12.
武松打虎——武松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子来。走不到半里多路,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自言自  相似文献   

13.
三碗不过冈     
唐希懿 《辅导员》2014,(13):93-93
时间:北宋 地点:景阳冈前的小酒家 人物:武松、店家 [一日,武松在路上走着。] 武松:这天气好炎热,可惜没带酒,不然一定喝上一阵再走,呀!有一个酒家!挑着的啥呀?“三碗不过冈”。管它!先进去喝两盅![武松走进酒店]武松(敲着桌子)老板!快拿酒来吃!店家:来啦!绝对好酒!客官慢用。  相似文献   

14.
<正>武松来到了阳谷县,看到一家酒店,门口招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冈”。武松走了进去,连喝三碗,觉得酒好生有气力。他连喝了十八碗酒后,不顾店家劝阻,提着梢棒就往景阳冈走去。半路上,武松果然看见阳谷县的印信榜文,才知山上真的有虎。怕回去被店家耻笑,就继续上冈。此时太阳下山,武松走了一段路,酒力开始发作,走起路来踉踉跄跄。看到一块光挞挞的大青石,就躺了上去。  相似文献   

15.
虎打武松     
自从武松在景阳冈打虎以后,整天都有许多朋友请他吃饭。没过多久,人变胖了,武功也荒废了,可是那只老虎的孩子却和武松记上了仇。有一天,武松去山上,碰巧遇上了那只小老虎。武松说:“哟,你也来吃我,小心我把你打得像蛇爬选”小老虎冷笑了几声说:“哼,我可是学过少林功夫的选”“就你芽”武松不相信,“要不咱们比比芽”“好选”小老虎回答道。武松因为太胖,行动变缓慢了。刚开始,他拿着棍子演练了一会儿。那小老虎等得不耐烦了,猛地扑过来,就想吃掉武松,可是被棍子挡住了。武松说:“唉,好险啊选”小老虎说:“Look,还有更险的呢选”武松二话没…  相似文献   

16.
仔细研读薛瑞萍老师《缺点,成就了英雄》一文,感想颇多。其一,教师有戏说武松之意。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武松打虎前的性格特点时,用了“自负”一词,且“摇头晃脑”引起“众笑”。又如在总结武“松多疑”后这样说“:我们的武二郎提着哨棒,兴致勃勃地上了山冈。”言语中透着对武松的调侃。学生在这样的情感基调下理解武松,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难矣!其二,教师有断章取义之嫌。《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对武松这个人物的理解、判断也应通观整篇小说,不能把该文孤立于原小说之外。姑且不论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武松形象,单就教师引领学生总结的“…  相似文献   

17.
话说这武松离开了宋江,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特区地界。这阳谷近年来修了一条“商业步行街”,人来人往,把个阳谷搞得繁华极了。此时正值晌午,太阳毒辣,由于臭氧层的严重破坏,使武松起了一身日光疹,又痒又痛,又饥又渴,正想找个五星级宾馆睡上一觉,但死活找不着。正自沮丧时,忽然看到前面不远的山冈上挑着一杆酒旗:三碗不过岗。武松  相似文献   

18.
景阳冈新编     
多媒体投影:秋天的山冈,山脚下有一高档酒家,酒旗上有“三碗不过冈”。(礼仪小姐两边立)老板:(唱)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自咱的手。好酒———各位姑娘小伙,爷爷奶奶,大老爷们,承蒙大伙扶持,今儿个本店开张啦,以后还望大伙多多捧场!武松:(唱)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身穿古装上)嘿嘿嘿呦嘿嘿……礼仪小姐:欢迎光临!老板:哎呀!这不是打虎英雄武松吗?里边儿请———武松:(疑惑地)您?老板:怎么,不认识我啦!真是贵人多忘事呀!想当年,打虎英雄武松您在我开的小酒店喝了18碗酒,醉上景阳冈,三拳两脚就把那只祸害山野的大老虎打死了。武松…  相似文献   

19.
许多人都知道历史上确有武松其人,那么这位武松真有打虎之事吗? 据《临安志》记载,武松原在杭州当都头,后升至提辖。奸臣蔡京之子蔡鋆(音均),虐政殃民,世间怨声载道,老百姓贬称为“蔡虎”。武松闻其劣迹,怒极,一次乘蔡外出之机,将其打死。但蔡均的随从打手很多,武松寡不敌众,不幸被捕,后死于狱中。  相似文献   

20.
第二节同义形式(接上期)(二)从语法和修辞的角度看同义形式传统语法分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汉语没有形态变化,从词、语,到句,组合构造的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我们可以着重观察句法的变化。以“武松打死了老虎”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句子为例,它的变化简直可以使人眼花缭乱。原句:武松打死了老虎。1.武松把老虎打死了。2.老虎被武松打死了。3.武松是打死老虎的。4.老虎是武松打死的。5.老虎是被武松打死的。6.打死老虎的是武松。7.武松打死的是老虎。8.被武松打死的是老虎。9.武松怎么不是打死老虎的呢?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