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天,下校调研,听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女教师上的一篇传统课文《晏子使楚》。因为提前一天打了招呼,她做了较充分的准备,课堂设计力求创新,情感投入很足,节奏把握得也不错。教学过程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美国总统布什2008年12月14日风尘仆仆、不远万里来到伊拉克,进行他任期内最后一次告别访问,不料却在记者招待会上当众遭到皮鞋袭击。在阿拉伯文化中、用鞋子打人是对客人的最大羞辱。据法国媒体报道,布什当天在严密的保护下乘车穿过黑暗的巴格达街头,匆匆抵达马利基官邸。这是他第一次在伊拉克戒备森严的军事基地和绿区之外行动。在布什与伊拉克总理马利基举行新闻发布会的时候,一名叫扎伊迪的电视台记者突然站起来,一边把他的鞋扔向布什,  相似文献   

3.
在读了《闻鞋事件》这篇文章后,我觉得“B”同学懦弱的行为很不好。他甘于屈服在“A”的暴力压迫下,而不敢去反抗,在我们当今的这个社会上,这么懦弱对他自己是很不利的,也是对那些欺负他的人  相似文献   

4.
蔡晓燕 《班主任》2013,(11):23-25
她,上课坐得端正,但目光却不知飘向何处。她,每次作业总是最后上交,且错误百出。她,抽屉、书包里乱糟糟,我总要帮她好好整理。她,活动时总默默站在一旁,我总是热情邀请她来参加。“我不是读书的料!”一天,我主动找到小娜谈话,可她始终低着头,一声不吭。此时,我意识到自己的直接可能引起了孩子的反感,让她产生了抵触心理。于是,我决定换个话题——“小娜,你的辫子谁扎的?这么漂亮。”我问道。  相似文献   

5.
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从文本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首先要紧扣文本,营造审美氛围,拓展学生阅读的宽度和广度;第二,充分感知文本,与文本尽情对话,挖掘学生阅读的共鸣性和深刻性;第三,潜心阅读文本,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阅读的探究性和创造性;第四,品味文本的"美",感受经典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的趣味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读出发现"是让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指向独立思考和富有主见的阅读。这是一种阅读能力。"读出发现"不仅尊重儿童的天性,而且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遣词造句、编者意图等不同视角,运用比较、逆向思考等方法培养学生"读出发现"的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诸葛亮在《将苑》中指出:"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有时,面对"强悍"的学生,班主任示"弱",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的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相似文献   

9.
陈晚林 《江苏教育》2007,(11):46-46
读着案例,我想起了作家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我很重要。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远方……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我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把目光聚焦于那些重点的实词,重锤猛打,但是,有些貌不惊人的虚词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我们也敏锐地发现并以此为巧妙解读文本和进行教学设计的切入口,常常能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何炅 《中学生百科》2012,(36):51-52
有时也要放过自己何老师,我现在很苦恼,上了高三以后发现由于以前不认真学习,没有打好基础,结果现在学习很吃力,看着同学们的学习速度效率都很高,可我却越着急越手忙脚乱,要补的实在太多了,好恨自己啊!——蒲公英不想飞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名乘客上了出租车,并告诉了司机自己要去的目的地。然而,出租车司机却问:“先生,您是选择走最短的路,还是选择走最快的路?”乘客不解,问题:“最短的路,不就是最快的路吗?”司机解释道:“当然不是。现在是车流高峰,最短的路交通正拥挤,  相似文献   

13.
曾听人讲过这样一则故事:一名乘客上了出租车,并告诉了司机自己要去的目的地。然而,出租车司机却问:“先生,您是选择走最短的路,还是选择走最快的路?”乘客不解,问道“最短的路,不就是最快的路吗?”司机解释道:“当然不是。现在是车流高峰,最短的路交通正拥挤,弄不好还要堵车,所以用的时间肯定要长。你要有急事,不妨绕一点道,多走些路,反而会早到。”乘客这才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14.
基于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及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认知规律,我尝试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通过"角色体验"的策略,引领学生深入走进文本,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实现生生、师生、文本及作者的有效对话,以此提高高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长兴 《天津教育》2013,(15):20-22
拿“习惯”当由头儿,原因有一个,老问题遇上了新情况。本来大家已经非常认可的“习惯”,却“遭遇”了尴尬的悖论:一面是在论文里多了很多“重要”,一面是在现实中少了不少“重视”。有些人还“矫情”:论文是论文,现实归现实。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在"教"上费心思,在"做"上花力气,却很少引领学生在"读"上下功夫。很多人只强调教师要钻研教材、解读文本,而没有强调让学生走进教材、读懂文本。长此以往,学生"读"数学的能力日益退化,终将难以真正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活,促进知识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17.
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我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小学生的教育的重心莫过于行为习惯教育,重中之重则是学习习惯的培养。而语文习惯的培养则围绕三维目标从听、说、读、写方面展开。在不断的实践与积累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习惯对人有很大影响,甚至影响人的一生。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正如魏书生所说:习惯的培养往往比教法更重要,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习惯养成之日,便是教学成功之时。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9.
韩宇 《辅导员》2014,(2):57-57
本学年,笔者新接手一个五年级班,班里一部分学生字迹潦草,完成作业拖沓,正确率也不高。怎么才能尽快改变学生的现状呢?在全校"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共同行动中,结合课堂实践,笔者不断摸索方法,想出了一些小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文本解读是怎么教变为教什么的必经之路,教师只有深入文本,才能准确地选择教学内容。而教师如何深入解读文本呢?即我们如何做到文本解读的进去呢?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为例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