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洪海 《新闻窗》2007,(1):99-100
《燕山夜话》的作者邓拓同志,1912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就酷爱文学艺术,十八岁时参加了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37年到达解放区后,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晋察冀新华总分社社长。解放后先后任《人民日报》社长、总编辑和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等职。1966年文化大革命被迫害至死。  相似文献   

2.
张洁 《青年记者》2009,(22):89-90
邓拓(1912年~1966年)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在主持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期间,他在《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上开设杂文专栏《燕山夜话》。  相似文献   

3.
邓拓(1912.2-1966.5),福建闽侯(今福州)人,我国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作家.原名邓子健,曾用名邓拓洲,笔名邓君特、邓云特等.  相似文献   

4.
邓拓是1949年8月间来到人民日报的。他来了以后,从9月开始上夜班、看大样。邓拓在《人民日报》的事业就这样开始了。在《人民日报》的创建和发展历史上,他的贡献是永远不会磨灭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通过对邓拓本人的研究及对《燕山夜话》的研读,论述邓拓和《燕山夜话》诠释的副刊理念,提出“副刊是新闻与文学的结合”这一观点,并通过引证对这一观点进行基本阐述。  相似文献   

6.
张暄 《新闻世界》2011,(5):140-141
邓拓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无产阶级报人,主编过《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前线》等报刊,提出过很多有价值的新闻思想。《燕山夜话》是他应《北京晚报》之邀开设的知识性杂文专栏,后汇编成册。它虽不是新闻,但却体现着邓拓先生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即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联系群众和用丰富的知识去办报。  相似文献   

7.
8.
东北一家市级电视台的记者.两次赴四川沱江采制专题.攀谈中获知她操持着一档栏目叫《回家》。我问其收视率如何.算不算品牌栏目?老百姓买不买账?她有点语塞并略显尴尬。我说,你回家吧,只有你先回了家,节目才能回家,只有在你们辖区和频道覆盖范围内重新定位,谋划选题,节目或许能够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9.
1948年9月18日,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第一期《人民前线》报,在山东曲阜孔夫子的故乡诞生。  相似文献   

10.
《燕山夜话》作为出版界的一个精品是普通读者的共识。作者在他的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渊博的历史知识、成熟的政治远见和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文风,成为杂文界的骄傲。我们拨开大量的装帧华丽、立论新潮的文化出版物,重新拣出原汁原味的《邓拓散文》(人民日报出版社,1980年版),发现它的真知酌见对于我们端正对一些艺术问题的基本认识,对于报纸建立与倡导一种好的文风,对于巩固和发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创立与形成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新文化,都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拓与《老百姓》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一家市级电台记者两赴四川沱江采制专题.攀谈中获知她操持着一档栏目叫"回家".我问其收视率如何,算不算品牌栏目?她有点语塞并略显尴尬说:"我倒也不愿意这样跨江过河的瞎折腾.问题是似有那么个潜规则,被采访的人物越出名越好,官职越大越好,外来的比本地的好,凶猛爆料比平铺直叙好,天崩地塌比五谷丰登好."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发挥传统优势,形成新的品牌影响力,是党刊转型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刊《前线》杂志通过精确的品牌定位、精心的内容建设、精细的品牌服务、精到的品牌经营,成功培育了党刊新媒体品牌——《前线学习手机报》,为党刊走媒体融合发展道路开创了新路。  相似文献   

13.
楼忠苗 《军事记者》2005,(12):30-31
2002年1月11日,伴随着《人民前线》报改为周五大报,《本报调查》专版在这一天呱呱坠地。至2004年年底,该版已走过了三个春秋。三年来,在诚惶诚恐中起步,在步履蹒珊中成长,在不断改进中提高,59个专版,59篇稿件,凝聚着领导的鼓动,凝聚着读者的呵护,凝聚着编者的心血。从第一期《入世,军人准备好了吗?》到第五十九期《狙击非健康文化信息渗入军营》,  相似文献   

14.
李虹 《新闻传播》2005,(10):36-37,39
《环球时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办的子报,它立足于国际新闻的报道,快捷翔实地报道全球热点新闻,准确及时地评论重大国际事件,生动活泼地反映多彩世界。自1993年至今,创刊十余年来,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视角、深度的解读等鲜明特色,为广大读者开启了一扇通往国际知识的大门,  相似文献   

15.
刘学洙 《新闻窗》2006,(4):76-78
上世纪80年代末,有一次贵州日报邀请报社的老领导回来聚会,请他们谈谈传统,指点工作。会上提起—件事:1953年,因在报纸上开展批评遇到些困难,编委会写了一份《关于反官僚主义、反命令主义、反违法乱纪斗争问题向贵州省委的请示报告》,并抄送中央宣传部、《人民日报》、西南局宣传部和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省委分管宣传的负责同志看到后,认为报社这样做是无组织无纪律。为此,省新闻口和省委先后开了几次专门会议,对报社负责同志进行批评。围绕这件事,  相似文献   

16.
伴随人民军队80年前进的铿锵足音,军队新闻事业一路走来,高歌猛进,在党的新闻史上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一切历史都蕴含着启迪,一切史实总在告诉未来。80年的人民军队新闻事业,折射出的新世纪新阶段军事新闻宣传的大势是什么?本文试从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的宣传发展史,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晋察冀日报》的前身为《抗敌报》,创刊于1937年12月11日,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创办,1940年11月7日,该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由邓拓担任主编。1948年6月14日,《晋察冀日报》宣布终刊,翌日与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日报》合并,改组出版中共华北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即如今的《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持续办刊近12年,在宣传党的革命路线方针、调动群众革命积极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天堂,图书馆的模样——读博尔赫斯《巴别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尔赫斯,阿根廷著名诗人,作家,曾在公共图书馆工作并任职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图书馆,作为实体或者作为喻体,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以图书馆为主题的,主要有小说《巴别图书馆》和诗歌《关于天赐的诗》。论文以图书馆为支点,从题目、情节、哲学蕴意等方面对《巴别图书馆》加以解读;并依据《关于天赐的诗》,阐述博尔赫斯的图书馆世界。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19.
袁鹰 《出版史料》2006,(4):79-79
我从1945年底在上海开始断断续续当了两三年报社记者和编辑,1949年5月上海一解放就到《解放日报》工作,1953年初奉调北京入《人民日报》文艺部,直到1986年底离职,至今仍在报社领取退休工资。除了十年动乱中在“牛棚”和“五七干校”先后占去些年月外,大半生都与笔墨剪刀糨糊为伴。20世纪是个伟大时代。我这样一个渺小平凡的人,能生在这个时代,亲历世纪的种种狂风骤雨、烈火严霜、月暗花明、天崩地裂,应该说是一种幸运,一种机缘。吴祖光先生名言“生正逢时”,我深有同感。报纸工作虽然还不能说完全处于风口浪尖,漩涡中心,但也绝不是也不可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切实贯彻面向基层、面向战士、为基层士兵服务的办报宗旨,各军区军兵种报纷纷开设以士兵为主要读者对象、由士兵采写、反映士兵生活的专栏。创办于2002年1月的《人民前线》报《兵写兵》专版,坚持“写兵、兵写”的风格和定位,所采用的稿件主要由士兵采写,让战士的形象直接展示在各级领导的视野中。专版不仅得到了基层官兵肯定,也引起了各级领导机关的高度关注,并获得“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评选”二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