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12月1日是世界预防艾滋病日,早在11月底各种宣传活动就开始在各家媒体上展开,其中最被人关注的是一张贵州某"艾滋女"和她的丈夫手捧结婚证书的照片,与此相关的信息都被炒得沸沸扬扬,从男青年的真情表白到双方父母的态度,还有传言濮存昕做了证婚人等.而<楚天都市报>在第20版上转载了11月28日的<北京青年报>的一段话,标题是<别把‘艾滋女'炒成‘明星'>,文中说:"众多记者顶着寒风,在火车站恭候"艾滋女"到来,那架势几乎比迎接港台娱乐界大牌明星有过之而无不及,媒体作为社会公器,有责任通过采集和披露信息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但‘艾滋女'和她的男友并不是公众人物,他们虽‘有幸'作为典型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的关爱,他们的隐私权仍应得到尊重,如果媒体把他们炒作成家喻户晓的明星,很难说不是对他们的另一种伤害."  相似文献   

2.
维护新闻真实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随着当前信息源的日益多样和信息量的迅速膨胀,面对大量来稿,不可能在采访现场的编辑如何识别、剔除来稿中的虚假成分?根据笔者的体会和经验,编辑作为新闻媒体识假堵假的"把关人",不仅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努力提高政治素质,还要学会"望、闻、问、切",去伪存真。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发生现场,一名记者急匆匆地用手机口述现场实况,间歇拍下几张照片,同时用手中的DV录下一段不长的视频。几分钟,甚或几秒钟后,记者的口述文字出现在互联网和手机上,人们同时还看到他拍下的照片和录制的视频。今天,这样的场景不再只是想像。前不久,《广州日报》推出滚动新闻部。滚动新闻部记者不断与在现场采访的前线记者连线,将最新消息在网站等多个平台上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滚动发布。同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已经覆盖了无线、宽频、户外等领域,近500名编辑记者被要求随时向集团网站供稿,未来,其记者还将随时在街头公共视频上"出镜",现场播报新闻。媒体形态的变化也使媒体对记者的要求随之改变。记者的"多媒体意识"和"多媒体技能"正成为必不可少的素质。在这一背景下,做多媒体记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在心理上、技术上做好哪些准备?记者的"多媒体意识"如何培养?  相似文献   

4.
在灾难面前,公共传媒应是社会中的第一瞭望者。于是,新闻界面临着一个考验,那就是灾难报道与新闻伦理的课题——如何突显情感基调和人情关怀?如何处理新闻性与道德伦理?如何在满足知情权和保护隐私权之间作出合理的选择?这就要求记者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将新闻做成"心闻":通过报道在受众和遭受灾难的人之间建立一条感情的纽带。  相似文献   

5.
11月8日,新中国第八个记者节。作为一个工作节日,更多的是提醒我们记者的责任和使命。记者是忠实记录历史的人,是揭示事实真相的人,是正确引领社会的人。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继续让这些践行职业理想,追求事业成功的优秀同行走上前台,这期选择了"执着"——那些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专注于某一领域深入采访和写作的记者们。"田坎儿记者"罗成友十多年来每年基层采访的时间300天以上,见报稿件中90%是在农村现场采写。朱海燕走过全国7.3万公里铁路线,24次南下"京九",连续8年在3000多来的高原上跟踪青藏铁路。还有更多记者默默无闻倾毕生心血跟踪和研究某一个领域、某一项运动、某一个方面,堪称专家。他们付出职业热情,既辛苦,又享受着自己的选择。这些记者对他们所关注的领域有怎样的理解和认识?为何能长年累月地沉下心来调研、思考?怎样从"司空见惯"中保持新闻敏感?如何在"专"的同时保持宽广的视野,处理好"专"与"杂""点"与"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山西繁峙金元宝案中,4家媒体11位记者受贿,声讨之声犹在,而如今"封口费"事件又起.山西霍宝干河矿难,真假记者排队领取"封口费",炒得沸沸扬扬,令新闻界蒙羞失色.不仅伤害着民众的信心,也刺痛着每个有良知的新闻人……  相似文献   

7.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传统手段.笔者在档案馆从事查档接待的工作实践中,将"望、闻、问、切"灵活运用,使之成为利用接待的四步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11月8日,新中国第八个记者节。作为一个工作节日,更多的是提醒我们记者的责任和使命。记者是忠实记录历史的人,是揭示事实真相的人,是正确引领社会的人。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继续让这些践行职业理想,追求事业成功的优秀同行走上前台,这期选择了"执着"——那些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专注于某一领域深入采访和写作的记者们。"田坎儿记者"罗成友十多年来每年基层采访的时间300天以上,见报稿件中90%是在农村现场采写。朱海燕走过全国7.3万公里铁路线,24次南下"京九",连续8年在3000多来的高原上跟踪青藏铁路。还有更多记者默默无闻倾毕生心血跟踪和研究某一个领域、某一项运动、某一个方面,堪称专家。他们付出职业热情,既辛苦,又享受着自己的选择。这些记者对他们所关注的领域有怎样的理解和认识?为何能长年累月地沉下心来调研、思考?怎样从"司空见惯"中保持新闻敏感?如何在"专"的同时保持宽广的视野,处理好"专"与"杂""点"与"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东生 《传媒》2001,(12):10-11
本人虽然作了十几年的记者,但说起记者的职业道德来,还是觉得无处下手,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对记者的职业道德会有什么更高的要求呢?倒是亲身经历过的两件"小事",为笔者对时下的记者道德建设提供了一个认识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李娜获得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威力大到把国内媒体"炸晕",引起媒体的集体"失态",随之而来的是:媒体疯狂报道、起哄造"神";感情用事、无原则地报道和捕风捉影式地分析与评论等. 媒体的反应与表现 1.标题 李娜就像一个魔法师,在北京时间6月4日晚她夺得法网冠军后,国内媒体界的记者和编辑一夜变成了.一根筋",变成了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徒弟,使用同一种方法、同一种逻辑.  相似文献   

11.
人才辈出、星光灿烂的“发光体”每天都被竞争激烈的新闻媒体所关注,近日有颗“神童星”和“影视星”就俨然成了记者“抢新闻”的追逐目标。所谓的“神童星”是只受过一个月的正规教育、14岁就考上北大研究生的王大可;“影视星”则是身患晚期肝癌刚刚做完了肝移植手术的著名演员傅彪。如果说新闻人物是拿来被“炒”的话,二位就分明是被“炒”得煳锅的“猎物”。据9月7日《城市快报》报道,当记者向刚刚结束体检的王大可表明身份、希望能跟他聊几句时,没有任何先兆,大可竟然撒腿就跑。记者穷追不舍经过多时守候,傍晚终于在大可的寝室见到了王大可和他的父亲。警惕性极高的大可一见有陌生人进来,就立刻躲进寝室内的卫生间。直到采访结束,大可始终不肯出来,并在洗手间里大声喊道:“我每天要学11个小时,很辛苦,你们不要再来找我了!”情绪很激动,其父也表示:“这是最后一次接受采访。”而此前的另一家媒体报道,也有这样一个细节描写:当记者敲他的宿舍门时,他问:“谁呀?”然后打开一条门缝,经过交涉得到他的允许才能进入他的宿舍。王大可并非“呆子”还是个孩子,他有资本和能力“撒腿就跑”,但与其相比,病情暴发得异常突然的傅彪就“跑”不动了。据报道他的父母因年老体弱早于他...  相似文献   

12.
一 "这是炒芹菜啊,还是猪肉芹菜?有你们这么开饭店的吗?" 11月2日,北京市丰台区芳古园小区的一家饭店里,一位女食客对服务员的大声责问,引来周围食客的一片关注.  相似文献   

13.
从今年5月1日起,<大连日报>女记者孙剑上街擦痰.她走到哪里擦到哪里,因此她上了央视"新闻联播"节目.那么孙剑为何上街擦痰?是为了制造新闻、引起轰动,借此扬名么?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4.
毕岚 《新闻记者》2007,(5):42-43
2006年底,一封神秘邮件和几张人影模糊的照片,又把各都市报娱乐新闻版的记者和编辑“炒糊”了一回。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再来个“回放”,或许可以看得更清楚些:  相似文献   

15.
说起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生产图",年纪大的读者一定会有印象,那是1962年4月我国发行的一套面值为一元人民币上的图案.图中女拖拉机手的原型就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1950年被选为全国劳模,受到了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如今,她在哪里,生活得怎样?2013年春节过后,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梁军老人. 老人身体状况不错,和老伴生活在一起,住在哈尔滨市一处小区的楼房里,虽然已年近九十,但记忆力非常好,说话声音响亮,思路清晰.作为老劳模代表,偶尔出席一些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16.
"张悟本养生骗局"、"贵州关岭107人被埋"、"湖北上访打错门"、"产妇肛门被缝事件","南京大爆炸"、"吉林化工桶落江"、"记者仇子明遭全国通缉"等热点新闻,轰动一时,牵引着受众的视线.这些新闻有的是外省市的,深圳特区报仍然立刻锁定,迅速见报;然而,有些热点新闻虽是深圳本地的,报纸却反应迟缓,慢了一拍.其因为何在?报道的障碍在何处?  相似文献   

17.
<长江商报>记者姚海鹰因为发表了一篇题为<一起侵犯商业秘密罪事件的调查>,质疑了武汉江岸区检察院介入一起案件的诉讼程序及关键证据等问题,让该院检察长张振国怒不可遏:"是谁给记者提供材料的?给我好好查!"转眼间,记者成了"贪污犯",遭到江岸区检察院的非法传唤.  相似文献   

18.
在采访中,记者特别要注重挖掘那些隐藏在大量新闻事实中的、有起因有悬念有结果的事件,这就是记者的"事件意识". 怎样强化"事件意识"? 记者有没有"事件意识",对采访对象的体现、对新闻素材的挖掘都会呈现很大差异.如何强化新闻采访事件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记者:据了解,您从以《笼中》为主题的500多张照片中精选出45张,最终筛出12张送"荷赛",您的组照编辑思路及镜头表现、色调处理思路是怎样的呢? 郑晓群:组照《笼中》的第一张照片,是在2011年4、5月份去温州动物园采访时偶然拍摄的.当时,我在温州动物园采访结束后,还有点时间,就在园里转转.园内只有一只长颈鹿,比较孤单,我当时就拍了.回来将照片导入电脑,处理成黑白照片时,我感觉这照片有点意思.为什么呢?孤寂!  相似文献   

20.
在"炒作"一词泛滥成灾的今天,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媒体绝不是某些人别有用心地宣扬的是什么"社会公器",不能简单地"无所不闻"、"言无不尽"。在现代媒体的日常运作中,在新闻的生产过程中,有时还必须做到有所"不闻"。有所"不闻",应当是尊重新闻规律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信息公开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大趋势下,新闻报道必须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及时提供重大事件的事实真相,让媒体服务的对象在第一时间了解事实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然而,新闻毕竟不同于信息的全部,虽然两者都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的特征,但新闻是适合公开发表的,媒体传播的是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事实,而有些信息并不公开,甚至属于机密,与公众必然是"绝缘"的。对于这样泾渭分明的区别,媒体只能有所"不闻"而不越位披露,只能循规蹈矩而不明知故犯,不可无限度、无原则地"有闻必录"。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在"有所不闻"上表现得非常突出。当媒体从业人员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时,就会冷静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