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区位问题是地理学科重要知识之一,它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且还可以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从高考命题规律来看,考查工业区位问题主要有5种设问类型,都是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来分析的。一、分析某工业区位的最佳选择工业区位的选择特别重要,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或接近原料产地,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等,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取最高利润。即工业区位最佳选择应遵循"最低成本"布局原则。例题1:假定工厂选址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如下图,0点到M_1、M_2产地与N市场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问题。(1)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要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_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_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  相似文献   

2.
李密 《地理教育》2011,(4):15-17
一、知识构建 1.课程标准解读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工业区位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从经济因素考虑,工厂往往需要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益,因此工厂选址要考虑原料、劳动力、能源、地价、运费、市场、技术等多种因素。从社会因素考虑,优惠政策和良好的基础设施能降低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也是一些外资企业选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一、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时间线索:在工业发展的早期,原料、燃料、劳动力数量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如早期钢铁工业以燃料(煤炭)为主导因素,继而指向原料(铁矿石)附近,并需要大量劳动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料、燃料和劳动力数量等影响逐渐减弱,钢铁工业重视劳动力素质,转向市场布局。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素质、信息通信网络、旅游、环境标准和文化环境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4.
一、工业区位的三种题型 1.对某工业区位的条件进行评价 分析评价某工业区位的条件时,首先考虑影响某工业的区位因素,根据工业对各区位因素的要求,遵循使工厂取得最好效益的原则找出不利和有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高梅 《地理教育》2007,(1):46-47
一、工业区位的三种题型 1.对某工业区位的条件进行评价 分析评价某工业区位的条件时,首先考虑影响某工业的区位因素,根据工业对各区位因素的要求,遵循使工厂取得最好效益的原则找出不利和有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杨振昌 《历史学习》2003,(11):19-19
工厂设在什么地方,需要考虑的因素在地理上叫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环境等。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由于各个时期工业对于不同区位因素的要求不同,也形成了各种区位的工业城市。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由于蒸汽动力代替了水力,使工厂能远离河流峡谷,在煤、铁产地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形成和发展起一批新的工业城市,使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煤铁复合体”型的工业布局方式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的工业中心都分布在英国,…  相似文献   

7.
一、经济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从经济效益看,选择具有明显优势的区位即最佳区位,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理想区位应具备的条件是水源、原料和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市场前景广阔等。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理想的场所很少,这就要求决策者要切合实际、因地制宜,把工厂建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即最具吸引力的区位(一是表示优先考虑的区位.二是表示该工业类型区位的趋向)。一般工业区位选择具有一个明显的主导因素,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工业指向(如下表)。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理论根据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假定只考虑运费因素,工厂偏向运输费用最低的区位。假定铁路是唯一的运输手段。以吨千米(运输货物的重量与运输距离的积)之大小计算运费。原料指数(原料指数=消耗的原料、燃料重量/产品重量)越高,则运费越高;原料指数越低,则运费越低。设 M_i 为原料指数。若 M_i>1:说明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只有部分重量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余重量转化为废渣。原料指数 M_i 越大,原料运输费  相似文献   

9.
一、深入剖析基础知识1.工业区位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应把握综合性原则与主导性原则。工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地形与气候);经济因素(资源、能源、市场、交通运输、通信、农业基础);环境因素(减少三废污染);科技因素(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图 1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 1,回答 1~ 2题。1 区位选择与图 1所示发展阶段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A 钢铁工业  B 化学工业C 纺织工业  D 电子工业2 图 1反映出 ,对该种工业区位的选择A 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B 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C 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D 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图 2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 2 ,回答 9~ 11题。9 图 2中a、b、c三地气压P相比较A Pa>Pb>Pc  B Pa<Pb<PcC Pb>Pc>Pa  D Pb<Pc<Pa10 当图 2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 ,我…  相似文献   

11.
<正>1一个错误的推断把两个不相似的直角三角形分割,使一个三角形所分得的两个三角形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所分得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苏科版九年级数学把该问题作为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编入教材中.文[1]通过对学生思路的分析及纠正,获得在一定条件下的一种分割方法,从而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存在这样的分割:分割后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钝角三角形都相似,即:如图1,当α+β<90°时,存在这样的分割,否则不存在这样的分割.这是个自相矛盾的  相似文献   

12.
一、记住四个命题一个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三个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二、掌握四种题型题型1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相似文献   

13.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成对顶角,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叫做对顶三角形.如图1,△ABE 和△CDE 就是对顶三角形.它有如下性质.性质两个对顶角三角形的其它两个内角之和相等.利用这一简单性质,可以简捷、巧妙的解决数学竞赛中一类复杂图形的多角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三个推论在解题中的应用介绍如下,供同学们参考.一、要点归纳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推论2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推论3三角形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相似文献   

16.
用初等方法寻求最短线路,是数学竞赛题中常见的题目。它能够测试参赛者的空间概念和想象能力。以下就几道竞赛题进行分析,探讨它们的解法规律。题一如图1,A、B、C是三个工厂,它们构成一个锐角三角形,需要在三角形内修一供气站,证明。当供气站对每两厂的视角相等时,所需铺设的管道最短(78年陕西省中学数学竞赛第二试题附加  相似文献   

17.
梁超 《初中生辅导》2011,(30):11-15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1)如果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相似文献   

18.
1.工业区位指向的类型有哪些? (1)原料指向型工业 原料地指向型工业亦即物耗高的产业部门,包括采掘工业部门、原料用量大或可运性小的部门.如原料开采、化纤、人造树脂、塑料、水力发电、钢铁、建材、森林工业、机械制造(部分),以及轻纺工业的制糖、罐头、肉类加工、水产加工等.  相似文献   

19.
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在测量和绘图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又是学习相似多边形和其他相似形以及三角知识的基础.它是“相似形”这一章书的重点.其中,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的证明又是本章的难点.下面着重谈谈三个判定定理的证明.在教学判定定理前,先复习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即,如图一,只要B_1C_1//BC,那么△AB_1C_1就和△ABC相似.这预备定理是证明三角形相似的三个判定定理的基础.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一: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已知:在△A_1B_1C_1和△ABC中,∠A_1=∠A,∠B_1=∠B.(图二)。求证:△A_1B_1C_1∽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称以双曲线上任意一点P与双曲线两个焦点F1、F2为顶点组成的三角形为双曲线焦点三角形.显而易见,双曲线焦点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三角形中的所有结论,在双曲线焦点三角形中肯定是成立的.另一个方面,由于双曲线焦点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因此必有某些特殊的结论.本文从三角形中某些熟知的结论出发,类比得出双曲线焦点三角形的若干新结论,旨在抛砖引玉,引导读者自主深入地对双曲线焦点三角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