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里所说的背景,指散文中显现出的背景,不包括文本之外的创作背景等。如同雁子翱翔需要高远辽阔的天空,散文的主体也必需自然天成的背景。注重散文的背景,会更凸现和深化散文的思想情感,也会使阅读者更深入文本的内涵,同时也让散文具有一种层次繁复、交错辉映而又天然生成的动态美感。而实际上,人们往往只把目光聚焦于散文的主体,常常忽略由散文背景带来的深层美感,也由此影响了对散文内涵的深切体味。初写散文者,更容易在主体上精工细描,而忽视布景设境,文章的内涵就难免孤立而肤浅。散文中的背景复杂多样,一文中往往是多种背景交叠呈现,相…  相似文献   

2.
电视散文是散文艺术与现代传播媒介——电视相结合而形成的新艺术样式,是将特定的散文艺术进行直观化、形象化地处理,并以电视载体来表现散文抒情写意的一种影视文学。它一般都采用超文本或复合文本的方式,即把散文中的场景拍摄成电视片,配上散文文本的朗诵,读者的视听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感受到深层次的情感,领略其丰富多彩、意蕴深沉的意境,达到散文美的最高享受。电视散文进入课堂,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得到明显改善,对散文的感受也能有更深刻的体会,可以说,电视散文是中学生感受散文美感的最佳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一篇散文就是一个艺术世界,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就是一个和谐的美感空间。从文本写作呈现的美的基本形态,文本画面的美感实现,文本解读的美感现实三方面解读《荷塘月色》。  相似文献   

4.
散文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主体。散文教学中的学习任务群设置要扣住散文文本特征,要基于对文本内容的正确理解,要注意任务设置间的逻辑顺序,要紧扣文本语言文字表达。  相似文献   

5.
人之所以为人,或许正在于人性固有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性。作家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命主体较之一般社会人似乎更具有其异样与多质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来自于作家即创作主体内在的生命,故而把握了创作主体的复杂内涵方可真正走进具体文本,了解潜隐于文本深层的多重意蕴。基于此,把握作者生命主体构成的多元与社会的整体关联也便成为切人文本的有效路径之一,新的发现与言说也可由此而开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人多注重文本的外部研究,而忽视对作家主体做深入、具象的解析,  相似文献   

6.
在散文写作中,场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艺术美感和表现功能,它不仅是写作主体用以抒情的意象,恰到好处地传达着写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情趣,而且还是散文意境形成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成分,散文中场面的积聚和揉合,促进着散文形成富有诗情画意和哲理谐趣的深邃意境。  相似文献   

7.
李燕 《教师》2012,(35):62-62
在高中阶段,散文占有比较大的篇幅,散文教学理应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但在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文本的不恰当处理,把散文鉴赏变成了对词、句的机械分析,把一篇优美的散文肢解成零碎的词句,导致散文课失去了美感,造成散文教学的一种缺失。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对散文教学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汤立英 《语文天地》2013,(11):19-20
散文教学一直是高中阅读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把握文字美感,挖掘字里行间的人文底蕴,获得丰富的文学滋养?笔者认为,文字是贯穿散文文本的精灵,只有从文字人手,解读其内在精神,才能带领学生体验到文本的意蕴所在。《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代表作品,这篇散文文字清冽,如玉如雪,美不胜收,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余光中的创作主张及艺术风格。现以此文为例谈谈散文教学中的文字解读策略。  相似文献   

9.
论文以近百年的散文文本和散文理论为依据,尤其是对近二十年关于散文本质与类型的代表性观点进行辨析后,认为凡创作主体运用与自己相关的种种题材,直接将自我的个性,情怀,观点等,以散体文句在较短篇幅中自由而又艺术地表达出来,进行多重真实主体的情思互动,且试图传达或改变现实精神结构者,都是散文,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可分为议论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兼类散文四种亚型。  相似文献   

10.
田浩东 《现代语文》2004,(11):17-17
散文是最见性情的文本样式,在与读者坦诚交流与对话中,作者将他的性情展观给读者品味,读者可以从中品味散文的"真",即作者感情的真,性情的真.情感内涵及其表现手段是散文解读的重要层面,它向读者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创立解释学文论的加达默尔说:"某个流传下来的文本成为解释的对象,这已经意味着该文本对解释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认为,在读者与文本的平等对话中,文本不是一个纯然客体而是一个准主体,它向读者提问并回答读者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与这个准主体的对话与交流中,深入到文本情感层面发观问题,透视情感内涵.及其表观手段.与文本、作者交流回答这些问题,是文本解读的关键点.有"人",指在情感层面发观问题;有"出",指就有关情感问题解读其内涵与表观手段.  相似文献   

11.
《怀念母亲》是“祖国在我心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笔耕一生、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季羡林以罕见的真诚,引用日记、散文中的语段.剖露自己的心路历程.抒发自己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没有赤子之心,无法写出这样披肝沥胆的文字。没有情感的投人,也无法真正领略文本的内涵。十二三岁的孩子.缺乏现实体验和背景认识,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散文是创作主体面对接受主体抒发情怀、感叹人生、诉说忧乐的艺术。散文的“真实”之感,首先来源于散文创作主体的真诚之心。这种真诚,不仅仅是能在散文中再现真实的自我,而且要做到说真话、言真情、展真性、道真趣,在审美层次上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引起读者的共鸣,发挥散文陶冶性情的美感作用。散文创作中所强调的真情,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真实,应把真实的情感写得情真意切,达到强烈感人的程度,要能找到“真挚”之点,只停留在一般真实的程度意义不大。另外,散文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注意情感的陶养,既要注意情感的深沉、真挚,又要注意抒情的度,不矫情,也不滥情,同时,还要使表达出来的情感合乎健康的审美情趣,不媚俗、低俗。  相似文献   

13.
李靖 《家长》2024,(8):149-151
<正>散文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用词优美、内涵丰富,总体呈现“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文本细读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将其应用于散文阅读教学,能改变学生浅层阅读的现状。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文本细读策略的使用,以文本为中心引领学生细剖文本内核,与文本建立深度关联,以此实现高效阅读。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基于文本细读的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价值,探究了散文文本细读的策略,旨在引领学生细致品读,提升学生对散文的深刻性认知与思辨性思考。一、基于文本细读的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81):46-47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高中散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避免知识的灌输,引导学生学会积极的探索和思考,使学生能够在探索和思考中发现散文的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作为教学背景,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阅读散文时感受到文本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导向,利用互联网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散文,增加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教师要优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渗透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将自己的情感与散文进行融合,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增强散文阅读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5.
曹禺的《雷雨》作为一部既具有可读性又具有表演性的剧本,以触及天地的视野和现实主义题材探究生命存在的奥秘,文本内涵丰富、情节交错并蕴含着宿命观。文章运用当下国内新型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对具体的台词、情境、角色书写等要素进行细读,发现曹禺一方面通过这些要素具体书写着“命运”的主题,另一方面也将自己的创作心理与社会背景融入文本,更增强了作品的宿命意识。在文本细读视角的整体观照下,宿命意识这一短语的属性已经逐渐从名词性过渡到动词性。它不仅是文本表现出来的某个观念,更是文本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挥着增强悲剧美感、扩大文本张力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6.
高考散文类文本阅读相关能力的培养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贯穿于日常的备考中,复习不但要有针对性,更需要重视平时的审题、品读文章、答题技巧方面的训练,这样就会轻松解决高考中的现代文中的散文阅读问题了。  相似文献   

17.
散文是诸种文学样式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文体.最少受到外来影响,被称为"国体散文".在华人散文中,对"茶"的书写为其他文体所罕见,可谓达到极致.本文力图通过对"茶"与"散文"关系的多维度考察,揭示"茶"与"散文"之间互为依存的形神关系,提出文学体裁本身也有独特个性,当书写主体与文本体裁的内在气质达到某种高度的和谐统一时,被书写的主体的审美价值和意蕴就得到最大化的彰显.文章进而从外部环境探讨了茶散文的盛衰与中华文化传统、社会背景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在散文常规教学或是鉴赏中,我们总是习惯性将文本中的语言知识进行串讲,重视文本细化、分解,将散文进行解构成字词、句子等,使得散文阅读丢失了原有的“神合”象征,“言”不成文。同时,我们一般会遵从“多多益善”原则,认为讲的多便是教的多,学生的习得知识便会多,教学效果便有所保障,殊不知,在忽略学生主体的情况下,进行逐字逐句的教学会导致学生习惯性让老师代为思考、对语文教学也不甚于心。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深化,越来越多的教学理论进入到教师的视野之中,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西汉的散文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西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的一个强盛时代,一个气势宏大、蓬勃向上的时代。这种时代精神,在西汉散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西汉散文除了具有文体自身的意义和内涵之外,更具有着十分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形成了它自身的特有特点。正因如此,我们研究西汉散文,应该将西汉散文的生成看作西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努力从其时的政治文化背景对作家主体心态和散文创作的影响来分析西汉散文的生成和发展状况,只有这样,方能阐明西汉散文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文本解读,狭义上,也称批评性阅读,是读者联系时代、社会背景等因素,对文本作延伸性阅读,理解文本思想内涵,并对文本意蕴做出评价。社会观念作为意识形态的低级形态,更接近社会生活,与时代紧密相连,对读者的文本解读的影响也就更为直接,它的渗入原因主要有社会观念特性因素、文本自身特性因素和读者因素三方面。其渗入表现也主要体现为:一是影响解读者对文本意蕴的需求;二是影响解读者的文本理解。总之,在文学文本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考察文本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其研究主体转向读者的解读因素的今天,考察文本解读与社会观念的渗入问题对现代文学欣赏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