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样的情况,在你家里是否经常出现?妈妈在指责孩子时,孩子辩驳道:为什么上次我这样做你是同意的,这次却要骂我呢?又或妈妈在称赞孩子乖时,爸爸冷不防走来浇冷水:“有什么好表扬的呢,又没得到小红花“。不知道父母听了孩子的回话和爸爸的冷言冷语有何感想?在教导孩子的时候,父母很容易态度不一致,或各走各的路,甚至朝令夕改,往往让孩子无所适从。我们来看一看以下问题,它可帮助你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一个双重标准的父  相似文献   

2.
开篇寄语“孩子为什么总是坐不住?”“家里买了很多玩具,可为什么新鲜劲儿一过孩子又哭着要买新的?”“孩子!为什么喜欢重复同一个游戏?同一个故事为什么反复让我讲?”“为什么孩子喜欢模仿?”“听说现在有一种右脑潜能培训班,能让孩子变成神童,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3.
小小粉刷匠     
小松鼠多多的爸爸、爷爷、爷爷的爸爸都是粉刷匠。多多从小就立志当一名最棒的粉刷匠。今天,多多爸爸出门了,多多一个人呆在家里看动画片。突然,传来“砰砰砰”的敲门声,“谁呀?”多多赶紧去开门。门外,雪花漫天飞舞着,兔奶奶围着围巾站在雪地里。“兔奶奶,快请进!您有什么事吗?”多多把兔奶奶让到屋里。“兔妈妈生下小宝宝了,我们想把兔宝宝的房间布置得漂亮一点,所以想请你爸爸粉刷一下。”兔奶奶告诉多多。多多为难地说:“可是我爸爸不在家……”多多真不忍心让兔奶奶失望,他眼珠子一转:“爸爸不在家,我不正好趁机露一手吗?既可帮助兔奶奶,又能让爸爸大吃一惊!”想到这儿,多多就对兔奶奶说:“兔奶奶,没关系,我来粉刷吧!  相似文献   

4.
我从上小学一年级时就有一个疑问:奶奶自己从来不过生日,可是每当家里其他人过生日的时候,奶奶却总是忙忙碌碌,把生日过得热热闹闹。这是为什么呢?到现在我也不明白。正巧,过几天就是奶奶的生  相似文献   

5.
每逢春节等传统佳节,我总是带着孩子和亲戚们团聚在一起。说实话,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他们对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几乎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对他们来说,这样的团聚可能只是意味着热闹吧。有一年中秋节前,我带孩子到超市里给家里的长辈选购礼物。没想到超市里人山人海,为了付钱排了两个小时的队伍。孩子问我:“妈妈,为什么这么多人买东西?”我说:“大家都是为了买东西送给亲人。”女儿不解地问:“为什么亲人们不能自己买东西呢?”我告诉她:“我们买东西,是为了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感谢。”趁排队时间,我跟孩子聊了一些我们小时候的事…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听到一些年轻妈妈这样恼怒地训斥孩子:“为什么你总是不听话?”“为什么每次下雨你靴子里都有水?”为什么……”的确,孩子调皮,令家长头痛,可是,很少有家长这样问过自己:孩子为什么会“调皮”呢? 一、生长发育需要“调皮”学前儿童心身发育是很快的,特别是学前期,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机能明显增强,身  相似文献   

7.
星期天,妈妈叫强强做完作业后帮助照顾一下瘫痪在床的奶奶,没想到强强硬邦邦地说“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天,我要出去玩,再说我又不会洗衣服、做饭。”儿子一句体谅的话也没有,妈妈很困惑:“为什么平时父母对儿子关怀得无微不至,现在却得不到他相应的回报呢?”这种困惑不止在一位家长心中产生。可是,有相当一些父母认为“对孩子的爱无需回报”,对孩子缺少尽孝责任的表现抱无所谓的态度。根据上海《家庭教育指导》对13个区县的23所中小学的抽样调查结果。至少有16%的孩子已经意识到“家长虽然很爱我,我对他们却很少想到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     
火车晚点妈妈 :孩子 ,为什么这么晚才回家 ?孩子 :这不能怪我。我们玩开火车 ,而火车晚点整整一个小时。住在哪里小孩子迷路了。“孩子 ,你住在哪条街上 ?”警察问道。“叔叔 ,我不住在街上 ,我住在家里。”记住自己的脸“爸爸 ,您记住自己的脸了吗 ?”“记住了。咦 ,你问这干什么 ?”“我把您刮胡子用的镜子打碎了 !”互不干扰“爸爸 ,您一定要给我买一只鼓。”“不行 ,你打鼓时会干扰我工作的。”“不会的 ,爸爸 ,我等您睡觉时再敲。”凑数“什么动物四条腿 ?”“猫、狗、牛……”“还有呢 ?”“两只鸡”。迷信比尔回到家里 ,妈妈问他 :“…  相似文献   

9.
亲爱的爸爸妈妈:此时的我正坐在您们身旁写作文,可是您们却不知道我在写什么,这让我很伤心。据我了解,其他同学在写作文的时候,他们的父母一定会很关心地问:“孩子,写些什么呢?”可是您们却从来不管我。当其他孩子的作文得奖时,他们的父母一定会欣喜若狂,可您们却看也不来看一下!每次,当我诚心邀请妈妈来欣赏我的作文时,总会遭到拒绝,您们知道我有多难过吗?妈妈,我知道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众一点,都希望孩子是自己的骄傲,但我希望您不要再拿我去和别的孩子比较了。爸爸,我一直视您为榜样,可是现在我不知道您还值不值得我学习了,因为…  相似文献   

10.
熊奶奶家里有空余的房间,房子后面还有一块大大的空地。她想:“我为什么不办个托儿所呢?”于是,熊奶奶挂出了一块“熊奶奶托儿所”的牌子。可是,半个多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一个小孩子来上托儿所。“一定是我老了,没有准用得着我了。”熊奶奶想。  相似文献   

11.
奶奶的日记     
1983年4月15日我的小孙孙刚刚爱听故事,爱学解放军“打仗”,爱观察小动物……他对周围环境极感兴趣,经常提出许多问题来:“奶奶,蚂蚁是好的还是坏的?”“什么叫做地球?”“树叶为什么落下来?”“船为什么不会沉下去?”“天为什么会下雨?”等等。今天他一边吃棒冰,一边抬头问我:“奶奶,棒冰为什么是冰凉的?”我又被他的问题问住了。我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由此我联想到: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了,他们所感知的周围一切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好问。我们要正确回答孩子提的问题,这不仅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还能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肩负着教育孩子重任的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多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给孩子一杯水,自己不仅要有一桶水,还应该是长流水。只有这样,才能教好下一代。  相似文献   

12.
心理抚养的第一步是情感抚养,可是令许多家长困惑的是: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养起来的孩子有一天突然让他们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敌对,那么可怕……有的孩子在父母看来一直挺老实的,怎么有一天就让警察找到家里说“他参与抢劫了”?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可是有一天怎么就因为说他几句居然自杀了?有的稍不满足他就离家出走?记得一位出走孩子的母亲就发出这样的疑问:“前两天我和他出门过马路时他还拉着我的手,怎么到学校后(是寄宿学校)就出走了呢?我真搞不清……”为什么那么爱他们,他们还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13.
惩罚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惩罚你吗,阿瑟?”“不知道,爸爸。”“因为你打了比你小的孩子。”“可是我比您小呀,您为什么要打我呢。”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孩子上学后,亮晶晶的眼睛变黯淡了?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现在竟提不出问题了……今天的少年儿童,离得最近的是学习和教育,但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有创新性并令学生愉快和自信的教育究竟离他们有多远?  相似文献   

15.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妈妈,我真的是您的好宝贝吗?您的很多做法为什么让我想不通呢?  相似文献   

16.
快乐的多多     
爸爸:“你知道我为什么先吃轮子妈妈:“多多,如果这辆汽车是巧克力做的,你先吃那一部分?”多多:“轮子,这样汽车就开不走了。”惩罚爸爸:“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惩罚你吗?”多多:“不知道,到底为什么呢?”爸爸:“因为你总是欺负比你小的孩子。”多多:“可是我也比您小啊,您为什么还打我呢?”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轧死一只鸡。司机跳下车问旁边的小男孩儿:“这只鸡是你家的吗?”小男孩儿回答:“一切都很相像,不过,我们家的鸡好像没这么扁。”轧死一只鸡1钢笔与将军2老师:“大卫,你怎么上课不带钢笔?你想一想,会有不带枪上战场的军人吗?”大卫:…  相似文献   

17.
编辑老师:你好!我的孩子亮亮在家里是个地地道道的懒孩子,什么事情都是我帮他做,家里人跟他提了多次意见,他就是不改;我到学校找老师寻求协助,可是老师说他在学校里是一个十分勤劳的孩子,是老师的小助手,同学们心中的小榜样。我迷糊了,这个孩子怎么在家一个样,在学校又是一个样啊?亮亮妈妈亮亮妈妈:您好!看了您的来信,了解了您现在的困惑,孩子为什么会在家和在学校的行为完全不一样呢,这很令您费解,对吗?像亮亮这样在家里很懒,什么事情都是大人代劳的现象在现在的孩子中是很普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因为:一方面,过度的宠爱造成孩子的…  相似文献   

18.
问:我女儿3岁了,白天一直由奶奶带着。最近几天,我发现她稍有不如意就说:“真讨厌。”比如有次家里来了客人,人家非常喜欢她就摸了一下她的头,她却一回头就说:“真讨厌!”令我们很尴尬。还有一次,她和我朋友的孩子一起玩,争抢玩具时她又对着小朋友说:“真讨厌!”还对着我的朋友说:“你真讨厌!”事后我们都批评她,她就说我们真讨厌。我觉得这样的口头禅不好,而且宝宝也快上幼儿园了,如果经常这样对待小朋友和老师,多不礼貌啊!可是怎样让她改掉呢?四川成都范黎答:这位母亲不必太焦虑,宝宝说“真讨厌”时所表达的意思并非就是成人所理解的字面…  相似文献   

19.
我小时候偏爱鸡,因为那时家里日子不好过,妈妈用鸡蛋换油、换盐、换菜,也换来我写字的小本本和漂亮的小发卡。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家里的生活也好多了,可我仍偏爱鸡。鸡给我的童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尤其是鸡妈妈的拳拳慈母之心,更是感动了我,启迪了我。春天来了,天空蓝蓝的,飘浮着几朵白云,小燕子翩翩飞舞。可是一连好几天,那只花母鸡老卧在窝里不出来,连食儿都不吃,真变成了个大懒汉。我问奶奶,奶奶说:“花母鸡在‘抱窝’呢。”“抱窝?就是下一串串蛋吗?”奶奶笑了,说我是个傻小子。她告诉我,那是鸡妈妈抱孩子,鸡见鸡,  相似文献   

20.
嘉兴读者小刘来信说:“今天我又发现家里多了一个变形金刚,我的脑子‘轰’地一响,儿子太不像话了,还不到6岁就学会偷拿别人的东西,他拿过幼儿园的DVD、拿过小店里的巧克力……我骂他、打他,为什么他就是不改呢?”主持父母都会对孩子的“偷窃”行为非常敏感和恼怒,往往轻则一顿臭骂,重则孩子还要受皮肉之苦。其实,每个父母都可以深思一下,当您发现孩子“偷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您会采取哪一种处理方式?杭州北山幼儿园家长朋友提出的,先了解孩子的“偷”,再决定怎样对待孩子这一行为,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