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斐羡 《新闻知识》2007,(11):95-95
各级党报是同级党委的机关报,以"党的喉舌,人民的声音"著称,也以此为办报宗旨。作为党报,这一宗旨是必须坚持的,但是,长期以来,面孔死板、内容僵化成为许多党报的一个普遍问题;在报纸发行上,主要依靠党委宣传部门的"摊派",将征订任务以数字的形式下达到各地、各部门,而在报刊零售市场,很难见到党报的影子。  相似文献   

2.
目前,党报、党刊征订是摆在各单位报刊征订工作的首位,再加上各单位又要完成其上级主管部门有关业务刊物征订任务,必然给档案报刊征订增加一定难度。要使我们的刊物在众多征订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我们见缝插针去做大量细致的征订工作。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对党报生存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报,这里主要指各级党委机关报,近年来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过去未曾有过的问题。发行量和广告量相较过去或与其他种类的报纸比较,呈日渐委顿之势,以致“小报养大报”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何使党报尤其是党委机关报走出困境,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路子,是新闻界和新闻理论界都十分关注、重视的问题。提高党报尤其是提高党委机关报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成为目前新闻界和新闻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刊今年将分两期发表有关专家的文章,以期给读者一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记者》2014,(1):113
近日,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严格规范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严禁报刊违规发行的通知》。《通知》强调,严禁以党报党刊名义搭车发行或利用行政权力摊派发行其他报刊。由各级党组织负责征订的重点党报党刊是指《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中央办公厅《通知》中明确规定参照执行的报纸、地方党委机关报刊。其他各类报刊包括党报党刊所属子报子刊均不得列入  相似文献   

5.
一、党报收订数与党员数增加不成正比,党报订阅的“规定性”反映不了党报阅读的覆盖 面各级党委机关报,或简称“党报”,或称之为“主流媒体”,因其办报和用报的指向和指定性,其读者群巳在党的文件中做出了规定,而且几乎每年征订都会得到上级文件的重申和强调.其订报经费也有相应的保证。党报收订,客观真实的情况是,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秋风紧”。1994年的报刊征订大战更是舆论早、动手早、来势猛。盛夏刚过,有的部门就开始造舆论,9月份便拉开序幕,于是,报刊征订大战成为1994年秋冬新闻出版界最令人瞩目的焦点之一。 我国的报刊大战已持续多年。总的趋势是:都市报纸迅速膨胀,党委机关报受到严重挑战,农民报、农村报纷纷落马。  相似文献   

7.
新党报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学东 《传媒》2004,(7):1-1
1921年7月,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在上海创立了中国共产党.28年后,这个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至今已执政55年.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重视新闻宣传工作,重视发挥党报作为党的重要的喉舌作用.对党报的期许之重,不仅是执政党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的需要,也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虽然党报的宗旨不曾动摇,但近年来党报面临的困境却有增无减.一方面,党委机关报的性质与"三贴近"的要求虽然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但在操作层面上的落实仍非易事;另一方面,党报传统的征订发行方式虽然仍具有作为政治任务的必要性,但基层和群众,特别是农村和农民对制止报刊摊派、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呼声日益强烈.这似乎是个两难处境.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的大潮给我国新闻出版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短短几年间,一大批党报以外的报纸杂志迅速崛起,他们用印刷精良,质量上乘的佳作展开读者市场的激烈争夺,使得昔日拥有绝对市场优势的地市党委机关报的读者市场萎缩不止.个中原因尽管多种多样,但笔者经过几年的考察分析后认为,最主要的是报刊受众接受观念、接受方式、接受兴趣发生了嬗变而造成的.过去十分热心党报的读者突然撒手而去,转向党报以外的报刊.地市州党委机关报如何适应读者市场的新挑战,的确是摆在党报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9.
地方党报是由地方党委主办的机关报。党报“姓党”的特性,决定了它与其它报刊相比,更多地承载着宣传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意图和部署的重任。无疑,对地方党报来说,精当地处理好地方党政领导参加的各类活动报道,是党报发挥“喉舌”功能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传播新闻的主要媒体之———报纸,正面临着电视传媒的挑战和报刊之间发行的竞争,目标是以发行优胜而立足于天下。那么,如何才能使党委机关报在竞争中不减权威,且居优胜地位呢?这里面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对党委机关报质量的评估去年7月间,中共中央宣传部制订《报纸新闻宣传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响征求意见稿,旨在抓好各报质量的评估工作。从中宣部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不难看出,提高党报的质量问题,已是一件不可忽视的大事,如不抓紧抓好,必将影响党报事业的正常发展。从总体来看,目前党委机关报在舆论导向方面.大都是正确…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传播新闻的主要媒体之一——报纸,正面临着电视传媒的挑战和报刊之间发行的竞争,争拼目标是以发行优胜而立足于天下。那么,如何才能使党委机关报在竞争中不减权威,且居优胜地位呢?这里面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对党委机关报质量的评估 去年7月间,中共中央宣传部制订了《报纸新闻宣传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征求意见稿,旨在抓好各报质量的评估工作。从中宣部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不难看出,提高党报的质量问题,已是一件不可忽视的大事,如不抓紧抓好,必将影响党报事业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立省级党报新体系,是指以省委机关报为核心,构筑针对不同层次受众的系列报刊,形成新闻传播、舆论导向的团队优势,这是省级党报在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坚守和扩大社会主义舆论阵地的重大举措,是党的新闻事业新时期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出现的繁荣景象。一、建立党报新体系的动因省级党报原来基本上都是单位报纸,而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之所以先后创办子报刊,必然有其内在的动机与动力。1、以报刊的多样化适应不同读者群体对新闻、信息需求的差异性,建立党报与群众联系的多条纽带。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与写作》2007,(12):I0002
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报刊的指导思想、运行模式、经营管理、采编评特点,为我国发展壮大三级党委机关报提供学理和决策参  相似文献   

14.
钱江 《新闻战线》2012,(7):63-65
诞生在战火中的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为党的新闻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许多省级党委机关报与人民日报有着天然的联系。"大党报"会聚新闻人才1948年6月15日,新的"大党报"——华北人民日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创刊,这是中国革命新  相似文献   

15.
周福双 《传媒》2002,(11):45-46
宣传: 机关与基层的辩证关系 地市党报是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机关报,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同时,还要及时反映基层的状况和群众.的呼声,成为党和政府与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 然而,在许多地市党报的实际运作中,却存在着一种片面理解机关报的问题,那就是,机关报就是  相似文献   

16.
一些严肃报刊特别是一些党报和机关报,虽然在报道内容上增加了一些社会新闻和知识性、娱乐性内容,但仍不足以走进寻常百姓家,这并非因为读者不喜欢严肃新闻,问题在于人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新闻     
新闻出版署出台调整报刊结构意见经多方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新闻出版署《关于落实中央“两办”30号文件调整报刊结构的意见》,已于近日出台。这份《意见》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原则上不办机关报,现有报纸可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划归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党报或报业集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所办的报纸,内容重复的予以合并,发行量在3万份以下的予以撤销,继续办的报纸自2000年1月1日起一律自负盈亏,不再发文征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直接主管主办的期刊只保留一种,其余一律停办或划转;各司、局主管主办的报刊一律停办或划转…  相似文献   

18.
国内新闻界     
新闻出版署出台调整报刊结构意见经多方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新闻出版署《关于落实中央“两办”30号文件调整报刊结构的意见》,已于近日出台。这份《意见》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原则上不办机关报,现有报纸可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划归《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党报或报业集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所办的报纸,内容重复的予以合并,发行量在3万份以下的予以撤销,继续办的报纸自2000年1月1日起一律自负盈亏,不再发文征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直接主管主办的期刊只保留一种,其余一律停办或划转;各司、局主管主办的报刊一律停办或划转。  相似文献   

19.
我们说党报集团,核心报应该是机关报,机关报不是单打独斗,党报是有引导功能,引导责任的,所以除了特区报、机关报之外,商报﹑晚  相似文献   

20.
《农垦日报》作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的机关报,既有党报的属性,也有企业报的属性。在新形势下,党报和企业报都面临着社会类、服务类等报刊的严峻挑战,兼有党报性质的企业报应如何面对挑战?近年来,我们在增强报纸的社会化功能上进行了一番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报纸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