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县与广东接壤,92万人口中约80%属农村人口。农村富余人员大多数到珠江三角洲务工,很多农村儿童成了“没爹妈的孩子”。他们有的经常逃学,有的痴迷上网,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2005年10月19日.本县就发生了一起辍学的16岁少年因没钱上网,偷抢村里亲属钱财而杀害了三位老人的惨案。现在留在农村的几乎是“老人团”和“童子军”。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生活与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学校应在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中负起更多的责任。我们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给孩子们营造家的温暖。老师要给予他们父母般的关爱,同学间要结成像兄弟姐妹似的友谊,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正>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农村中小学所面对的一大课题。那么怎样教育好这些留守儿童,让他们同样快乐成长呢?本人认为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三要"和"三不要"。一、留守儿童教育"三要"1.要多给关爱。留守儿童多住在亲戚家,有的甚至在朋友和邻居家,可无论在哪,他们都属于暂时失去父爱母爱的孩子。这种情况对他们的人格和性格总会有些影响,有的狭隘自私,有的偏激暴力,有的怯懦自卑,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呈急剧上升趋势,从而导致农村“留守子女”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子女”队伍中的很多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灭。在对他们的教育上逐渐出现了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一批批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以“一切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全新素质教育理念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推进。然而却有这么一个群体,占有农村学生45%以上的“留守”孩子,他们的受教育状况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了大量的“留守”孩子的教育状况,其现状十分令人担忧。一、不正常的家庭教育“留守”孩子大部分生活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身边,一小部分还生活在亲戚、朋友家。这些孩子有的是自生下来不久就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的;有的是在父母身边长…  相似文献   

5.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尽管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不断增加农村教育投入,但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新问题也开始出现。通过走访农村。我们发现,农村在住人口大大减少了。如湖南衡阳祁东某自然村组共120人,常住人口不到50人。16—55岁的青壮年大多在外打工,留在家里的只有老人和16岁以下的儿童。这将导致怎样的后果?父母出去打工,孩子怎么办?或跟着老人,或自己过,或大的带小的。父母在外打工赚钱。疏忽了对孩子学业的管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势必影响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是当前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困境之一。  相似文献   

6.
庞芳 《家长》2022,(22):27-28
<正>父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目的,往往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然而,如果因为父母教育的缺失导致孩子早早辍学,甚至走入歧途,那么家长外出打工的初衷将大打折扣。“幼年时他们被丢给老人,青春时他们被丢给学校,成年时他们被丢给社会。”网上流行的这短短三句话,成了千万留守儿童的真实写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这就导致了大量乡村留守儿童的产生。父母在城市打工,孩子却留在原籍,“丢”给了爷爷奶奶或寄宿学校,他们好似生长在原籍的一朵小花,经受着风雨的洗礼。无父母陪伴的童年与青春,缺少了爱,也缺少了约束,就像一朵小花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了阳光和雨露,也没有一双手能在它的枝干不那么笔直时帮它“挺直腰板”。在孤独成长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乃至社会问题,往往会成为留守儿童一生的阴霾。  相似文献   

7.
农民朋友出外务工,一方面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把孩子留在家中少有管束,他们大多数正值9年义务教育学龄阶段。他们有的辍学务工,有的虽上学而心理又不与其他同学一样正常,这给农村中学教育带来新的问题。这就是近年人们普遍关注的留守学生问题。全社会都应关注农村中学留守学生问题。笔者为农村中学的班主任工作多年,认为要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就应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架起一座心灵之桥。要真心帮助留守学生克服心理自卑感,树立生活自信心,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拨亮留守学生的心灵之灯。  相似文献   

8.
“留守学生”在农村的儿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以我校为例达56%。令人震惊!这部分孩子胆小,性格孤僻,自卑心理严重,厌学情绪较浓,学习成绩相对差一些,有的甚至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作为教育工作者,调查、研究这些“留守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健康成长,努力探寻留守学生的关爱与教育行动的新途径、新方法,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到城市建设行列之中,而农村却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尤其是农村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教育给学校、社会提出了严峻考验。这些留守儿童的爸爸妈妈长年在外打工,他们只好把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这些孩子缺少的是爸爸妈妈最直接的亲情呵护,久而久之,形成了明显的性格缺陷。他们自卑、任性、孤僻、妒忌、报复心强、缺少管束、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动不动就拿逃学以示不服,脾气暴躁,常常不能正确对待批评,说话语气生硬,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民变成了“农民工”,农村大量人口涌向城市,他们的孩子往往由爷爷奶奶或亲友照看,于是便产生了“留守学生”这一群体。“留守学生”由于缺少正常的亲情关爱和必要的家庭教育,所以多数“留守学生”习惯差、行为差、成绩不理想,这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如何破解难题是我们教育者一直在思考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1.学习成绩较差,厌学情绪普遍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由于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够,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没人辅导,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的“留守儿童”甚至认为现在学习好坏无关紧要。据笔者了解,虽然“留守儿童”中不乏品学兼优、独立能力很强的好学生,但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性情顽劣、厌学的孩子还是占了多数。调查显示,有49.8%的留守孩子学习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有21.4%的留守孩子学习成绩较差,他们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对学习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2.
在最近几年里,随着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许多农村的成年人选择离开家乡外出到城市寻找工作,他们的孩子就留在农村跟着上一辈的老人们一起生活,这就是留守儿童。农村的教育本就很大程度落后于现代教育,他们接受的教育让人担心。本人在对留守学生小学语文作业问题分析中给出几点相应的对策,希望能改善留守儿童的语文作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近年来,虽然留守儿童的教育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但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仍不容乐观。一、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1.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父母长期外出,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留守儿童在家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隔代监护或者由其亲友托管。祖父母、外祖父母有的年事已高,有的自己也经常外出,基本上没有能力或时间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他们对孙  相似文献   

14.
黄金凤 《教师》2013,(33):23-23
许多农村的中青年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城市的低收入和高消费使得他们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农村生活和接受教育。许多“农村留守初中生”沉默、内向、叛逆,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怎样与“农村留守初中生”高效沟通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正>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在农村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各方面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问题。特别是自身的学习问题更是严重的困扰着这些孩子的全面发展。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而留守儿童因其背景的特殊我们更要关注他们的发展。这些留守儿童在行为上就是经常拖拉作业,书写马虎,对学习敷衍了事,有的甚至逃学。有的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学习有主动性,但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  相似文献   

16.
通江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近70万,人们经济收入、生活水平还相对较低。全县在校学生13余万,在这支庞大的学生队伍中,独生子女比例占绝大多数,他们的父母都想通过务工挣钱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纷纷涌人南来北往的务工人潮中,孩子托老人或亲戚照顾,所以这种”留守学生”断层教育现象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兆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相似文献   

18.
苏炳艳 《学子》2013,(7):86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农村,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十分普遍。他们远离父母,与老人生活在一起。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只给留守在家的孩子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不能给孩子更多的照顾、关爱。孩子们由于长  相似文献   

19.
赖季弟 《教育文汇》2010,(10):29-30
我所在的学校,70%的学生是"留守孩子"。这些孩子中,50%左右因缺乏家庭教育或无人管理而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中,有的精神忧郁,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惹事生非,甚至有的通宵上网……怎样才能引导这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偏远地区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而大部分的孩子只能托付给家里老人或其他亲戚照顾。或许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想有更多的经济收入,这样他们的孩子能有更丰富的物质生活。然而,他们没有考虑到这些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