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纠正了过去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失误,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由于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这个新课程改革的“纲”,没有正确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又走进了一些新的误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效果。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促使每一位语文教师向创新型的教师转变,开阔视野,树立语文教育观念,不断提高驾驭语文教学的能力,让学生轻轻松松学语文,扎扎实实用语文。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3.
杨红莲 《语文天地》2009,(11):77-78
特级教师于漪早就说过:“教师应从学生思想感情、知识能国的实际出发,运用文章精要之处,开启学生思维的窍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总目标的第4条标明:“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的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是对多年来语文教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实践观、发展观、科学观为理论支撑,体现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需要我们认真地学习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后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以及新教材的推广和使用。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正在不断向前迈进,新的教学理念也在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令教师们感到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根本改革,大约要上溯到本世纪初,从清末到五四运动这一段时期。改革的主要标志,在学制上,是罢科举,语文单独设科;在教学内容上,是语体文代替了文言文。1903年,清廷颁布《考务纲要》,语文单独设科。1905年,清廷下谕废除科举。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将小学“国文”改为“国语”,全部采用白话。随后,白话文也逐步进入了中学的国文教材。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师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备课进行一番新思考。要把“假如我是学生”作为座右铭,以学论教,以教促学;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要树立一种资源意识,使备课具有开放性;备课不能截止到教案的书写完毕,应该引向课中、课后。备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需要从课前准备、编写教案、课上实践到课后反思的不断改造、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8.
《语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要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由此,我校在上级教研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根据新《大纲》和《语课程标准》,进行了“指导学生自由习作”课题实验探索,拓宽学生习作的空间,奏响新世纪创新思维的乐章。  相似文献   

9.
鲁迅作品在历来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到底应该占多大的比重?哪些作品应该进入中学语文教材?面对这些问题,人们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在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之后,各种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也纷纷面世.新教材与过去大家熟悉的传统教材相比,在鲁迅作品选编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赫尔巴特曾说:“教学以个性为起点,以德性为终点。”教学的起点永远是个性,而终点是德性。任何一门学科,在教学时都要考虑到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崇高品德的培养和高尚情操的陶冶。这一点,语学科有自己的优势,其情感性特别有益于学生人格的培养。《语课程标准》(新课标)在学习目的上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语素养,其中包括“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史玮 《西北职教》2007,(8):33-33,47
积累是学生提高语文语感不可缺少的一环。近几年来,整个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也是建立在语言积累的基础上。笔者所在师范学校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中职语文大纲的语言积累要求,编写了《中职生基本功测试背诵篇目》。  相似文献   

12.
林秀妹 《现代语文》2007,(8):104-104
俗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潭,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担负着积累语言的艰巨任务,《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歼发专利利用建议中提到: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文化遗产”被首次提为语文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落实新课标的这一“教学建议”,开展探究学习似乎已成为语文教改的方向和潮流。无论是理论探讨、经验交流,还是课堂展示,都呈现出一片热烈的形势。探究学习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实践性和个性化,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任何学习(教学)方式都有其长,也有其短,在开展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这一点,否则就会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语文教改中的永恒话题。特别是在教学发展日新月异的21世纪,作文教学的改革更是开展得轰轰烈烈。但限于多方面的因素,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刘云 《教师》2010,(36):50-5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在对“小学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资源有效结合的实践研究”这一深题研究中,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要做到:遵循《语文课程标准》,开发课程资源,立足本地实际,整合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背《语文课程标准》的做法。重新建构的语文课程内客,应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精神实质,既应包括知识和能力的知识,也应包括过程和方法的知识,还应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知识。文章力求创建全新的、全面的、发展的语文课程内容观。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已经成为制约语文教学改革的瓶颈:《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犹如灿烂的阳光照亮了作文教学的漫漫长途,其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贾步营 《现代语文》2007,(12):33-33
《语文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一节中说:"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同时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  相似文献   

20.
不要老师的课堂,如果说这是一种教学理想,还不如说是对惯于讲台之上“指手画脚”的尊师们的挑战。多年以来,我们尽管大谈教学改革、教书教改经验,但是,实际讲台上仍离不开教师的摇唇鼓舌。我们甚至不曾作过把讲台让于学生的设想:的确,这怎么可能呢,连讲台都给了学生,这还叫上课吗?这实在是个值得认真讨论的课题,尤其是置身于中职学校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