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墨、纸、砚乃书画家之"文房四宝",然笔、墨、纸难以保存,唯砚独领风骚,可经历绝世,自古长存,惊人心目。尤其是名家名砚,被历代文人视为珍品,倍加重视。其来历,其造型,其质地,其传说都饶有讲究,人们可以从中读出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辗转玩索中品味其无穷的魅力。端砚的美学意义体现在石质、纹理、石品和砚铭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相信对谁都不陌生。但如果要细数其渊源,则不是每个人都能娓娓道来。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书法和绘画历史,因此,作为书法和绘画工具的“文房四宝”,是文人墨客书斋案头之必备。在“文房四宝”中,又尤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为上上品。  相似文献   

3.
端砚文化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历史上一向被中原统治者视为蛮烟瘴雨、虫导荆棘之地,成为流放罪犯的地方。然而,这“化外”之地,却是人杰地灵,富有浓郁的地方民族文化色彩,其中,端砚就凝聚和体现了西江流域的地方文化。端现,以其材产自西江羚羊峡南侧,高要烂柯山北之端溪而得名。“端石产羚羊峡,距郡东三十里,石类用劲,东西粤扶舆之脉所蕴也”①端砚历史悠久,早在初唐,名闻于世,中后享具盛名。端规和湖笔、激国、宣纸并称“文房四宝”,并被列为我国四大名砚(端现、环视、现砚、红丝现——后为澄泥砚取代)之首。端砚以商品和贡名而闻名。据说,唐初…  相似文献   

4.
陈大同 《西江大学学报》2006,27(4):33-34,47
从清代以来就流传着的端砚制作始于唐武德的成说并不确切,在《苏轼全集》中见不到这样的论定。相反,苏轼以重金购得东晋王羲之使用过的古风池紫石砚。清宫内府收藏、乾隆皇帝钟爱并珍玩的东晋王廒原有的璧水暖砚,实际上也是端砚。从可以认定或者有待认定是端砚的晋代砚品统合观察和考量,端砚最晚在东晋前期就已面世,这比端砚面世于“唐武德之世”的说法提前300年,从而拓展了端砚历史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还是历代文人的珍玩藏品。东汉以前,砚被称为“研”,迄今至少有3000年历史。众所周知,我国的砚台有端砚、歙砚、澄泥砚、洮砚等四大名砚。其实远远不止这四种,如四川攀枝花市产的苴却砚、河南济源产的天坛砚、湖南浏阳产的菊花石砚、山东产的红丝砚,宁夏银川市产的贺兰石砚,此外还有东北的松花石砚同样是很好的。有喜欢收藏砚台的人士这样评价:端砚是老翁,歙砚是婆婆,红丝砚是皇妃,松花砚则是王子。我觉得这评价是有一定道理的。  相似文献   

6.
《 伤 仲 永 》 这 篇 课 文 是 以 仲永 的 事 例 告 诫 人 们 明 白 先 天 条 件与 后 天 努 力 学 习 的 关 系 。 尤 其 是王 老 先 生 的 对 比 方 法 我 十 分 赞 同 。 惟 有 一 点 我 感 到 疑 惑 。 文 中讲 到 : “ 仲 永 生 五 年 , 未 赏 识 书具 , 忽 啼 求 之 。 父 异 焉 , 借 旁 近与 之 , 即 书 诗 四 句 , 并 自 为 其 名 。传 一 方 秀 才 观 之 , 自 是 指 物 作 诗立 就 , 其 文 理 皆 有 可 观 者 。” 方 仲永 长 到 五 岁 , 不 认 识 书 籍 和 笔 、墨 、 纸 、 砚 , 他 怎 么 会 想 到 要 ?此 疑 惑 之 一 。 这 …  相似文献   

7.
菊花石砚     
最近,张教授从湖南张家界出差回来,带一方菊花石砚送给我,我当然“笑纳”。说到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在古代又称“研”,用来研磨墨块,是挥毫写字必备的文具。多数人熟悉的是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实际上,我国砚的品种繁多,除了传统上称的四大名砚外,还有产于山东的红丝砚、四川的苴却砚、湖南浏阳的菊花石砚等。  相似文献   

8.
笔、墨、纸、砚古称"文房四宝",古人曾赋予笔、墨、纸、砚以各种别致的代称,沿用至今。唐代韩愈把文房四宝人格化。他把他的四位友人的名字作为文房四宝的别名,以毛颖指笔,陈玄指墨,褚先生指纸,陶泓指砚。笔还称为管城子,毛锥子。笔也称毫,有羊毫、狼毫、兼毫等。用羊毛所制的笔为羊毫,狼毛制成的称狼毫,羊毛和兔毛制成的称兼毫。"中书君"作  相似文献   

9.
墨气墨着于纸,即可透出作品之气息、品位,是称墨气。以审美观之,黑墨白纸,主要产生观赏者之视觉感受,或黑白分明之强烈反差,或浓淡相宜之静美柔和。普普通通一砚墨,经书家运用,则妙趣横生。浓者如雄山、淡者如薄云、枯者如老树、润者如美玉,龙凤翻飞之形貌,亦可见之于墨。如是看来,墨仿佛具有生命。墨,含情、含意;墨,生辉、生彩。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反清悼明”之说,前文从汉人与满人、明朝与清朝、汉家天子与满洲皇帝、华夏与夷狄四个方面作了考论,初步建立起一个系统。其中许多观点尚需展开,陆续发现的新材料亦有待整理。故写此文以为续。 一 “红楼之梦”十七年 以小说面目出现的《红楼梦》,却有自己的“年表”,这一点已为脂砚先生指出;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新证》一书中,曾专设“红楼纪历”一章,对前八  相似文献   

11.
所谓“徽州休城胡开文制”款“(乾隆)小巫山樵书画墨”实为同(治)、光(绪)年间休宁胡开文老店“仿古”之作。“徽州胡开文法制”款“(乾隆)小巫山樵书画墨”则为同(治)、光(绪)年间某位胡氏子孙“仿古”制作。同(治)、光(绪)年间胡开文仿古墨的出现,既标志着胡开文墨业的兴盛,同时也反映了胡开文家族内部激烈的商业竞争。  相似文献   

12.
正砚台种类有千万种,比较知名的有端砚、歙砚、红丝砚等。作为投资者,如何选择有价值的砚台是首要问题。专家指出,收藏砚台有四个基本诀窍。看拿过一方砚台,首先要看其材质、工艺、品相、铭文等。据专家介绍,砚台先要看坑口,看其是否为四大名砚之一、是否为老坑,这些都是重要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3.
文征明,“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当世名气极大,声望极高。后人仿造文氏手笔相当多,手法各式各样,情况复杂。《窗前鸣佩》手卷,一级珍品,蕴含着时代特征和书画家的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14.
“新安四宝”指宋代产于徽州的四种文房用具精品。 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年),徽州知府谢暨与宋理宗赵昀有亲戚关系,每年都要向理宗进贡“澄心堂纸”、“李延硅墨”、“汪伯立笔”和“羊头岭古坑砚”(一说为“婺源枣心砚”)四种文房珍品,被称作“新安四宝”。唐宋时期徽(歙)州地区笔、墨、纸、砚制作业十分发达。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至三十一年洪适任徽州知府时,对当地传统的文房四宝工艺品生产非常重视,积极扶持推广。  相似文献   

15.
“新安四宝”指宋代产于徽州的四种文房用具精品。 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年),徽州知府谢暨与宋理宗赵昀有亲戚关系,每年都要向理宗进贡“澄心堂纸”、“李延硅墨”、“汪伯立笔”和“羊头岭古坑砚”(一说为“婺源枣心砚”)四种文房珍品,被称作“新安四宝”。唐宋时期徽(歙)州地区笔、墨、纸、砚制作业十分发达。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至三十一年洪适任徽州知府时,对当地传统的文房四宝工艺品生产非常重视,积极扶持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中国独有的文房用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成为中华文明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砚,又称砚台,是画家和书法家的必备文具之一。文房四宝中,砚台的质地最为坚实,具有“传万世而不朽,历劫而如常”的价值,因此古人也认为“四宝砚为首”。砚台由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逐渐演变而来。相传远古时期,黄帝得一美玉,便命工匠琢成砚台,取名“墨海”,并镌上“帝鸿氏之砚”几个字。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砚台确实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7.
松花石砚与辽砚制砚用石的质品和色系的定名,是雕制名品砚台的必备条件.文章以"四大名砚"的矿物组成 、矿物粒度、矿物结构、化学成分、硬度、比重等经验指标为参考,用现代科技试验手段,提出制砚用松花石砚料(含辽砚砚料)质品的优选方法,并用色彩学,色系的分类法对制砚用石的色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定名,旨在为松花石砚与辽砚制砚用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古今砚铭赏     
张茂昌 《语文知识》2005,(12):11-12
自西周始,文人墨客就喜欢在砚台上镌刻表达自己心声的文字,谓之“砚铭”。砚铭的字数有多有少,书体不拘一格,内容多种多样。现选取数则赏析如下。 一、抒发心情 “润比德,式以方,绕玉池,注天湟,永年宝之斯为良。”这是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的砚铭。他得到这方端州(今广东肇庆市)石渠砚后,喜不自胜,便书此砚铭。作者在  相似文献   

19.
吴门四家     
明代中期活动在苏州地区的四位著名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他们以新颖的艺术风格,一洗往日画坛衰颓之风,成为当时崛起的一支新画派——文人画派。这种画派对中国画影响深远,从明代中期起,以至“直使清代三百年之山水画,全属此派画之下。”他们四人因此被后人合称为“吴门四家”。 “吴门四家”中的老前辈是沈周(1427年——1509年),他号石田,江苏长洲(今吴  相似文献   

20.
地处黔之东南缘的岑巩县 ,古名思州 ,这里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民族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思州不仅以她独有的绮丽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灿若云锦的文物古迹而声名远播 ,更以生产思州石砚这一文房佳品而著称于世。思州石砚 ,又名思州金星砚 ,简称“思砚”。一千多年前 ,思州先民就采石为砚。清康熙二十三年 (公元 1 684年 )编篡的《思志略》记载 ,思砚最早名传于天宝年间作为商品产销于市 ,迄今已有千年历史。思州金星砚所用石材产于离县城东十里的星石潭。据史书载 :此砚材取之颇难 ,潭中多水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