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一个规模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基本权益得不到维护,就会对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构成威胁,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构建弱势群体保护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城镇弱势群体是整个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其首要特征是经济上相对甚至绝对贫困化,从经济学这一特定角度出发,特指那些经济收入低、竞争能力差而导致在社会权利与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状态的社会群体。解决新疆城镇弱势群体救助问题,是践行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和完善,由于市场失灵致使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而引起的城镇弱势群体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引起了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城镇弱势群体的定义、构成、特征及成因,用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对城镇弱势群体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援助城镇弱势群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一直追求的价值准则和理想目标.在当代中国,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取向.而军队政治工作是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必须把公平正义作为价值目标,并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政工干部严于律己、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等几个方面贯彻落实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5.
王长安  顾伟 《科教文汇》2007,(12X):169-170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一直追求的价值准则和理想目标。在当代中国,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取向。而军队政治工作是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必须把公平正义作为价值目标,并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政工干部严于律己、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等几个方面贯彻落实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6.
王策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6):75-75,257
收入分配问题是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问题,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必须处理好的重大课题。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分配原则进行回顾和反思,总结其经验教训,对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我们应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收入分配是近年热点议题,但学术界、社会各界探讨的收入分配往往只注意到新增收入如何分配,却忽视存量收入也存在再分配的问题。文章在分析了我国的货币供给情况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超量的货币供给产生的财富(存量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是当前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于建星博士克服情感冲动,冷静理性思考,立足自由及其自由的实现视角,就弱势群体权利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令人注目的观点,凝著而为《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研究》,这又为当前社会公平正义研究,特别是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开辟一个新的理论空间和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是维护公平正义.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与正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关键环节,也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和解决贫富悬殊努力实现社会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就是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正。目前我国属于贫富悬殊比较严重的国家。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不认真对待,在利益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未能实现公正地分配,就可能危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