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威尔士体育素养构成体系、测评与培养等经验的分析,为促进我国体育素养发展提供借鉴。威尔士将体育素养精炼为2个公式表达,划分不同的体育素养发展阶段并提出相应要求,使用学校体育调查项目(SWSSS)和身体能力测评工具(DC)联合进行体育素养测评。该测评打破了孤立的测评局限,弱化了绝对化竞争。威尔士在强调“强基础、重强化、全方位”三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注重体育素养培养的连贯性与发展性,打造“家—校—社区”的体育素养培养生态圈,将体育素养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体育素养培养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制订“宏观—中观—微观”的体育素养政策体系,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素养理论框架,形成覆盖弱势群体的体育素养培养策略,开发本土需要的体育素养测评体系。  相似文献   

2.
从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研究人手,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及归纳等方法,对体育素养的概念进行解读,厘清体育素养与体育素质、文化素养、健康素养等之间的关系.针对体育素养各构成要素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探讨,指出大学生体育素养缺失主要表现在体育知识缺乏、运动技能低下、体育意识薄弱、体育德育模糊、体育精神匮乏等方面.基于此,尝试从构建体育课程评价及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体系、维护学生体育权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分析其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旨在为提升大学生体育素养水平提供可操作化的手段,进而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摘要: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目前国际与国内体育课程改革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国外研究不仅重视协调体育教师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而且主张围绕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进行优化。国内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在经历了由“双基”朝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过渡之后,以借鉴国外经验为基础,提出围绕课程改革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进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通过探讨与分析国内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学术界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认识、实践反思及体系优化等方面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4.
核心素养是目前国际与国内课程改革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是体育与健康学科的三大核心素养。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推理法,通过具体的实践案例分析,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与体育教学情境的关系,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关系密切,合理的设置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教育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然而我国学生健康素养培养依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健康教育没有真正融入体育与健康教学,健康素养没有充分纳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健康教育的指导性与引导性不足。体育与健康密不可分,体育教育天然包含健康素养的内容,学校体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师”角色已经向“体育与健康教师”角色转变,这些都是体育在培养学生健康素养方面的独特优势。未来,体育教育要重视学生健康素养培养的内隐性与针对性,契合新时代要求进行体育教育改革,体育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健康素养和教学能力,体质健康测试要与健康素养提升高效结合。  相似文献   

6.
体育素养是新时期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体育素养重构必然性及大学生体育素养缺失现状的分析,认为新时期大学生体育素养重构是贯彻体育素养培养政策、树立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然而新时期大学生体育素养存在体育意识缺乏、体育品德修养较低、体育能力普遍不高、体育个性化发展滞后等问题,因而从体育意识培养、体育能力培养、体育品德修养、体育个性化发展等角度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核心素养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指导性纲领。中国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关照下“人与工具、个人发展、个人与社会”三个领域内体育能力与素质的外在表征。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课程实施,而不同的课程实施模式可以在悄无声息中培养学生不同的核心素养。所以,各级学校要做好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同时加强学生学习指导与师资队伍培养,从而在多重课程实施模式中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学业质量标准是核心素养评价的主要依据,可直接反映体育核心素养的掌握情况。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借鉴SOLO分类理论的研究成果得出SOLO(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观察到的学习成果的结构)分类理论下核心素养评价的主要内涵,认为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评价的过程包括5个方面:学科认知是核心素养评价的起点,学习预期是核心素养评价的中间环节,证据表现是核心素养评价的基础,证据有效性是核心素养评价的关键。文章提出实现学业质量评价的主要路径需要:优化任务场景,强化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和核心素养的认知;多维视角证据收集,科学评估核心素养;规范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评价程序,实现评价的综合性;建立协同参与机制,确保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评价的常态化;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推进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评价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三大”核心素养蕴含着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与特点、功能和任务,引领着学校体育教学的方向与发展的理念。“大雅不作,正声微茫。”为此,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视角追问体育核心素养的教育本质,并从实践的视角探析体育核心素养的实践关系。由而廓清“三大”核心素养这一新理念的特性与维度的内涵与孕育,解读出体育核心素养这一准绳,在整个学校体育架构中具有怎样的角色定位和指导位置。在学习与学习者之间架起一座认知的桥梁,借助其真理价值加快推进“三大”核心素养在学校体育建设中的作用,培育与践行好其的科学实施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信息素养是当前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信息素养培养是体育教育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以我国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体育信息素养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体育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对培养途径进行研究,旨在为培养提高我国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信息素养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促进我国体育院校的体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考核“标准化”的探讨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的实际出发,围绕成绩考核“标准化”的问题,运用问卷调查、资料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影响体育课成绩考核的诸如“标准化”的期望水准、考核顷目的确定和管理运作、成绩评定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呼唤体育文化素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文化素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学经验,提出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的方法。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需要全面提高体育文化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就创新能力的内涵、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进行论述,提出高校体育为适应创新教育,必须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素养,改进教学,营造环境,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历史.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全方位的体育文化素养,为他们参加社会体育打下基础,并满足社会体育需求,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歧视体育教师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体育教师受歧视现象的持续发生,折射出了学校体育教育的缺失。体育教师受到歧视的根源在于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社会对体育教育的偏见、学校体育政策的偏颇、教师职业认同的迷失、个人行为形象失范等。体育教师受歧视现象的消解路径:提升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完善学校体育法律法规,优化大众媒介舆论管理,加强体育教师个人修养等。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和消除体育教师受歧视现象的再发生。  相似文献   

16.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谐程度对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和改善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一代新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新疆普通高校少数民族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分析缓解少数民族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以期为解决少数民族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目前新疆普通高校少数民族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并不严重。男女教师在情感衰竭和低成就感两个维度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族别在低成就感维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不同职称的教师在情绪衰竭和工作怠慢方面差异非常显著,讲师的职业倦怠最为严重。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的体育教师在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和工作怠慢两个维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健康教育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学生健康教育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搞好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要加大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对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在加大理论指导的同时。要加大实践性环节对终身体育开展的作用。在学习的内容上把个体的,可挖掘的,便于学生长期坚持的体育活动定为终身体育的项目,另外,还应充分发挥教师在终身体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应试教育”向“健康教育”转变、使“终结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终身体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运用献资料法、量表调查法对目标定向及其对体育专业学生专项成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成就目标定向与运动专项的成绩具有不同的相关,目标定向与成绩的关系随任务难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总体而言,学习目标定向与成绩的相关性更大,学习目标定向在学习高难度的任务时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问题,与学校体育有直接关系,这就要求学校体育改革,必须务实。在总结国内外学校体育的一些成功经验,及在构建校本德育体系实验中的一些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校本体育的构想。校本体育不同于校本体育课程,它是一套校本体育实施系统。本课题首先对校本体育进行了界定,然后从校本体育构建的理论依据、主要内容、校本体育教材的研发与编纂等方面进行了阐释,试图通过对校本体育机制的约束,营造学校自身的体育教育场,发挥学校体育和谐育人的效果。由于校本体育构建的主动权在校长,因此在实践中可以操作。同时,对校本体育有可能产生的“蝴蝶效应”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