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缩句和扩句是小学语文训练中的常见形式,但实践中其内涵比较模糊。缩句的教学价值在于能训练学生准确把握句子结构,快速提取句子中心信息。扩句同样能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汉语单句的结构特点,并把句子意思表达得具体和生动。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难度,针对不同的年段,设置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孔子和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分别被称为运用"对偶"和"antithesis"的大师,他们娴熟地运用对偶或antithesis所创造出来的名言佳句为世人广泛传诵。然而语句的不同成分所承载的信息内容在重要程度上是有差异的,信息焦点,尤其是表达积极意义的信息焦点的处理方式会直接影响传达和劝说的效果。本文以孔子的《论语》和肯尼迪1961年的就职演说中的对偶句子和antithesis句子为文本,从修辞语序、修辞语境和修辞传统三方面来讨论他们在这两个文本中,对其对偶或antithesis句子中蕴含的积极信息焦点位置处理的不同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能力提升指导]“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几乎每年必考。更重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把握文章的思路,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一、什么是文中的重要句子所谓“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考生没有理解这些重要的句子,那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一)从文章的内容看,不同层次的中心句是重要的句子。在社会科学类文章中直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在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4.
焦点信息是句子中最有价值的新颖信息,是句子的核心部分,对句意理解至关重要。重音包含调核重音和其他非调核重音,它们共同构成信息链,传递话语信息。为分析重音对焦点信息的作用,首先明确焦点信息对表达句意的影响,然后运用节律理论,从句子深层节律强弱结构解释重音和焦点信息的非直接关系;展示确定调核重音和焦点信息的过程,为焦点信息的界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钱书新 《现代语文》2006,(11):70-71
一般来说,对比信息焦点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它的位置可以因上下文不同而不同,它取决于说写者要强调的内容.例如下面一个句子中的每一个成分都可能成为句子的信息焦点:他明天要去北京.  相似文献   

6.
高考的现代文阅读中,把握文章关键的语句是准确理解文意、正确解答试题的关键。所谓关键语句是指在文章中作用较大的句子或句群,它可能显示文章主旨或观点,传达重要信息或材料,暗示作者感情或思想,标志文章转折或突破,等等。具体地说来关键句可分为主旨句、概括句、过渡句、疑难句等几种类型。主旨句是传达重要信息并在文章思想内容表达上起核心作用的句子,在不同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诸如  相似文献   

7.
人们交流是一句话一句话说出来的,每一句话就是一个信息单位,它的正确含义是什么,必须准确的把握,否则就谈不上信息。而现代文阅读十分强调正确而迅速地从阅读材料中获取知识信息,因此,在阅读能力的测试中,必然要考察正确把握句子含义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每个句子都有焦点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焦点是句子内部被赋予信息强度最高的部分,是说话人最想引起听话者特别注意的部分,不存在所谓的自然焦点和话题焦点,句子的焦点只有一种,即对比焦点。对比焦点通过语音和标记词(“是”和“连”等)两种手段来表现,当句子的话语意义超越字面意义时,句子的焦点是不存在的。即使句子的话语意义和字面意义相一致,如果句子传达的信息没有特别强调突出的部分,句子也没有焦点。  相似文献   

9.
焦点是一个语用问题,句子中的焦点通常要受到语境的制约。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焦点分布会有所不同;而且因语境不同,其焦点数量也有所不同———或为零,或为一或一个以上。  相似文献   

10.
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都将每句话分成一个一个的信息,把所讲的内容恰如其分地强调,使要传达的信息按先后排列起来,以便对方比较容易理解谈话的意思。一个句子可能只提供一个信息,也可能提供好几个信息。如果一个句子有几个信息,那么其中必定有一个是主要信息,也就是英国语法学家夸克(Quirk)等人所说的信息焦点。在一个句子的几个信息中,有些是已知信息,另一些则是新信息。已知信息就是听话人已经知道的事情或根据语境而得知的事情。新信息就是说话人认为听话人还未知道的事情。本文着重讨论英语和汉语句子中主要信息的分布。知道了句子中主要信息的分布,听话人就会更准确地理解说话人的意思,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Leech提出的主题意义和交际功能的关系对于分析德语句序、强调重点和尾部焦点等句法方面的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句子的主题意义是其不同交际价值的基础,句子的交际价值是靠不同的主题意义体现的。主题意义理论和尾部焦点理论对德语教学在篇章理解、写作、听力的信息捕捉方面具有可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考测点导航“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个考点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即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在行文中的直接意义和隐含信息;二是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即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3.
However的主要句法功能是起句际衔接的作用,可位于句首、句中或句尾。从焦点结构来看,however的位置变化虽然不影响其所在句子的命题意义,却附加有不同的语用意义,标示着不同的信息焦点。  相似文献   

14.
广义分裂句最重要的特点是句子里的焦点部分和非焦点部分被明显地分割开。汉语里带有句中语气词的句子就是一种广义分裂句,其焦点是信息焦点,可以分为谓语焦点和整句焦点两种。句中语气词的作用是导出焦点。语气词前面的成分分为预设和外围成分两类。文章最后还对广义分裂句进行一定的文化阐释。  相似文献   

15.
这里结合语义考察有标记被动表述式的焦点,通过分析句型焦点的分布规律,知悉被动表述式的常规焦点在句子末尾,可称句尾焦点。因预设不同,被动表述式中也有受事、施事成为焦点的现象,这是对比焦点作用的结果。在特指疑问表述式中,疑问词常常就是信息焦点。通过焦点的考察.有助于分析被动表述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李永 《现代语文》2006,(1):13-14
一个语义范畴的产生,除了认知、语义因素之外,还要受到句法环境的约束,并要最终取得句法形式上的验证;同时,句子的信息结构、焦点位置也直接影响着句法成分的配置,并对动词的虚化发挥作用.在句子的信息结构安排上,可虚化动词不外乎两种分布:(1)处于非焦点位置;(2)处于焦点位置.本文立足动词与信息焦点的关系,分析句子的信息安排对可虚化动词的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17.
焦点是近年来兴起的热点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用焦点理论来解释现代汉语中的相关现象。比如对焦点副词的研究。但是可以作为焦点敏感算子的词不仅仅只有副词,其中还包括能愿动词等,目前出现的一些论文和著作中认为可以作为焦点敏感算子的能愿动词有应该和必须。但是必须是否是能愿动词一直是一个存有争议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从焦点的角度来对公认的能愿动词应该的语义功能进行研究。从而判断出在存有焦点敏感算子的应该的句子中句子的焦点,以及与焦点副词结合时句子的焦点情况。  相似文献   

18.
句子的附带信息对于彰显句子的主要信息有时会起到并非仅仅“附带”的作用。预设就是句子的附带信息。在阅读中,把握准了句子的预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等于把握住了一把理解的钥匙。什么是句子的预设呢?请看下例:  相似文献   

19.
英语和汉语在信息结构和信息焦点分布上有着一定的异同之处,从信息结构理论来看英汉翻译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从交际角度出发的视角。从信息结构的视角翻译句子,首要的是把已知信息安排在句首,把新信息置于句尾,以恰当的方式再现信息焦点,并且保证目的语的流畅。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到句子和语篇中信息的分布安排,自觉调整译语中的句子成分,合理安排信息。  相似文献   

20.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比较起来,一个突出的差异是其灵活的词序变化,变化词序的目的是为了强调和凸显句子中的信息焦点。文章将信息焦点理论引进古汉语语法研究领域,并初步尝试运用该理论解释古汉语灵活的词序变化现象。受事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词序变化,作者认为,在宾语前置结构中,只有当宾语后有焦点标记词时,前置的宾语才是被强调的对象,即句子的焦点;没有出现焦点标记词的宾语前置结构中,前置的宾语不是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