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你是否已经厌倦了长篇的文字堆砌,渴望用更直观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思维递层?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我要向你推荐思维导图了!思维导图体现了人类大脑开发的积极功能,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来存储、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被誉为"大脑的瑞士军刀"。在一张白纸上,用思维导图的表达方式记录一场会议,讲述一部电影,浓缩一本书的精华,完整展示一年的工作计划……思维导图可以令你思考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令你做事的风格变得有条不紊;令你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正>你是否已经厌倦了长篇的文字堆砌,渴望用更直观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思维递层?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我要向你推荐思维导图了!思维导图体现了人类大脑开发的积极功能,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来存储、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被誉为"大脑的瑞士军刀"。在一张白纸上,用思维导图的表达方式记录一场会议,讲述一部电影,浓缩一本书的精华,完整展示一年的工作计划……思维导图可以令你思考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令你做事的风格变得有条不紊;令你的教学状态变得轻松有趣。在你无法记录下即将溜走的灵感而非常苦恼的时候,思维导图正是记录你想法的最佳方式。教师的工作既是传承也是创新,拿起你的笔,开动你的头脑风暴,拥抱你独特的设想,采用一种创新的方法,将它用可视思维工具表达出来。让思维得到激发,让"脑洞"更加放大!由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举办的首届思维导图创意设计  相似文献   

3.
<正>你是否已经厌倦了长篇的文字堆砌,渴望用更直观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思维递层?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我要向你推荐思维导图了!思维导图体现了人类大脑开发的积极功能,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来存储、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被誉为"大脑的瑞士军刀"。在一张白纸上,用思维导图的表达方式记录一场会议,讲述一部电影,浓缩一本书的精华,完整展示一  相似文献   

4.
一、思维导图 1.关于“思维导图”的认识 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神经是由中心向外发散的神经元。运用“思维导图”,使人的思维方式更贴近大脑自身的思维方式,这样与大脑进行对话、交流就会变得直接、自然和简单。  相似文献   

5.
夏鹏飞 《教师》2014,(28):78-79
学为中心有两层意思: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二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思维导图是用"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帮助记忆和思考,它综合了文字和图形这两种表达形式的优点,利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和各种分支节点,将文字和图形所表达的信息串联起来,是一种高效地表达思维轨迹的思维工具。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展示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学生自主表达的过程;修改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完善的过程。思维导图在"自主、合作、展示"三个环节中很好地体现了"学为中心"的理念。本文笔者结合自己近两年的课改实践,谈谈思维导图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姜永 《考试周刊》2014,(93):65-65
<正>思维导图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它利用关键词与图像建立起记忆的链接,将放射性的思考变得具体,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具有强大的思维功能。思维导图的最初创始人是东尼·博赞,被人称为"大脑先生"。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左右大脑对初中数学的概念知识进行知识结构的图像化,帮助学生建立起思考的链接点,理清学习思路,使学习变得合理有序,能使学生准确把握所学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教学》2007,(12):17-18
<正> 思维导图(Mindmaps)被称为"21世纪全球性的思维工具",引领着"学习要革命,思维也要革命"的浪潮。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合作学习中一个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19世纪60年代在研究大脑的潜能和记忆规律中创建的,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1思维导图与概念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发散性思维(Radiant Think-ing)过程具体化、外显化的方法和工具。它依附于脑部的思维活动,具体展现大脑抽象思维活动过程,引  相似文献   

8.
<正>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托尼·巴赞发明的,是一种表达放射性思维的工具。它能够模拟大脑的思考方式,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外化人的认知结构,也被称为"脑图"或"也智图"。[1]思维导图的教育应用被认为有助于教师和学习者在思考过程中,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修正和总结某一学习问题的想法。[2]它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多角度思考;能够展示学生心中所想,为教师调整教学思路提供依据。有助  相似文献   

9.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思维整合和筛选的一种科学方法。 要把信息“放进”你的大脑,或是把信息从你的大脑中“取出”,思维导图是最简单的方法——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和有效的笔记的方法,能够用文字将你的想法“画出来”。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策略,以大脑思维规律为理论依据,探索和实践了运用思维导图提高英语单词的学习效率,把复杂、凌乱的英语单词记忆变得有规律,提高了词汇的记忆效果.词汇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利用"思维导图"的条件,使之成为辅助英语学习的有效工具.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英语词汇之间的规律和联系的探索,找到了利用"思维导图"提高英语词汇记忆效果的途径,从而提高了英语词汇记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正>思维导图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东尼·博赞于20世纪70年代创建。他在《思维导图》一书中指出:"思维导图是使用图表表现出的发散性思维。本质上,思维导图是在重复和模仿发散性思维,这反过来又放大了大脑的本能,让大脑更加强大有力。"简单说来,思维导图通过图形与文字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12.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托尼·博赞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在《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一书中对思维导图是这样定义的:"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形象地说,思维导图就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从中央主干向四周放射关联的分支,并用关键词或图形对分支进行标识,再充分利用色彩和字体的变化将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可视化。这一思维工具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是符合人类大脑思维方式的,是一种使大脑的思维过程可视化的工具。思维导图的核心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思维痕迹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结构。  相似文献   

13.
世界记忆大师东尼·博赞(TonyBuzan)开发了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在其《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一书中他提到:"思维导图是从一个中心主题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通过符号、关键词、图像、线条和颜色,遵循一套基本、简单、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逐步建立的一个有序的发散的树状图,它是对思维过程的导向和记录。"新课程改革后的历史学科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即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后需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严谨缜密的思维,能够灵活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分  相似文献   

14.
张永国 《学周刊C版》2019,(21):118-118
高中地理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强的抽象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学难度较大,而思维导图则是一种放射性的思维工具,在教学中,能够将头脑中的思维过程变得可视化,将复杂的文字用图像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能将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很好地展现出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思维导图的原理将整体性与局部性很好地结合,促进大脑的接收。本文主要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以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用思维导图串联基础知识点,用思维导图归类题型,用思维导图记录解题思路,用思维导图记录错题。以思维导图为辅助工具,提高学生的形象记忆力,培养其发散思维,提高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科学有趣味     
《当代学生》2012,(Z3):78-84
【"思维导图"系列】●《思维导图》本书开创了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这种思维工具将放射性思维和开拓性笔记技巧结合在一起,被称为"大脑瑞士军刀"。●《快速阅读》本书提出了"照相式记忆"阅读这一革命性理论和方法,按书中的设计和步骤训练,人们可以高效地利用眼睛、大脑系统,大幅度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你知道现在最流行什么吗?那就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英文名称是M ind M ap,意思就是把思维用图像的方式“画”出来,还原人类思维的天然方式。同学们可以先了解一下思维导图在生活中的适用范围:在你参加演讲时,思维导图可以展现全景信息图像,帮你消除恐惧心理,也帮助听众把握全局并免于拘泥细节;帮助活跃气氛;在你既要帮父母做家务,又要完成学校的作业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你妥当安排日程,以免发生时间冲突;在复习功课的时候,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你理顺思路,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你想疯狂购物时,思维导图比购物清单有效得多,因为它不仅…  相似文献   

18.
思维导图由托尼·巴赞最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思维导图的原理是将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为易于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遵循一套单一自然又容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并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的内容结构,有效呈现思考的过程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一、思维导图理论解析思维导图的方式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方式基本相同,所以,一直以来也被看做是大脑的说明书。巴赞认为图像是大脑思维的语言,人对图像的加工记忆能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4):65-F0003
大脑思维导图是英国“记忆之父”东尼·博赞在70年代所创,它是一种学习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它顺应了人类大脑的自然思维方式,提高了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东尼·博赞对大脑思维导图进行了三十多年的实验与深化,已经得到学术界、教育界、企业界的认可,风靡欧美数十年,成为21世纪风靡全球的思维工具,到目前为止已波世界上2.5亿人所使用,思维导图在国外中小学教学中应用已较为普遍,但在国内,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还不多,还不够系统。  相似文献   

20.
要想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应该利用记忆和阅读的思维规律,帮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想象和逻辑之间进行平衡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能够把生物知识变得形象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观意识。在高中阶段,生物科学是一门比较基础的学科,采用思维导图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