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和乐是荀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概念。荀子将以善为主要依归的礼和以美为主要诉求的乐置于统一的视阈中加以考察,从礼的审美旨趣和乐的伦理定位两个方面论述了“美善相乐”的礼乐关系思想。荀子的“美善相乐”思想肯定了艺术的道德价值,为现代社会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但是,它使艺术承载了过多的道德使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出自周代礼乐文明的孕育,故自孔子而始,儒家即以礼乐治世为理想。然而,社会层面的道德教化须得通过个体层面的变化方可收其成效。就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早期儒学最初对乐之于个体生命的作用机理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这一问题在道家(特别是庄子)的批评之下得到了放大,刺激和促使早期儒家在生命哲学的语境之下对乐做更为深入的理论探讨,进而发展出一套以乐成德的修养论,而以荀子乐论为典范。荀子乐论以自然人性论为基础,能够正视人的自然生命,肯定感性欲望的合理满足之于道德修养的积极意义。因此,荀子并不以消除感性情欲为目标,而是寻求感性情欲在道德理性节制之下的合理实现。如此,在生命哲学的意义上,道德理性以自然生命力为基础而不致枯槁,自然生命力在道德理性的节制之下得遂其长而不致泛滥,自然生命与道德生命相互成就("美善相乐"),从而在一种完整的意义上实现了人的繁荣(human flouring),而荀子乐论的精神也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3.
礼和乐是荀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概念。荀子将以善为主要依归的礼和以关为主要诉求的乐置于统一的视阈中加以考察。从礼的审美旨趣和乐的伦理定位两个方面论述了“美善相乐”的礼乐关系思想。荀子的“关善相乐”思想肯定了艺术的道德价值,为现代社会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但是,它使艺术承载了过多的道德使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在"乐"之"和"中,"美"和"善"达到统一。乐即艺术的"和",或称之为"和美"。《礼记.儒行》说"歌乐者仁之和也。",可见"仁者必和,和中可以含有仁的意味",我们可以称之为"仁和"。于是,"乐与仁的会通统一,即是艺术与道德在其最深的根底中,同时也即是在其最高的境界中,会得到自然而然的融和统一,因而道德充实了艺术的内容,艺术助长、安定了道德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前提下,结合社会现实形成了以性恶论为基础的德育思想。荀子的德育思想不仅对当世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荀子重新界定了人性的内涵和外延,并对人性作出了适中性、趋恶性和乏善性的三重评价。荀子进而提出系统的“化性起伪”理论,具体分析了人性改造的可能性、现实途径、理想目标等,从而为其社会治理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荀子"伪起而生礼义"的学说,认为荀子之礼不同于孔子以仁为本的"克己复礼",也不同于孟子的作为仁义之端的"恭敬之心"之礼,与"祀神致福"的礼的原初本义更相去甚远。在荀子"伪"为礼的本质。礼之"伪"是人为努力的过程和结果,"伪"作用于人的性情和本能欲望,通过对情性的"矫饰"、"扰化",对欲望的节制,形成礼义文理,最终达到"文理隆盛",即把完备的礼节仪式应用在日用生活、人际交往、生产劳动和治理国家中,因此荀子之礼具有修身和治理天下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8.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观思想,仍然是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主流中的组成部分。荀子与《中庸》、孟子在天人合一思想上只有言说语境及维度上的差异,而没有实质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全面认识和评价荀子的人性思想,可以从其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获得现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先秦儒学大师荀子在继承孔孟"诗言志"诗学观的基础上,对其提出了具体要求,扩大了"诗言志"的内涵,使"诗言志"的诗学观更加具体、丰富和明确,从而奠定了儒家的文艺哲理本质观。  相似文献   

11.
荀子的领导心理思想是以“性伪”说为哲学基础的,伪的内容包括礼与刑。其领导心理思想的核心包括:领导的素质与影响力,激励心理思想,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团体与组织心理思想。它们对于今天“以德治国”、“以法治国”的治国思路,在主体意识、管理目标、心理契约、团队精神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对造就出有中国特色的领导学理论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2.
荀子的政治理论既主张"法后王",又坚持"法先王",两者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却体现了荀子"先王""后王"一以贯之,既坚持前代传统,又与时俱进的辨证道统观。这种辨证道统观是荀子在割断了"天道"对"人道"的神秘制约关系之后,对儒家政治学说以"道统"制约君权做出的一种理论安排。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人们对幸福的感受正经历着从物质满足向精神充实的跃升.在文化哲学的视域下,应以“美善相乐”的“中和”之思来探寻幸福的真义.幸福的价值内涵为“善、义、美”的“三位一体”;幸福的奥秘在于“生活关系”,在于“美善相乐”的人际建构;在“家和”、“乐业”、“相忘”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关照与通达.  相似文献   

14.
荀子在“人性恶”论的基础上,提出“化性起伪”,主张加强后天的道德教化,用社会制度和礼法措施调控人们无限扩张的内心欲求,从而形成了他的政治和谐观。同时提出了包括经济、军事、生态、等一系列和谐思想,进而构建了有机统一的思想体系。这一体系中的许多思想观点,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甚至构建和谐的世界格局都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受时代背景、个人经历以及学术渊源等方面的影响,荀子形成了以文化区分华夷、重视礼乐教化、因俗而治、四海之内若一家的民族观念。虽然不能摆脱历史的局限,但其宽容开明、兼容并济、和谐一统的民族思想仍对后世民族政策的制定、民族融合的深化以及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们不能把学生生活仅仅理解为学生的日常交往,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可称之为学生生活。这种理解可以使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可以使教育的各种目的和理想统合起来。当然,美善的学生生活还应被理解为是一种现实的生活,是一种教育的生活,是一种完整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荀子在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上强调了天人之间的差别和对立,而在哲学、认识论、道德观等层面上却强调了天人之间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荀子》三十二篇中,"伪"字共四十二见,其涵义有三:一是读为"为",义为"行为"的,有两见。二是义为"诈伪"的,共五见。三是具有理性之"人为"义的,有三十五例。其中《性恶》篇最多,占了二十七例;其余《正论》篇有一例、《礼论》篇有五例、《正名》篇有两例。这种具有理性之"人为"义的"伪",先秦秦汉文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荀子》书所特有,是荀子作品的区别性特质之一。以此来看,如果《性恶》篇不是荀子的作品,否定荀子"伪"有理性"人为"义,那就得将《正论》《礼论》《正名》篇也排除出去。只要我们承认《正论》《礼论》《正名》篇为荀子所作,也得承认《性恶》篇属于荀子的作品。由此可见,那些以"莫须有"证据,否定《性恶》篇为荀子所作的说法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9.
“公平”抑或“美善”——道德教育哲学基础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论是将道德的核心建基于利益平等抑或公平,都始终是在群体伦理规范的意义上谈论个体道德价值,这只能将个体内在道德尺度引向道德之外的利益比较的物质层面,而不能有效逼近人们心中的价值核心——爱或美善。个体的道德实践不是对群体伦理规范本身的刻意满足,也不是为了寻求个体之间的利益平等抑或公平,而是出于保持自身行为美善的精神需求。爱或美善是一切道德实践得以可能和一切道德规范得以生成的价值前提,道德实践是一种建立在道德自足(自爱)基础上的价值选择。道德教育的价值使命在于使人养成对其内在固有的美善法则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20.
荀子生活的战国末期,正值社会将由“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的局面走向统一的阶段。荀子的“乐教”思想,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等儒家“乐教”传统,另一方面又不“蔽于一曲”,而是“推儒、墨、道德”等名家言论加以综合,从而形成一个儒家“乐教”新流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