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报乐     
集报是一项文明、高雅,有着丰富内涵的收藏活动。能使人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同时又能广交朋友,充实生活。对于学习、工作、家庭等都有很大帮助。我是近两年开始这项活动的。时间虽短,却已收集到金箔报、纯银报、丝绸报、微缩报、“文革”报、珍藏版及大小普通报纸6000多种,其中,试刊、创刊号300多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集报的兴趣日浓,在集报中求知、求乐、求趣,不断地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业余生活。1998年,我被吸收为中国报  相似文献   

2.
“我收藏了三种人民日报,现在人民日报的全套号外我也有。所有报纸中,我最爱集藏的是党报。”在纪念人民日报创刊45周年的读者座谈会上,李铁光的一席话令大家耳目一新。李铁光今年46岁,是北京北人集团公司(原北京人民机器总厂)的工人。他集报30多年,已拥有中外报纸1万多种,10万多份,在我国集报界享有“集报大王”的美誉。他收藏的报纸珍品、早期的报纸,在  相似文献   

3.
离休后 ,进行了《集报剪贴》 ,9年集贴了 15 0多册 5 0个类别 ,约有 15万篇文章和 18万幅图片 ,保存大量文化、历史资料。在图书馆举办了展览 ,3 0 0 0人次参观 ,多种报纸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4.
集报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既可以大量积累报纸史料,又可以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目前我国出版的各类报纸有一千六百多种,随着报业发展的兴旺,近年来我国集报爱好者已遍及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发展到三百多人,其中有党的基层干部、有科技工作者、文学爱好者、业余作者等。他们有的是十几岁的学生,有的是年逾花甲的老人。各人根据所好,自定集报范围和类型。集报行家、贵州贵定县的石天柱、江苏无锡市的潘传荣等,所收集的报纸均在二千种以上。目前,杭州、无锡、徐州、内蒙等地的集报爱好者已先后在当地建立了集报协会和集报兴趣小组,杭州市集报协会还不定期的编印资料,在报友中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5.
在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98年6月15日)丁关根丁关根同志讲话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共庆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受党中央委托,谨向人民日报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是中国第一大报,在国际国内有很...  相似文献   

6.
“我收藏了三种人民日报,现在人民日报的全套号外我也有。所有报纸中,我最爱集藏的是党报。”在纪念人民日报创刊45周年的读者座谈会上,李铁光的一席话令大家耳目一新。李铁光今年46岁,是北京北人集团公司(原北京人民机器总厂)的工人。他集报30多年,已拥有中外报纸1万多种,10万多份,在我国集报界享有“集报大王”的美誉。他收藏的报纸珍品、早期的报纸,在数量上居全国首位。现在住房这么紧张,他收集的报纸是放在哪儿的呢?带着疑问我来到了李铁光的家。这是一套普通的两居室住房,为接受采访,李铁光已经在床上、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报纸,其中有清朝同治年间的《申报》创刊号及整月的合订本,光绪年间的《浙江  相似文献   

7.
我的爱好比较广泛,音、体、美、摄、邮样样感兴趣。见到有关这些方面的好文章我就抄下来,或是剪下来。并分类整理成一本本“专集”。自从我被厂报聘为编辑记者以后,我的爱好逐步“转轨”,爱上了集报。从此,我的集报生涯算是正式开始了。办报之初,我们厂报三位编辑均无经验,只好尽力收集一些适合本企业特色的小报作参考,并到当地市报学了一天划版便匆匆上阵了。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一张散发着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业余集报活动正在各地陆续兴起,有些地方还成立了集报协会或小组。杭州市集报协会办了《集报爱好者》小报。贵州省贵定县城关建筑公司的集报爱好者石天柱,已搜集到国内各类报纸两千七百多种。报友们称他“集报大王”。我国当前研究报史的权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教授方汉奇,他个人曾收集过三千多种报纸,可惜在十年内乱中付之一  相似文献   

9.
日前,山东煤矿莱芜机械厂莱芜煤机报记崔鑫,被评为第十一届“山东优秀业余记”,这是继1999年荣获全国首届集报成材先进人物之后,崔鑫获得的又一殊荣。这也是对他16年来孜孜不倦集报、研报、办报的最好褒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上有集报活动最早的国家。1000多年前的五代十国,就有人为修史而收集报纸。明末的著名学者黄宗羲、王元美也收藏报纸。用于文学创作。清末民初,集报的人数逐步增多。报纸收藏家冯翰飞,自清光绪年间至30年代,收藏了数量可观的报纸。1933年,蒋介石为得到冯的报纸而聘其为国家图书馆馆长,被冯拒绝。著有《报坛逸话》的藏报家胡道静,收藏报纸几十箱,后归公家。著名历史掌故家郑逸梅以及许多知名人士,如鲁迅、戈公振、阿英、方汉奇、邓拓等,在集报  相似文献   

11.
2004年6月上旬,《人民日报》在文化版开设《报友说报》专栏,每周编发一期。主要刊登读者对《人民日报》各版文章的意见和建议,读后颇受教育和启迪。笔者认为,《报友说报》这个栏目办得好。  相似文献   

12.
2016年12月21日,我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刊登通知:“为了更好地传播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有效引领舆论、服务广大读者,现决定从201 7年1月1日起取消《人民日报》数字报收费.” 早在2010年,《人民日报》就曾通知数字报(即电子版)开始收费,但是没有坚持多久,只有新闻版块收费.后来笔者一直天天阅读《人民日报》数字报,没有一点障碍,也就是说这些年并没有真正完全收费.  相似文献   

13.
再铸新的辉煌——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侧记本刊记者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人民日报迎来了50华诞。1998年6月15日上午9时,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日报社礼堂隆重举行。在纪念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之际,江泽民、李鹏、朱基、李瑞环同...  相似文献   

14.
数字报收费     
如何保护传统媒体的网络版权?对数字内容如数字报收费究竟利弊如何?这些是长期困扰传统媒体的问题。今年1月1日,人民日报数字报开始收费,而此前,在众多传统媒体尚举棋不定的时候,温州日报、安徽日报、经济观察报等已推出数字报收费措施。不管目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首届企业报展评中,我区《新疆铁道报》评为优秀企业报并获得二等奖;《新疆有色金属报》、《石河子报》等获三等奖。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企业报展览评比于3月28日结束。参加这次企业报展评的有全国近400家企业报。出席第四届全国优秀企业家(金球奖)和1990年度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奖(金马奖)授奖仪式的代表参加了投票推荐。经过有  相似文献   

16.
集报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既可以大量积累报纸史料,又可以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目前我国出版的各类报纸有一千六百多种,随着报业发展的兴旺,近年来我国集报爱好者已遍及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发展到三百多人,其中有党的基层干部、有科技工作者、文学爱好者、业余作者等。他们有的是十几岁的学生,有的是年逾花甲  相似文献   

17.
8月8日至18日,我们河津日报社在河津龙门广场举办了全国百家县市报展览,共展出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家县市报,其中日报48家,周一至周四报52家,对开报30家,年广告收入超百万的报43家,超千万的报5家。这次展览在当地引起了很大轰动,上至市四大班子领导,下至普通百姓纷纷观看,连运城日报(地级报)、永济报等单位也派人参观取经。《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18.
报坛一枝秀─—记中国花卉报力之中国花卉报是花木行业的一张专业报纸,自1985年4月创刊至今,已经走过差不多10个年头了。在目前全国数千种报刊之中,中国花卉报已日益显示出其独有的风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赞其是“万紫千红独一秀”。人民日报总编辑...  相似文献   

19.
把人民日报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在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摘要)(1998年6月15日)邵华泽50年前的今天,人民日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中诞生。半个世纪以来,人民日报同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经历艰辛曲折,...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三原报》青年记者冯麦诚两年来集报3000种。 貌不出众、语不惊人的冯麦诚自染上“集报”嗜好,人们发现他自行车上多挂了一个自制大布口袋,只要遇见“宠物”报纸即纳入囊中大布口袋;洗澡堂里别人丢弃的湿淋淋字迹清晰的报纸是他掌上明珠;破烂收购站,几百份创刊号报纸被他高价“返购”回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