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娟 《档案管理》2006,(2):82-82
点评:集中一点写深透,空泛议论是大忌 无论是初学,还是经常写章的人,都应该选取自己最熟悉、或感触最深、最有话说的人和事来写;要根据自己的驾驭能力和透视程度来确定题目,尽可能把要写的人和事或要说的理由写深写透;要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写。切忌:贪多求大,面面俱到,空泛议论,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类报刊中,最常见的是短评。短评,顾名思义,应该篇幅短小。它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常常配合新闻报道,就实论虚、深化报道或针对某一问题,发表简短的评论。写好经济短评,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曾在机关担任新闻干事,每次下段队或班组,总有一些报道骨干拿着稿子请我提修改意见。我觉的,基层通讯员的稿件有一个通病,大都写得比较浅。要克服这个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能象写总结那样写新闻。许多报道骨干是段队或班组的小秀才,经常写总结,写成绩面面俱到,生怕漏掉。举的例子简单,都是结果。至于为什么会取得成绩,却往往不写。而新闻报道最怕面面俱到,最怕光  相似文献   

4.
现象性新闻是对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某些热点现象进行的报道。和传统的“一事一报”的新闻报道模式不同,现象性新闻报道所报道的事实往往能够集中反映某一类现象的若干个事实。现象性新闻不同与一般的事件性新闻,也不同与我国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典型性报道。事件性新闻一般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且往往有一个完整的情节或事件发生、变化的过程。选材较为单一。典型报道则要求新闻事实涉及的人或事要极具代表性、典型性,并且题材集中单一。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建设是舆论宣传的一个大主题,有关这方面的新闻报道很多。文章写多了,难免出现空泛、老套的毛病,给作者带来难写的困境,给读者带来不愿看的心情。沈宝明同志以《小红匾》为题,反映沾化县流钟乡沙洼村创建文明村文明户的纪实报道,(见1989年8月11日《农民日报》,可以说是一篇反映农村精神  相似文献   

6.
新闻短评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代表编辑部观点和主张的一种简短评论。短评一般是与典型报道、通讯等配套发表,主要是对新闻中需要引起读者特别注意的问题,从道理上加以阐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短评不配合新闻报道发表,它可独立成篇。一些党报记者时常抱怨苦于没有短评线索,写不出短评来。结合笔者在报社几年的记者编辑实践经验,谈谈“善于发现”才能写出快短评。  相似文献   

7.
要把经济新闻写得引人入胜,需要从报道题材、报道形式、写作方法、语言与文风等多方面着手,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报道题材的选择与确定。报道题材亦被称为新闻题材,指新闻报道所表现的对象或采写的内容。确定报道题材,是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前提与开端。经济新闻所具有的政策性、业务性、保密性强的特点,对于其报道题材的选择多少会带来一些影响,加之过去我们理解上的片面性,把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常写文章的人,都应该选取自己最熟悉、或者感触最深、最有话说的人和事来写;要根据自己的驾驭能力和透视程度来确定题目,尽可能把要写的人和事或要说的理由写深写透;要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写。切忌:贪多求大,面面俱到,空泛议论,人云亦云。如果把这篇文章拆分成几篇(题目分别为:这些单位的活力何在“,遭贬”质疑“,为他人作嫁衣”不好吗?谈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定位“,观念创新”浅议,用人机制应该创新,论“服务创新”,档案专业培训工作如何改革等)来写,把每一个题目写深写透,可能要比泛泛而谈的此文好得多  相似文献   

9.
平时大家评稿,曾经议论过这样几个问题: 我们的新闻报道题材从哪里来?除了来自党的方针政策,来自实际工作以外,还应该多一点来自人民生活、社会面貌的东西,特别是一些平时不大为人注意,但仔细观察一下,确实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很有意义很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我们的新闻写作要打破老一套的公式化,总得向散文的写作借鉴一点什么,把新闻写得更散文式一点,写得生动活泼一点。我们宁可向散文靠近,也不要不知不觉地去向文件简报、总结报告之类的模式靠近。我们的国内报道在写作上要改进,可不可以提倡向我们自己的对外报道学习学习?同样一个题材,对外报道的文体往往就写得比国内报道的文体更有可读性、更吸引人。我们的新闻报道,除了发挥其宣传指导的功能和传播信息的作用外,可不可以再要求它也能产生一点美学欣赏价值?新闻也是一种创作,理应和其他创作  相似文献   

10.
新闻短评篇幅虽小,但意义重大,笔者的体会是,要写好新闻短评,需要从"小处落笔"。新闻短评的作用新闻短评只需三五百字就能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或褒或贬的评论,有思想、有主见、有启发。答疑解惑,明辨是非。新闻短评要以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新人、新事、新问题、新经验、新思潮或是新风  相似文献   

11.
华颖 《视听界》2014,(3):102-103
一、去琐碎化,变小民生为大民生民生新闻要贴近受众、服务百姓,"百姓事,无小事"。于是,接受百姓投诉、反映问题以及对普通市民生活场景的记录便成为主要报道题材。一些民生新闻栏目成了百姓生活垃圾、停水停电、消费纠纷等诉求的代言人,新闻报道往往片面还原一些琐碎事实,平庸的题材大大弱化了新闻应有的价值,节目内容也就随之变得市井琐碎。  相似文献   

12.
短评属于议沦文范畴。在新闻写作中,它是以短小精悍的体式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以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文体。 短评是配合新闻报道同时发表的评论。它可以为一则新闻配发,也可以为一组、一个栏目的新闻配发。 短评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新闻性 短评是以报道为依托的评论。它所涉及的问题,不仅是真实的和有新意的,而且其发论的  相似文献   

13.
毋庸多言,新闻报道一定要迅速及时。但,也不是不顾一切,唯快是好。尤其是广大通讯员,手中的新闻线索较多,如果不研究报纸的需要和每个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讲究发稿的时机,抓住题目就写,写了稿子就往编辑部寄,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记得1980年4月,我在  相似文献   

14.
带着感情写新闻,这是许多老新闻工作的经验之谈.也是许多新闻工作成功地进行新闻报道的要诀。有些新闻报道是一定要讲究“客观”的,不允许记在报道中流露出过多的观点和感情倾向,但也有一些新闻报道,记如果带着感情进行报道往往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比如一些通讯、特写类的体裁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道离不开两样东西:一是事,二是主题.没事写不了新闻,没主题或主题不好成就不了新闻.主题是一篇报道的核心,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后,经过对事实、题材的提炼而得出的思想成果.主题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事情有大有小,主题也有大有小,大主题是一切新闻作品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新闻短评是新闻评论的一个形式,是一种简短而灵便的新闻评论体裁,是针对某一事物或问题而发表的独立成篇的简短评论,是配合新闻报道就实务虚、就事论理的短小评论.市州党报如何发挥新闻短评作用?2013年下半年以来,黄冈日报对二版要闻头条配发新闻短评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17.
切口要小     
大而空泛的选题,是杂文写作的大忌,也是初学写作者包括有了一定写作实践的杂文作者容易犯的毛病。杂文写得有深度有影响,就必须分析具体矛盾,抓具体问题,开一个小口子,深深地钻进去。我们看到,有经验的作者乃至杂文大师往往从一人、一事、一物、一景或者一言一语、一个小片断入手选题,读之朗朗上口,品之味道无穷。有人称这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即所言者小,所见者大,片言以居要,滴水见太阳。鲁迅称这种办法,是“取其有意义之点,指示出来,使那意义格外  相似文献   

18.
系列报道有两种:一种是围绕一个问题,以消息、通讯、评论等不同新闻体裁,展开系列报道。另一种在同一系列中每篇报道的体裁、形式、篇幅大小都相同.作者始终是固定的一个人或几个人。前者往往需要较大的运作背景,其题材应是“重”、“大”、“热”。后者多为记者自己选题.只要在题材的深度广度上下功夫,看似轻、小、冷的题材出能够写出颇具影响力的系列报道。新闻报道强调新、短、快。但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仅靠一事一报的短新闻难以胜任,而系列报道却能发挥重磅炸弹的威力。特别是报纸与广播、电视激烈竞争的今天,以深度、广度、…  相似文献   

19.
正改进来自于市县的新闻报道,是新华日报提高办报质量的重要抓手。去年,笔者参与采写的地方报道,有10多篇在新华日报各版头条刊出,这其中,有些是未曾关注的新题材,有些则是写过的老题材,但都能写出新意写出新闻,核心就是一条:要勤接地气,更要架高天线。不深入基层勤接地气,就不了解社会生活的最新变化,写不出鲜活可感的新闻;而天线架不高,不能站在更高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事物都是多侧面的,从不同角度去看,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我们从事新闻报道亦是如此:同样的新闻事实,往往因选取的角度不同,有的稿件显得面黄肌瘦、弱不禁风;有的稿件则血肉丰满、活灵活现。因此,一旦发现了可报道的题材,只有选准"最佳"的新闻报道角度,才能把新闻写透写活,使读者喜欢看。那么怎样选取新闻的最佳角度呢?要打破只从正面看事物的老框框,善于从侧面选择角度去表达事物看待一个事物,从正面看是一个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